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防管理的法律责任通常分为

消防管理的法律责任通常分为

发布时间: 2022-04-08 02:49:58

❶ 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对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的人。一般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辖区消防安全责任人。
相关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上级有关指示、规定;
二、向上一级防火安全责任人负责,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三、落实防火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四、及时发现、整改消防问题、火险隐患;
五、学习消防知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做到“五知”“三会”(知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知本岗位的防火措施和制度,知本单位的防火责任人及消防专干或兼干,知火警电话“ 119 ”,知灭火基本方法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各种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
六、下班时切断电源,关好窗户、水龙头,锁好门,防止火灾、水灾事故的发生。

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❷ 消防法规可分为 ( )( )( )三类

消防法规是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必须遵循的有关消防工作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消防法规按照法律效率等级划分,可分为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其中法规、规章又分为全国和地方性两种)和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等四类;按照具体内容,消防法规可划分为消防基本法规、消防行政管理法规、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等三类。

❸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第一章总则第二来条消防工作实行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消防法规,做好消防工作。第二章火灾预防第三章消防组织第四章火灾扑救。第三十七条任何人发现火警都有义务迅速向消防队报警,讲清起火地点、单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给报警人员提供方便,不收费用。邮电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

❹ 消防管理的法律责任通常分为哪两种

3.1.1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民事责任归责的基本原则,多使用方建筑某一方因主观过错侵害其他方消防安全合法权益的,理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管理方因过错造成公共消防设施的毁损,虽然公共消防设施所有权归属于全体产权人,但其维修责任必须由管理方即过错方承担。当各方都存在不当行为,导致特定消防事件发生,而造成整体消防安全权益受到侵害,也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按过错大小在各方之间分配损害。如某几个使用方使用不当,加之管理方维护保养不当,多方面因素造成公共消防设施损坏的,不应由管理方单独承担责任,而应当按各方在其中的过错责任大小合理分摊责任。
3.1.2 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其责任分配的依据既不是行为,也不是特定事故原因,而是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公平。在实践中,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应当注意:当事人各方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是适用公平责任的前提条件。如因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老化损坏或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维修整改责任,就应当按照公平责任原则,由各产权或管理方按权属的大小公平分担。
3.1.3 责任自负原则。
责任自负原则指行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自负原则其主要涵义包括:
(1)违法行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无责任人受到法律保护。责任自负原则在此是指多使用方建筑中各使用方在其使用区域内负有全面的消防安全责任,全权管理,自负其责,通俗而言,就是"谁经营谁负责".如各使用方在自有区域内消防设施的损坏,由使用方自行承担维修责任,由此产生的消防法律后果由使用方单独承担,不与管理方或其他区域使用方产生直接的法律关系。

❺ 消防安全管理中心消防安全责任人通常分为什么

法人单位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

❻ 消防法律法规有哪些

1、消防法律。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同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分为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消防法》正在修订之中。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并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地方性消防法规。除国家立法以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消防法》的原则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数颁布了地方性消防法规。

3、部门规章。公安部先后颁布了与《消防法》相配套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4、消防技术标准。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受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设九个分委员会,负责制修订和审查各类消防技术标准草案。消防技术标准经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后,报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或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作为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GA)公布施行。现已颁布施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250多项。

(6)消防管理的法律责任通常分为扩展阅读:

消防基本任务:

(1)控制、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

(2)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

(3)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

(4)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以及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❼ 消防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消防的法律法规有如下几种: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进行了修订。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7)消防管理的法律责任通常分为扩展阅读:

新消防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条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奖惩:

第四十五条 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❽ 消防的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施行消防法律、规章20余部,国家消防规范、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余部,地方性消防法规60余部,初步形成了以《消防法》为基本法律,以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地方性消防法规相配套的消防法规体系。
1、消防法律。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同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分为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消防法》正在修订之中。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并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地方性消防法规。除国家立法以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消防法》的原则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数颁布了地方性消防法规。
3、部门规章。公安部先后颁布了与《消防法》相配套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4、消防技术标准。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受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设九个分委员会,负责制修订和审查各类消防技术标准草案。消防技术标准经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后,报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或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作为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GA)公布施行。现已颁布施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250多项。
注:九个分委员会为:①术语、符号、标记和分类;②固定灭火系统;③灭火剂;④消防车、泵;⑤消防器具、配件;⑥火灾报警系统和电气防火、消防通讯;⑦防火材料;⑧建筑构件耐火性能;⑨消防管理。
工程建设类消防技术标准主要由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制定,经建设部批准后,作为国家标准(GB),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施行。其中重要的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另外,还有由公安部消防局与有关方面共同制订的如《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许多专项设计规范。

❾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有哪些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每个单位和个人都专必须遵守属消防法规,做好消防工作。第二章火灾预防第三章消防组织第四章火灾扑救。第三十七条任何人发现火警都有义务迅速向消防队报警,讲清起火地点、单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给报警人员提供方便,不收费用。邮电部门应当优先传递火警、火灾信息,不得延误。第五章消防监督第四十七条公安部,省、自治区、

❿ 消防法规的通常分类

按照国家法律体系及消防法规服务对象、法律义务、作用,我国消防法版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权消防基本法:一是消防行政法规;二是消防技术法规。
1.我国的消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于1998年1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农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9月1日施行。该法分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法律责任、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
2.我国的消防行政法规
消防行政法规规定了消防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如《关于城市消防管理的规定》、《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分、《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这些行政法规,对于建立消防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协调消防管理机关与社会上各方面的关系,推动消防事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的消防技术法
消防技术法规是用于调整人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城市煤气设计规范等。
除了上述三类法规外,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以的实际情况,还制定颁发了一些地方性的规定、规则、办法。这些规章和管理措施,都为防火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热点内容
土地调处条例 发布:2025-04-30 10:47:59 浏览:295
法学硕士两年制 发布:2025-04-30 10:46:40 浏览:815
精武司法所 发布:2025-04-30 10:41:16 浏览:977
中国国际责任法律 发布:2025-04-30 10:39:56 浏览:425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发布:2025-04-30 10:39:07 浏览:400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 发布:2025-04-30 10:38:31 浏览:9
从民法典中国之治 发布:2025-04-30 10:33:41 浏览:911
婚姻法对过错方净身出户的原则 发布:2025-04-30 10:33:39 浏览:388
甘肃兰州政法学院 发布:2025-04-30 10:33:37 浏览:284
行政法学控权论 发布:2025-04-30 10:24:26 浏览: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