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补交增值税法律责任
❶ 虚开增值税发票,企业自查补交税款后需要担刑事责任吗
摘要 虚开发票罪,是指为了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反国家发票管理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以外的发票的行为。虚开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虚开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虚开金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五年内因虚开发票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开发票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❷ 自查增值税补税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你事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税务机关进行抵扣税款,在侦查机关介入后,又将抵扣税款补交的,仍可能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❸ 税务局要求我们自查补缴了10年9月份增值税,但并未开票,帐务方面如何处理
税务局总不能凭空让你补缴吧?
总得有个说法,是预收账款时间长了必须确认为收入并缴税?还是发现你们有未开发票但实际已经实现的收入?
缴的税款肯定是进已交税金,但是收入方面怎么确认,要看你们是什么情况了。
企业所得税呢,如果税务局没有要求,你可以不补缴,等年底汇算清缴时一次缴纳就好了。
❹ 虚开增值税发票自查发现后补缴税款还会坐牢吗
税款自查补交之后不会被判刑的,现行法律对逃税罪的追究比较宽容,只有在拒不按规定缴纳税款和罚款的情况下才会被认定构成逃税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❺ 税务稽查阶段,企业自查补缴税款,要处罚吗
纳税人主动补缴税款,当然可以按照自查免予处罚,但要承担相应的滞纳金。
❻ 什么是自查补税(国税),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自查补税
自查补税就是自己发现纳税额与实际不符补缴税款,常见自查补税情形如下:
一是纳税人通过自查程序在纳税申报期内发现纳税有误,并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补充申报缴纳税款;
二是纳税人通过自查程序发现已过纳税申报期的纳税事项有误,并补充申报缴纳税款及滞纳金。
自查补税行为:
1、经营活动不真实
税局会通过大数据平台,区域同行业经营状况对比,查看电表等手段,来查看你的企业是否真实反映全部经营活动,是否存在账外经营的部分。
2、成本列支不真实
企业利用成本收入配比公式,部分收入做的是微利或者平销,与实际利润不符,小慧提醒:收入成本要配比,非特殊情况微利、平销、低毛利或者“倒挂”均会被纳入评估重点。
3、扣除凭证不符合规定
如果企业的扣除凭证里面有的是白条、有的是假发票、有的是个人消费相关的发票、有的是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凭证,那么一旦被发现,税务机关将对你的账务真实性进行通盘核查,甚至被处罚。
4、未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真实亏损企业也应该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正常情况下,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那么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项目是比较多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未调整或者调整不全,那么你就被纳入评估重点了。
5、关联交易未遵循独立交易原则
如果企业有个免税公司、有个应税公司,未将成本费用独立核算,造成应税公司大量亏损, 那么可能出现大问题。
有上述行为的纳税人尽快前往税务机关补充申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税务机关主动介入,将丧失自查补报的机会,同时被加入“黑名单”以及交纳滞纳金。
(6)自查补交增值税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自查补税也有不用交滞纳金的几种情形:
1、税务机关责任导致。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超过追征期。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也就是说,超过了3年或5年的追征期,不但不用缴纳滞纳金,税款也不用征收呢~
3、应扣未扣税款。行政机关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不得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
4、税收政策调整导致。对某一特定纳税事项,由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年度申报补税时不应加收滞纳金。
❼ 税务稽查时补缴了增值税该如何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0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6000
借:营业外支出
2000
贷:现金(银行存款)
2000
哦,好像和别人做的一样
❽ 一般纳税人自查补交增值税的问题
一、首先要确定自查补报的那笔税款是属于那个年度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税务机关不作硬性要求,可以按本年度发生数(这样处理一会计上好处理,二可以减少企业应交的滞纳金)。
二、要确定自查补报那笔税款属于什么性质,是作为库存货物非正常损失而转出进项税补税,还是作核增销售收入补税。
作出选择后,填份“企业自查补报纳税情况表”到税务机关,看他们怎样说,如果不提出意见,补税后再根据自查补报填写的情形进行帐务处理。
(8)自查补交增值税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为方便企业填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下列方式填报:
(1)一般纳税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该指标,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同时注意,计算该指标时应包括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对应项目。
(2)执行简易征收办法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填报该指标。
(3)符合财税部门规定的对某些产品实行税额减征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在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报该指标时还应扣除“应纳税额减征额”。
(4)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根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本期实际应纳税额”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