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教师体罚法律责任

教师体罚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1 22:24:17

Ⅰ 老师体罚学生违反了哪些法律要承担什么责任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的规定,并且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嘴巴等行为。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讽刺挖苦、谩骂等行为。

对于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处罚措施。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的教师本人可以进行以下处罚:

1.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按现行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部门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解聘包括两种:解除岗位职务聘任合同,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另行安排其他工作;解除教师聘任合同,被解聘者另谋职业。

2. 体罚学生情节严重(如手段残忍、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结果),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因体罚学生对学生或学校造成损失或损害的,还应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教师体罚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体罚基本概念

1. 体罚必须是惩罚,不为惩罚而实施的,不是体罚,如体育课时跑步热身、定期段考等。

2. 体罚必须诉诸身体,不诉诸身体的惩罚,不是体罚,如语言羞辱、罚款等。

3.体罚必须造成身体或心理的痛苦,不造这两种痛苦的惩罚,不是体罚,较近於犯错的宣告,如私下罚站两分钟。但「痛苦」之有无,应考量罚则本身的合理性、受罚者的身心状况、施罚者的执行态度等,例如明知学生脚伤,却罚他站两分钟,是体罚。

4. 未造成身体痛苦,但造成心理痛苦,又系藉由控制身体而行之者,是体罚,如强迫学生「当众」罚站两分钟等。

5. 身体上的“痛苦”不以“痛楚”为限,所有生理感官上的不舒适均是,如以强迫憋尿、强行搔痒、强迫看色情片、强吻等处罚,都是体罚。

Ⅱ 教师体罚学生违反哪些相关法律得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这起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是老师,是老师的急功近利、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爱心。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所致。一直以来,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大都是采用暴力方式来进行教育的,认为“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易变坏”。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就理所当然了。

其次,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觉得自己收入低,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白学那么多知识,因而产生了万事不如意的感慨,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向学生发泄。

最后,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种负面作用。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行,甚至暗中支持和鼓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去善待每一个犯错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

尊师重道为我国之传统观念,如教师对学生惩戒,不背善良风俗者,并不以为罪。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学生之惩戒权并无规定,学校或教师是否有此权,而引起讨论。

有认为教师惩戒权乃因父母亲之惩戒权直接委托而来,学校教师代父母为教育,故有权对学生实施惩戒。惟依我国通说认为父母惩戒权与教师之惩戒权不同,且教师并不因自父母亲权之转移而获得惩戒权。

亦有学者从美国惩戒学生法制,重新评估教育机会保障论,认为是由於学习权保障而来。是以教师为实现其教育目的,自有惩戒之必要。

以上各说各有其依据。事实上教师因教育目的之达成,於学校教育活动实施时,有授业自由、教育评价权、生活指导权等教育行为,同时对学生之生活指导有保护责任,对学校秩序亦有维持之义务。

Ⅲ 变相体罚违反的法律有哪些

根据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确定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所应该承担的侵权责任,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课题,下面从变相体罚的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三个方面介绍:

(一)民事责任

即教师的侵权责任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后造成了学生的身体损伤。

(二)刑事责任

根据第52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有第37条的规定,对于教师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可对教师进行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因过失致学生重伤或者死亡的,应根据第235条和第233条的规定以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教师的刑事责任。

(三)行政责任

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造成侵权之后,虽然不用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仍应该承担学校对其的行政责任。学校应当在得知教师实施变相体罚的同时,对该教师予以一定的行政处分,从组织上否定教师变相体罚行为的错误性。倘若学校对教师实施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变相体罚不予以重视,甚至予以某一程度的支持的话,那么变相体罚就势必造成学生的更大伤害,成为校园伤害事故的来源之一。

Ⅳ 教师体罚学生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抄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Ⅳ 老师体罚学生应付什么法律责任

我有篇文章,是我写的,讲体罚学生的问题,看看帮不帮了你!体罚,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法回,体罚学生违答背了教育的原则,也违背了学生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则令学生身体受到损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小则令学生产生不快乐的情绪,甚至与老师对抗的行为。所以我们的教育绝对不可以体罚学生。教师体罚学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在体罚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是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同时,体罚教育学生,也体现了老师方法上的错误,以及教师道德水平的低下。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以高尚的思想道德为学生竖立良好的榜样,绝对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体罚是违法的行为体罚学生是违法的行为。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二、三小点明确的规定:(-)教师有下列的情形,由所在的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教师绝对的不可以何罚学生。

Ⅵ 老师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吗

李老师是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脾气比较急。一次,他伸手打了上课总是说话的鲁鲁一巴回掌。鲁鲁躲闪不及,当答场昏倒在地,虽经及时抢救脱险,但鲁鲁的耳朵却因此听不到声音了。按照法律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张老师的体罚行为对鲁鲁的健康权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因此,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律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关心和爱护学生,对有缺点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能歧视,更不能打骂和开除未成年学生。否则就是对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侵犯。

Ⅶ 教师变相体罚违反的法律有哪些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确定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所应该承担的侵权责任,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课题,下面从变相体罚的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三个方面介绍:

(一)民事责任,即教师的侵权责任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后造成了学生的身体损伤,那么,在整个事件中其侵权责任是不是该由实施者,也就是教师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呢?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款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也有明文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代替学校实施管理学生的行为,学校是整个事件中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该管理的代理人而已,也就是说,教师实施的管理行为是职务行为。雇佣人责任不论是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还是过错推定原则,均以受雇人执行职务为前提。纵观国内外学者观点,对于是否执行职务行为的判断,大体上有三种标准可供选择:一是以雇佣人的意思为标准;二是以受雇人的意思为标准;三是以执行职务之外表为标准。前两种标准属于主观性判断标准,对职务行为的判断通常需要根据内部的雇佣关系来决定,容易受当事人举证程度的影响,法官不易掌握。因为如以雇佣人的意思来判断,则会使不当职务行为或利用职权图谋私利的行为造成的损害,排除在职务范围以外,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相反,如以受雇人的意思为依据进行判断,虽然对受害人并无妨害,但容易不适当地扩大职务范围,对雇佣人不公平。所以,这两种标准都不宜作为审判上的判断标准。第三种标准属于客观标准,其依据为外形判断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是否属于职务行为,不管雇佣人、受雇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对职务范围及免责条款的约定如何,而从通常人的视角出发,考察行为的客观表象后再得出结论。故职务行为既包括依雇佣合同关系中所约定的职务行为,也包括与执行职务有相当关联的行为。如此,第三种标准不仅可以避免外人对雇佣关系的内容很难甚至无法察觉的缺陷,还更合乎公平正义的法律要求,且便于在审判实务中把握。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在教师实施变相体罚所造成的侵权责任,学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那么学校应承担哪些侵权责任呢?首先,对于造成受罚学生身体伤害的,也就是说侵犯了学生的健康权,如果在整个过程中确是造成危害的,学校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教师以侮辱性的语言或者带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变相体罚行为的,则侵犯了被罚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二)刑事责任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2条规定:“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有《教师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教师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可对教师进行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因过失致学生重伤或者死亡的,应根据《刑法》第235条和《刑法》第233条的规定以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教师的刑事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笔者认为,行为人在实施过程中的主观方面应该定性为过失,即教师的实施该行为的目的应该只是为了维持教学秩序或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预料到会发生或者过于自信不会发生伤害事件的意愿。若教师实施的行为是故意,即有意造成学生身体伤害,则该行为则不应是变相体罚。

(三)行政责任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造成侵权之后,虽然不用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仍应该承担学校对其的行政责任。笔者认为,造成侵权事实是一方面,但是出于变相体罚的危害性和对学生潜在的伤害,学校应当在得知教师实施变相体罚的同时,对该教师予以一定的行政处分,从组织上否定教师变相体罚行为的错误性。倘若学校对教师实施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变相体罚不予以重视,甚至予以某一程度的支持的话,那么变相体罚就势必造成学生的更大伤害,成为校园伤害事故的来源之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也就是说国家在法律上对教师实施变相体罚行为的否定,但是却并不代表教师实施的行为“情节不严重”就可以默许。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样,实施变相体罚的隐蔽性,或许教师实施的手段或者表面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是,考虑到其对学生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伤害是非常之严重的。因此,笔者观点是教师在实施变相体罚之后相关的单位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批评警告等。

Ⅷ 任课老师擅自离岗教唆他人体罚学生造成伤害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专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属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微信转账凭证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1 17:45:25 浏览:717
2017年婚姻法债务问题 发布:2025-02-01 17:23:04 浏览:918
残疾人法律援助存在问题 发布:2025-02-01 17:16:28 浏览:595
考律师证看什么书 发布:2025-02-01 17:05:24 浏览:635
新婚姻法以父母名义买房 发布:2025-02-01 17:03:45 浏览:669
民法精讲课 发布:2025-02-01 16:42:51 浏览:659
司法服务专线 发布:2025-02-01 16:42:12 浏览:987
聘用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1 14:23:18 浏览:609
江苏劳动法立法权 发布:2025-02-01 12:09:09 浏览:684
新婚姻法24条废除了吗 发布:2025-02-01 12:01:25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