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

发布时间: 2022-04-11 10:09:18

1. 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承担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

责任主体是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损害结果是指由于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和精神方面的损失和伤害。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主观过错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在主观上存在的故意或者过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二百二十五条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 法律责任包括什么

法律责任包括: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包括:个人负责,不株连原则;重在教育原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原则。

法律责任,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义务。

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3. 什么叫法律责任人

什么是法律责任人,首先必须要明白什么是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一种责任,在有些场合,法律责任相当于义务.在多数场合,法律责任指的是行为人做某种事或不做某种事所应承担的后果.
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做某种事或不做某种事所应承担的后果.
所以,法律责任人就是指由法律责任引出的承担者,
通常我们所说的"法定代表人"就是法律责任人,
我是学法学的,应该没有出错。

4. 法律责任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内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容义务。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

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特点: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由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行使此项权利。


(4)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扩展阅读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区别

一、承担责任的对象不同:

1、民事责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

2、行政责任,是违反了国家行政法规而需承担的责任,是一种民对官的责任。

3、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三者责任的性质不同:

1、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2、行政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其性质属于行政违法或违反行政纪律,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只能从行政上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

3、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是一种犯罪行为。

5. 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回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答1、管制。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罚中最轻的一种。2、拘役。拘役是一种短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为拘役所执行。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对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适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期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5、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对罪行特别严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处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缓期两年执行的刑罚。6、死刑。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判处剥夺生命的极刑;一般采取注射、电击、枪毙的方法执行,家属可以收尸。死刑的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 法律责任主体与法律行为主体是否具有一致性

不完全一致。比如,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是法律行为主体,但不是法律责任主体,其行为的法律责任主体是未成年的监护人,通常是其父母。

7.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有违法行为。它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必须在法律上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二是具有国家强制性,只有国家法定机关才有权确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实施法律制裁的机关手段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

【土地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而必须承担的责任。承担土地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具有土地违法行为。土地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土地行政法律责任、土地民事法律责任和土地刑事法律责任。

【土地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土地法律法规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土地违法行为的客体是土地管理法所保护的土地资源;土地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指实施了土地违法行为的个人或组织,包括:自然人、法人、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在行为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土地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

【土地违法行政责任】是指实施违反土地法律规范的行为者依法接受行政制裁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行政处罚】土地行政处罚是指政府土地管理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的行政制裁。

【土地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所属工作人员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而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措施。土地行政处分是指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国家有关规定,不构成犯罪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由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形式的有关处分。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其特点是:①追究刑事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②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③追究刑事责任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将土地权利完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非法所得50%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法律责任】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破坏耕地种植条件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违反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破坏耕地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耕地开垦费的二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法律责任】是指对于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定,拒不履行复垦义务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耕地复垦费的二倍以下罚款。

【非法占用土地的法律责任】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的行为;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而非不占用土地的行为;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的行为;非法批准征用、使用的土地,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等。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农村村民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二是农村村民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三是农村村民建住宅的面积超过了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非法批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没有批准权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二是虽然有批准权,但是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三是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四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用土地的。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非法侵占、挪用征地费的法律责任】非法侵占征地费,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农民个人所有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据为己有的行为;非法挪用征地费,是指单位或个人将被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挪作他用,以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拒不交还土地的法律责任】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二是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有偿或无偿转让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三是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额的5%以上20%以下的罚款。

【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两种:一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变动后,当事人不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二是土地的用途发生变动后,当事人不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不依照规定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

8. 法律责任主要有什么

法律责任一般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几类。这几类里面,民事责任主要版是经济赔偿,恢复权名誉,赔礼道歉,修理重做之类的,刑事责任有罚金,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行政处罚也有罚款,限制人身自由,警告之类的。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普法栏空窗 发布:2025-04-29 21:46:35 浏览:194
司法所指纹 发布:2025-04-29 21:35:26 浏览:743
民法通则第106条 发布:2025-04-29 21:28:35 浏览:269
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发布:2025-04-29 21:20:43 浏览:838
房屋产权公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9 21:20:04 浏览:990
西安市高新区法律援助在哪里 发布:2025-04-29 21:19:29 浏览:500
理性人心法治 发布:2025-04-29 21:07:39 浏览:747
温州市民间借贷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9 21:05:53 浏览:255
银行常年法律顾问的服务方案 发布:2025-04-29 20:47:43 浏览:489
宁波门律师 发布:2025-04-29 20:27:07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