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具备的法律效力

合同具备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4-11 10:25:00

1. 如何判定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确定合同的法律效力的条件:
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及民事权利能力;
二、合同当事人基于意思表示真实而订立合同;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内容不违法。即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 每份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吗

并不是每一份协议都具有法律效力,协议一般分为有效协议和无效协议。
有效协议: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不违反法律,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议都是有效的。也是具备法律效力的
无效协议:又可称作为"无效合同"是指违反了合同成立的要件或者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导致无效的协议。协议无效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民事主体不合格导致协议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都会导致协议无效;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4、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3. 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有哪些

合同效力的情况有:合同对双方当事人的拘束力;合同对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 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生效的有法律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对各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违约的一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5. 什么样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有效的条件:
1、合同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规定、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主体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3、意思表示真实;
4、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6. 如何认定合同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判定合同内容有效的方式:
1、合同主体适格。即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及形式不违反法律规定;
3、意思表示真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7. 合作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作合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合格的合同主体。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指的是,合同的订立过程、合同约定的内容等方面,应当是当事人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表达。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方面,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应当是合法的;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目的应当是合法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8. 什么标准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产生效力需要符合的标准:
1、双方已经就合同的内容达成合意;
2、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热点内容
劳动法无故扣钱 发布:2025-04-29 22:55:23 浏览:3
民法通则为什么 发布:2025-04-29 22:46:43 浏览:204
社会与法普法栏空窗 发布:2025-04-29 21:46:35 浏览:194
司法所指纹 发布:2025-04-29 21:35:26 浏览:743
民法通则第106条 发布:2025-04-29 21:28:35 浏览:269
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发布:2025-04-29 21:20:43 浏览:838
房屋产权公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9 21:20:04 浏览:990
西安市高新区法律援助在哪里 发布:2025-04-29 21:19:29 浏览:500
理性人心法治 发布:2025-04-29 21:07:39 浏览:747
温州市民间借贷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9 21:05:53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