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议案的法律效力
❶ 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通过便有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专。全国人属大组织法第四十六条作了补充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❷ 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的区别
法律分析:人大代表建议是指人大代表向人大提出的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的评价、建设性意见或批评。议案所涉及的问题必须是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建议则属于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法定单位和人数上的区别。一、反映的内容范围不同。代表议案的内容范围必须是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而代表建议的内容范围既包括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又包括不能用议案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二、办理机关不同。代表议案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办理。代表建议的办理则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人大工作的建议,由人大主席团或本级人大常委会办理并负责答复;二是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建议,由人大主席团或人大常委会交办,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
三、提出的人数要求不同。代表提出议案需要符合法定人数。建议则没有人数的限制,代表可联名提出建议,也可以单独提出。
四、提出的时间不同。代表议案只能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而代表提出建议没有时间限制,既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也可以在闭会期间提出。
五、撰写的格式不同。议案要求有案由、案据和方案;而建议的形式没有法律规定。
六、处理的程序不同。议案提交本级代表大会会议审查表决,建议交有关机关组织处理答复。
七、撤回的程序不同。议案的提案人要求撤回的,须经主席团的同意。大会作出决定后不能撤回。而代表建议可随时要求撤回。
八、法律后果不同。议案表决通过就产生法律效力,成为人大决议、决定,必须执行。建议不能成为人大决议、决定。建议由承办单位根据条件,研究办理并答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第一条 为保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的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条 代表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
(二)依法联名提出议案、质询案、罢免案等;
(三)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四)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五)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六)获得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所需的信息和各项保障;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条 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二)按时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报告和其他议题,发表意见,做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
(三)积极参加统一组织的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
(四)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五)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勤勉尽责;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❸ 人民代表大会上没被通过的议案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会议上没有通过的法律草案,没有法律效力。
❹ 17、“两会”中的议案和提案分别对应了哪一个会议
“议案”是指由法定机关和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要求人大会议讨论、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提案”是人民政协的专用术语,是指参加政协的单位或者委员个人向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两者在提出主体范围、立案方式、办理方式、办理时限等方面都有严格区别。
第一是提出主体不同。提出“议案”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根据地方组织法第1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要10人以上联名、乡镇的人大代表要5人以上联名才有提“议案”权。关于“提案”,依据提案工作条例第11条规定,政协委员可个人提,也可联名提,人数不限。
第二是要求范围不同。“议案”内容相对较窄。代表法第9条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而“提案”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宽。提案工作条例第12条规定,“提案”主题应当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地方重要事务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等方面提出。
第三是立案方法不同。根据地方组织法第18条规定,“议案”只有获得大会主席团或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才能成为大会议案。根据提案工作条例第17条规定,“提案”只要经过提案委员会审查,符合提案工作条例第三章规定的,便予以立案。
第四是法律效力不同。“议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便具有了法律的约束力,承办部门没有办与不办的选择,只有决定如何办,怎样办好。而“提案”没有人大议案这种法律上的约束力。
❺ 议案与提案有什么区别
议案与提案的区别之处:
首先,议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提案只能由政协委员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最后,在提出时间方面,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提交会议讨论决定的建议。
提案的写作主体是个人,作为政协委员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具有向同级权力机关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只能用提案而不能用议案,即使有多人附议也不能更名为议案。
议案必须列入大会的议程予以审议,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关部门今后决策时参考,有可能被采纳,也有可能不被采纳。因此“提案”与“议案”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文种。
议案是向国家议事机关(立法机关或国家权力机关)提出的议事原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权的机关或议员(代表)提出,但其内容必须是属于议事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才能成为议案。
议案提出后,一般先交由某个专门机构进行审议,然后再提交议事委员会讨论,最后通过会议表决以决定其是否成立。在英国有“公议案”和“私议案”之分。
(5)人大议案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议案”是国务院2012年4月发布的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提案”就是鼓励公司全体员工在做好本身岗位的同时,积极发现问题、发挥独创的构想,提出创新性改善意见方案的过程。
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
法律提案、法规提案、规范提案、标准提案、建设投资提案、规划提案、探索性提案、理论提案、政策提案、经济提案、专业专项提案、产业提案、行业提案、质量提案、安全提案、教育提案、文化提案、科学技术提案、劳动分配提案、未来发展趋势提案、经济圈建设提案、金融提案、保障提案等。
❻ 人大代表的议案有什么作用
议案是讨论、抄解决某一问题的办法、措施、意见和方案。
人大代表议案是指各级人大在举行会议的时候,法定的代表人数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的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议案必须有案由、案据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议案是具备提议案的法定资格的机构或符合法定联名人数的人大代表向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事原案,也可以说,议案是讨论、解决某一问题的办法、措施、意见和方案。所提议案的内容必须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 围内。如果属于政府工作方面的事情,则不应以议案形式提出,而要用建议、批评和意见形式去提出。实践中,由于"属于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内容不易把握,因而每年召开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都有数量相当多的议案实际上是属于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因此,每次大会上经过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都要把人大代表提出的很多议案转作建议、批评和意见去处理。
❼ 议案和提案有什么区别
议案必须列入大会的议程予以审议,而提案的作用是供有关部门今后决策时参考,有可能被采纳,也有可能不被采纳。因此“提案”与“议案”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文种。
首先,提案只能由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只能由人大代表提出。
其次,在法律效力方面,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
最后,在提出时间方面,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
议案:“议案”是国务院2012年4月发布的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之一。
提案:通常由具有提案权的机关或议员(代表)提出,但其内容必须是属于议事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才能成为议案。
(7)人大议案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解析两会议案提案之变
在收集的议案、建议、提案中,约七成已不止一次提出,但仍保持热度,伴随形势变化不断补充新内容、通过新视角被深入探讨。
代表委员持续关注的议题中,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依法治国、反腐倡廉是高频词,民生热点和党风政风是聚焦点。而以雾霾为焦点的环保问题则被补充了新看法、新对策。
今年政协1号提案聚焦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至少22次提及简政放权。截至目前,国务院已相继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 "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让群众从改革中获益的重要问题。
国务院已经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但是,如何让那些'含金量'高的审批权真正下放,同时解决一些干部'为官不为'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说。
此外,包括大城市病、交通拥堵、雾霾等在内的"硬骨头",被认为涉及尖锐矛盾,需要下猛药和打持久战。 从2013年PM2.5进入公众视野,到不断有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被曝光,保护环境、治理污染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今年,一些代表委员抵京后首先抬头看天,成了一条引人注目的两会花絮。在收集到的提案议案中,涉及空气等环保议题的就接近10%,多达50余条。
网络-议案
网络-提案
❽ 两会中的“提案”和“议案”到地有何区别
议案是指由法定机关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法律对议案的提出、议案的内容和处理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议案的提出者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代表。(2)议案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法律规定的本级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3)议案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提 出。(4)提出的议案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写清案由、案据和方案。
提案是政协委员向人民政协组织,并通过政协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就有关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
人大代表议案与政协委员提案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另外,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而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
❾ 人大通过的议案为什么具有法律效力
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