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撕毁的欠条有法律效力么

撕毁的欠条有法律效力么

发布时间: 2022-04-13 02:38:18

① 撕毁欠条犯法吗

故意撕毁欠条涉嫌触犯故意破坏财产罪,目前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为5000元,如果达到5000元以上,可以依法要求追究该人的刑事责任。一般而言,你作为债权人应妥善保管好欠条,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应立即报警。一经查实,行为人将受到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你当时有及时报警,有警方的相关记录,并且有一份欠条复印件或者能够还原被撕毁的欠条,即使对方不构成犯罪,你也可以起诉追偿。因此,这是一种涉嫌触犯故意破坏财产罪。可以根据欠条的金额多少来进行依法维权,达到了犯罪的金额就可以进行立案调查,如果达不到就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而言,作为债权人应妥善保管好欠条,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应立即报警。一经查实,行为人将受到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你当时有及时报警,有警方的相关记录,并且有一份欠条复印件或者能够还原被撕毁的欠条,即使对方不构成犯罪,你也可以起诉追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② 借条撕毁后还具有法律效力

借条撕毁重粘,如果借条的内容仍然清晰明确的,则还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无法辨认的,法律效力会减弱。因此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一致,重新订立欠条或作出相应的变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③ 己撕毁的欠条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撕毁的欠条能否做为证据需要根据以下方面判断:
一、借条虽已经被撕毁,但是关键部分仍然具有完整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证明;
二、举证责任的承担和转移,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拥有完整的证据链;
三、诉讼中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情形需要判断是否具有高度盖然性。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④ 撕毁的欠条是否具有证据效力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它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及合法性。因欠条原件已不复存在,所以对证据的复制件应结合其他有效证据加以证明。另外,因为证据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所以应具备完整的内容和形式。撕毁的欠条是形式不完整的证据,应视为瑕疵证据,要与其他证据相互佐证,否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事实的诉讼证据。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⑤ 被撕毁的欠条效力应如何认定

【案情】

敖某向法院起诉称,刘某因生意需要,分别于2009年月28日、2009年4月20日向敖谋借款10000元、5000元,并向敖某出具借条一张,约定利息按月息一分二厘计算。后敖某多次催促刘某归还借款,2010年5月22日,刘某答应还款并要求敖某携带借条会面付款,会面时,刘某夺过借条立即将其撕毁,否认借款事实,故诉至法院。刘某则辩称:其向敖某借款15000元是事实,但已到敖某家中将15000元借款及2000元利息归还给了敖某,且当场将借条撕毁。现敖某将撕毁的借条拼贴向法院起诉不应得到法律保护。

【评析】

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全案审理过程中仅有一份证据,即敖某提供的一张撕毁后经拼贴的借条,那么,在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撕毁的借条的法律效力该如何认定呢?

第一种观点认为:从借条的形式来看,敖某举证的借条虽是被撕毁的碎片,但是经过粘贴,借条仍保持了证明双方之间借款事实的完整性,而且刘某自己对借条上的签名的真实性也予以认可,进一步说明了借条的客观真实性,因此,就借条本身而言,虽有瑕疵,但仍具备了证据的完整性,保持了证明双方间借款事实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出双方借款时的真实情况,因此该借条能够作为定案依据。此时,敖某主张借款事实存在的举证责任已经完成,而刘某则负有提供证据推翻敖某举证的责任。但是刘某未能提供能够证明敖某主张的借条债务已经得到清偿的证据。刘某仅凭口头陈述显然不足以对抗敖某所提出的事实和主张,故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所以,应认定敖某提供的借条的效力。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借条属于证据形式中的书证,当事人所提供的书证应当完整,如提供的书证有缺损,举证人应当对此给予合理的解释,否则,该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举证人要承担不利的后果。本案中,敖某所举的借条系撕毁后重新拼贴而成,存在严重瑕疵,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分配原则,敖某应对借条被撕毁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现敖某没有证据证实刘某未还借款并撕毁了借条,因此敖某所出示的借条在没有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证据形式上分析,借条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中的书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出示的书证应当完整,而本案中,敖某所举的借条系撕毁后重新拼贴而成,在证据形式上存在严重瑕疵,故该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敖某对此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其次,从举证责任上分析,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中所体现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承担原则,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就有责任和义务提供证明其权利主张的证据。敖某主张借款事实成立,并提交了借条作为证据,但该借条系撕毁后拼贴而成,在证据形式上存在重大瑕疵,故敖某作为举证人,同时应对借条被撕毁的具体原因作出了符合情理的解释,现本案的敖某诉称是刘某在未还款的情况下擅自将借条撕毁,对于这一说法,敖某亦未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故应视为其未完成举证责任。

最后,从证据认定上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据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这是我国首次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规定以经验法则评判证据价值和认定案件事实。所谓日常生活经验,在西方自由心证制度中的传统表述方式是 “经验法则”。它是指法官在其日常生活中认识和领悟的客观事物之必然联系或一般规律,具有普遍公认或不证自明的性质。在审判实践中,日常生活经验既有利于法官正确认定事实和公正作出裁判,也有利于法官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就本案所涉的民间借贷关系而言,作为出借人的敖某已提供了最关键的证据——借条,其处于敖某地位的举证责任本已完成,但因该借条系撕毁后拼贴而成,从日常生活经验来分析,在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借条,证明借款事实,借条由出借人保管;若日后借款人还清了借款,则会从出借人处将借条取回或是直接撕毁,已证明双方之间款项已结清。本案中所涉的借条系撕毁后拼贴而成,现出借人敖某未能对此合理解释,应视为借款人刘某是在还清借款的情况下将借条撕毁,故敖某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其提供的借条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

⑥ 撕毁的欠条有效吗

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1、债权人在债权获得清偿后,将欠条专撕毁,这属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况,这时无疑问,欠条无效。
2、债权人意外致使欠条破损,进行修补,这时如能表现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当有效,因为欠条仅仅是证明债务存在的证据之一。
3、债权人意外致使欠条破损,进行修补,这时如不能正确表现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个证据无效。
4、撕毁的含义和涂改是不一样的,他不涉及对内容的改变,所以要仔细区分。

⑦ 借条被撕破了是否还有法律效力

借条被撕破了还有法律效力,只要能够识别即可。如果借条全部撕毁,不能识别,不能辨认就没有法律效力了。

⑧ 撕毁的欠条还具有效吗

在生活中,我们有可能会有借钱的时候,对于借款人在写了欠条之后如果撕毁欠条犯法吗?这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的问题,但是对于出借人来说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关系到自己的合法利益。下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撕毁欠条犯法吗
故意撕毁欠条涉嫌触犯故意破坏财产罪,目前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为5000元,如果达到5000元以上,可以依法要求追究该人的刑事责任。一般而言,你作为债权人应妥善保管好欠条,一旦发生类似情况,应立即报警。一经查实,行为人将受到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你当时有及时报警,有警方的相关记录,并且有一份欠条复印件或者能够还原被撕毁的欠条,即使对方不构成犯罪,你也可以起诉追偿。
因此,这是一种涉嫌触犯故意破坏财产罪。我们可以根据欠条的金额多少来进行依法维权,达到了犯罪的金额就可以进行立案调查,如果达不到就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进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专业律师

热点内容
现行公司法规定的 发布:2025-04-29 07:31:16 浏览:940
在美国大法官的社会地位 发布:2025-04-29 07:23:12 浏览:802
道德底线新娘 发布:2025-04-29 07:23:08 浏览:986
官渡司法办 发布:2025-04-29 07:23:04 浏览:986
律师的魅力 发布:2025-04-29 07:20:06 浏览:376
法院正常 发布:2025-04-29 07:18:36 浏览:453
司法观点集 发布:2025-04-29 07:18:35 浏览:711
宣传文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4-29 07:02:51 浏览:859
法官晋升规划 发布:2025-04-29 06:45:25 浏览:681
怎么赔偿才合理劳动法怎么赔钱 发布:2025-04-29 06:40:18 浏览: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