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错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法规
『壹』 交通事故中的无过错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什么是交通事故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甚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 与所造成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学术上也把无过错责任称之为“客观责任”或“危险责任”,英美法则称之为“严格责任”。
交通事故无过错责任原则应用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这就是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具体体现。
交通事故无过错责任原则注意事项
第一,只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并非所有的道路交通事故都适用。
第二,适用的范围也是“由保险公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而非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所有的损失范围都适用。
第三,只有机动车方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对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四,机动车方限定减轻责任的条件是“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贰』 急急急。。。无过错责任原则在那条法律法规里面
1、无复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制过失责任原则。它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英美法称之为“严格责任”。
2、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工伤保险条例中写没有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条,但该条例的内容都是贯穿这一原则的。
『叁』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规规定
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的过错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条件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重申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归责原则,它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以过错为要件的,过错便是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
注意: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其主观上有无过错,根据法律规定均应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法第7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几种无过错责任: 产品缺陷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违规饲养动物的责任、饲养违禁动物的责任
『肆』 无过错责任12种情形
无过错责任12种情形(法律规定的为八种):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其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2、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3、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为无过错责任销售者具有过错的,承担最终责任;销售者无过错的,生产者承担最终责任;
5、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6、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7、高度危险责任中,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者,高度危险物品的经营者、占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8、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伍』 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来原则和无过错责任源原则的区别:
主要区别就是根据侵权行为人的有无过错不同,是否承担责任不同。
1.过错责任是指侵权行为人只有主观的故意过错,才能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无过错责任则是指不管侵权行为人是否有主观过错,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在侵权责任法中,基本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例外,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PS: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侵权案件有:
产品缺陷责任、
1.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2.环境污染责任、
3.高度危险责任、
4.违规饲养动物的责任、
5.饲养违禁动物的责任。
『陆』 车主无过错责任赔偿问题
车主无过错发生交通事故时,车主不负责任。但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柒』 无过错责任赔偿制度包括哪些
无过错责任赔偿制度的优势有这些:1、救济方便,只要是属于赔偿范围就可以获得赔偿;2、救济面广泛,更多医疗行为受害人从中受益;3、解决医务人员疲于诉讼而受害人得不到合理司法救济的问题。
【法律依据】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捌』 民法典无过错侵权责任怎么赔偿
民法典无过错侵权责任的赔偿方式是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由于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的,仍然要承担侵权责任。一般依据实际造成的损失赔偿或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玖』 机动车与行人相撞引起伤亡,机动车无过错,要承担什么责任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您驾驶机动车与行人相撞引起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规定的:“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因而,若您为无过错方,需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后,审判人员在审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一直秉承“推定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为辅”的原则,在举证责任上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发生损害事实后,首先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可以免除责任。
依照您的情况,得先分清楚事故责任和赔偿责任是两个概念。机动车不承担事故责任但是还得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坑点在这里,机动车方在看到行人后本能应该停下,但通常路口起步太快或者车速太快,在实例中通常会被认定为疏于观察,需要承担次责。因此诸如类似情况,您还是需要承担部分责任。不过由于行人有过错行为,例如闯红灯,过马路看手机等行为,致使机动车方来不及做出及时反映,行人有重大过错,反观机动车一方并非主观故意,可推定为无过错方,赔偿不必按照次要责任的要求来,只需要按照法条只需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即可。倘若行人有故意讹诈碰瓷或者轻生寻死的行为,那么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您作为机动车一方是不必承担赔偿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拾』 民法典交通事故双方均无过错如何赔偿
"机动车属于高速运输工具,在运行中属于高危作业,交通事故造成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损害的,实行无过错责任赔偿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