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法律责任
A. 顶替他人高考 法律后果
1、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
第二章
第十二条专 在校学生、在职教师有属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或者予以解聘:
(一)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
(二)组织团伙作弊的;
(三)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
另根据今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B. 替考是犯罪吗
替考如果是代替他人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是犯罪,构成代替考试罪。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要求必须是依据法律设立的国家考试,并且同时处罚考生和“枪手”双方行为人,且双方行为人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C. 电大考试可以请外人考
不可以的。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代替考试行为入刑,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新增加一条,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代替考试罪是典型的对向犯,刑法同时处罚考生和“枪手”双方行为人,且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代替考试罪
代替考试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具体而言,本罪主体包括两种人。
一是应试者;
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说的“枪手”。
被组织起来进行作弊的替考者虽不能成为刑法第284条之一第1款组织考试作弊罪的犯罪主体,但是能够成为本罪的处罚对象。
D. 遇到被枪手骗怎么办
对方涉嫌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数额不够公安机关不立案的,可以去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合同无效,要求相互返还。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E. 《刑法》有针对于国考作弊的新规定么
《刑法修正案(九)》在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内的,处三容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考生和其他人员违反《刑法修正案(九)》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F. 高考枪手13年后还追究吗
一定会追究责任的,继续实行“无声入场”、统一文具、人脸识别以及指纹、照片、身份证比对验证等有效措施,企图舞弊者不仅难以得逞,而且难逃惩处。对违规报考、试图参与作弊、预备充当“枪手”的,只要在高考前主动退出的,不予追究;否则,一经查出,定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对于大学生,一经查出,不仅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一律开除学籍,而且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代人参加成人高考,一个帮他人考“科目一”,两个“枪手”都被抓了!昨日,集美法院发布两起代替考试罪典型案例。
替人考试,该当何罪?据法官介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官说,替考者或为寻求经济利益,或是碍于人情答应代考。个别人对代替考试罪的认识不足,带有侥幸心理,认为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失去考试资格。但实际上,替考已经入刑,希望大家充分认识替考的危害以及法律后果。
法官说,《刑法修正案(九)》新设了代替考试罪这一罪名,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现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代替考试罪不但要追究应试者的刑事法律责任,还要追究替考者即所谓“枪手”的刑事法律责任。该罪对于所谓的考试有严格的限定,必须是“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比如成人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分别是由《高等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考试,因此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范围。而依据部门规章、文件等设立的考试,不在此罪范围之列。
G. 教育部通报考生手机作弊事件,高考以及其他考试过程中作弊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今年的高考中发生了一起考生拍题上传网络求答案的作弊事件,教育部对此进行了通报。从法律角度看,高考作弊行为需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对考生来说,如果考生采用替考方式,靠“枪手”来完成高考,考生和“枪手”都会触犯代替考试罪。根据刑法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相关考试,处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此外,教育法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H. 找同学替考,替考被抓了该什么办
替考被抓,替考者和被替考者可能都会构成替考罪。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出现替考行为,还将会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在责任追究方面,代替考试罪除了要追究应试者的刑事法律责任外,也需追究代考者即俗称枪手的刑事法律责任。
另外,部分高校也可能对涉事的在校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等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在代替考试过程中实施了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第四款(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替考试罪
I. 帮别人考试违法吗
违法。替考已经入刑法,应该受到相应制裁。《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
现代考试找人代考犯不犯法要分两种情况:
正常的学校期间普通考试找人代考是不犯法的,但是情节严重的现在会记录在档案中。
国家正规统一性考试找人代考就是犯罪,只要是考试过程中有违纪作弊、徇私舞弊行为将视为犯罪。《考试法》出台后,考试中作弊就将是违法行为,一些恶性的舞弊事件将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你好,替人代考确实是违法行为。如果被发现,成绩作废。那么代考人和被代考人都会受到处罚的,但是被代考人受到的处罚大很多,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可能会被禁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这种做法是违法的 替考可判刑 最高可判7年刑
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了多项入罪罪名。大学生们要小心了:学生替考作弊,可能被判刑!
刑法第284条新增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请人代考,或者自己帮人当“枪手”,都可能撞在“枪口”上。到时的处理,远不止“校规处分”、开除那么简单了,轻则处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属于“组织作弊的”,最高可以判7年徒刑!
近年来,在高考、考研、四六级考试等大型考试中,作弊和反作弊的斗争不断升级。根据省考试院通报,今年广东针对新形势下高考违纪舞弊特点,教育、工商、公安、信息、保密等部门联合继续专项行动。全省550个考点、25500个考场均建立了电子监控系统,对考试过程实行实时网上远程监控。
如此重兵布阵之下,仍有考生铤而走险。为期2天的2018年普通高考结束后,广东查处违规违纪考生共计14人次,其中违纪5人次,作弊9人次,对违规违纪的考生将取消考试成绩。
目前,我国国家级考试达到200多项,这些考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高等教育考试,也称选拔性考试,如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二是职业资格考试,如国家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三是水平等级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和职称考试;四是人事编制考试,如招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
这要看具体情况,一般而言,替人代考确实是违法行为。如果被发现,成绩作废。那么代考人和被代考人都会受到处罚的,但是被代考人受到的处罚大很多,具体处罚,要看代考的是不是法律严厉打击的,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可能会被禁考。
一般的考试代考人不会有任何处罚;若是国考级别的,可能视情节被治安处罚。
您好!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做,如果是高考的话,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诚信档案,当因为作弊或代考被捉住就会扣分,你帮别人考,那么你的诚信档案里也会扣分。
那得看是什么考试了,要是期末考试不犯法,要是那些全国统一考试那就是犯法了。据专家透露,一些考试过程中的违纪作弊,徇私舞弊行为将视为违法甚至犯罪。虽然《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了对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但是,该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即使其“加大”惩处力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考试法》出台后,考试中作弊就将是违法行为。一些团体性的恶性舞弊事件则将被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据介绍,《国家教育考试法》出台后,一般的考试作弊行为由教育考试部门来认定,但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徇私舞弊、窃取试卷等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由其他部门来认定。
替考的行为是违规行为,但是一般会涉及到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这样就会涉及到违法犯罪行为;
教育部规定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相关处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对参与作弊的在校大学生,还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资料
考试作弊是重大原则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对于僵化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作弊还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作弊现象很普遍 ,不过普遍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 。
作弊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也是对别人的不尊敬。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 。可能偶尔会一时得逞 ,给作弊者极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进而更加激励和坚定这一人群将作弊进行到底的信仰和决心。
但这绝不会是长久之计,这个时代可能会给投机取巧者一些生存的缝隙和机会,却不会让他们永远无穷尽地占领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谋取私利,剽窃别人唯一的作用也只是复制而已。对自身也没有什么好处的。
J. 教育部通报考生手机作弊事件,高考以及其他考试过程中作弊会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今年的高考中发生了一起考生拍题上传网络求答案的作弊事件,教育部对此进行了通报。从法律角度看,高考作弊行为需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对考生来说,如果考生采用替考方式,靠“枪手”来完成高考,考生和“枪手”都会触犯代替考试罪。根据刑法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相关考试,处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此外,教育法规定,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