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员必备法律知识
㈠ 银行的常用法律有哪些
得看你到哪个部门工作,如果是资产保全部那要懂的就太多了,如《专金融法》、《合同法》《民属法》、〈〈民事诉讼法〉〉、〈〈民通意见〉〉、〈〈担保法〉〉等。如果不是去资产保全部,只要遵守银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就可以了,因为银行的规章制度会涉及一些一般的法律问题,照规章制度行事一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遵守哪些从业道德
1.诚实信用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品行正直,恪守诚实信用的内原则。
2.守法合容规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3.专业胜任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4.勤勉尽职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勤勉谨慎,对所在机构负有诚实信用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所在机构商业信誉。
5.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守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6.公平竞争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业人员,公平竞争,禁止商业贿赂。
㈢ 银行职业道德,指的银行从业人员处理哪些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银行职业道德是指在银行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银行职业特征的、调整银行职业版关系的职业行为权准则和规范,是银行从业人员在进行银行活动、处理银行业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㈣ 银行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
银行工作人复员需要的基本专业知制识:主要有金融类和会计类专业知识,可以辅助一些计算机知识、法律知识等。
1、金融类: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财政学,现代金融知识,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等。
2、会计类: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等
3、其他: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文字综合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营销技巧等。
㈤ 关于银行的法律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是为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9月10日发布并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监管、降低银行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3、《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54年5月10日通过,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票据法是调整票据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括性称谓。为有效保障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保护票据关系当事人合法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制定票据法专门调整票据关系。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是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明确其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制定本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1996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93号发布 根据1997年 1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决定》 修订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履行外汇管理职责,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㈥ 银行工作人员要保守哪些秘密
银行工作人员要保守秘密:不泄漏用户及其账户的情况和存款交易情况。
据中银协网站7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加强行业自律和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银协近日修订《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下称《准则》),共计七章、五十四条内容,提出十大“严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职业操守方面,《准则》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应爱国爱行、诚实守信、依法合规、专业胜任、勤勉履职、服务为本、严守秘密。
第三章行为规范方面,其中,行为守法部分对银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八大“严禁”:
严禁违法犯罪行为:不得参与“黄、赌、毒、黑”、非法集资、高利贷、欺诈、贿赂等一切违法活动和非法组织;
严禁非法催收:不得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
严禁组织、参与非法民间融资:不得组织或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非法向在校学生发放贷款等民间融资活动;
严禁信用卡犯罪行为:不得利用职务便利实施伪造信用卡、非法套现信用卡、滥发信用卡等行为。不得为特定客户优于同等条件办理高端信用卡,提供价质不符的高端服务;
严禁信息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不得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窃取、泄露客户信息、所在机构商业秘密等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现泄密事件,应立即采取合理措施并及时报告。违反工作纪律、保密纪律,造成客户相关信息泄露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承担责任。
严禁内幕交易行为:银行业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不得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违规泄露内幕信息,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个人利益,或是基于内幕信息为他人提供理财或投资方面的建议;
严禁挪用资金行为:不得默许、参与或支持客户用信贷资金进行股票买卖、期货投资等违反信贷政策的行为。不得挪用所在机构资金和客户资金,不得利用本人消费贷款进行违规投资;
严禁骗取信贷行为:不得向客户明示、暗示或者默许以虚假资料骗取、套取信贷资金。
此外,在履职遵纪部分,《准则》还提出了两大“严禁”,即:
严禁非法利益输送交易:严禁利用职务便利侵害所在机构权益,自行或通过近亲属以明显优于或低于正常商业条件与其所在机构进行交易;
严禁违规兼职谋利: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纪规定以及所在机构有关规定从事兼职活动,主动报告兼职意向并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应当妥善处理兼职岗位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得利用兼职岗位谋取不当利益,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银行业从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参加授课、课题研究、论文评审、答辩评审、合作出书等活动;经批准到本单位直属或下辖单位参加上述活动的,按所在单位有关规定办理。
㈦ 银行从业人员从业基本准则
1、诚实信用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以高标准职业道德规范行事,品行正直,恪守诚实信用。
2、守法合规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
3、专业胜任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格与能力。
4、勤勉尽职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勤勉谨慎,对所在机构负有诚实信用义务,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维护所在机构商业信誉。
5、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守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保护客户信息和隐私。
6、公平竞争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尊重同业人员,公平竞争,禁止商业贿赂。
(7)银行人员必备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监管者
1、接受监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监管机构坦诚和诚实,与监管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接受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
2、配合现场检查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积极配合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查工作,及时、如实、全面地提供资料信息,不得拒绝或无故推诿,不得转移、隐匿或者毁损有关证明材料。
3、配合非现场监管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按监管部门要求的报送方式、报送内容、报送频率和保密级别报送非现场监管需要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4、禁止贿赂及不当便利
银行从业人员不得向监管人员行贿或介绍贿赂,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监管人员提供或许诺提供任何不当利益、便利或优惠
㈧ 作为一名有银行职员,需要掌握那些必备知识
如果是柜员的话,其实说句真话,也没有什么硬性要求,甚至有些中学生老手都可以应付得来,虽然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但也一般要求柜员应掌握层面的财会知识和经济基础知识,并且这几年可能会完善银行队伍,比如要求有上岗证(银行从业资格),才能加入银行队伍;如果你不是柜员的话而是后台人员,就要熟练地掌握该岗位相对应的专业知识 了。另外柜员要求具备基本的礼仪知识。最后祝您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