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发言承担法律责任
A. 网络暴力让人自杀身亡,这些发言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法律体系的完善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已经成熟的法律,在不同的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才需要结合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加以修改,目前的法律体系中,针对网络暴力而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行为并没有明确法律责任,虽然从情感和道德层面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只要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予以定罪,严格来说就不是违法犯罪行为,所以说为了遭受的网络暴力而自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显而易见,网络暴力在未来的现实生活中会已然存在,在相关的法律条款出台之前恐怕难以震慑诸如此类的恶劣行径,但是在酿成惨剧之前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付出生命的代价,毕竟网络作为虚拟的空间没有必要作为生活的全部,只有懂得自我保护才能在网络和生活中避免遭受各种形式的霸凌和伤害。
B. 网络谣言对人身伤害巨大,随意造谣的行为应该被要求负刑事责任吗
在现在网络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那种网络谣言对于人身的伤害也是非常的大,所以造谣这样的一种行为,也应该被要求负一定的刑事责任,因为法律并不是可以逃脱的一个地方,不要认为在网上乱说话就不会被制裁。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总是会用于一些不好的言辞去攻击别人,那样给许多人也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而且很多时候大多数人在不断传播的时候,会让一件假的事情在许多人的认知中成为真的事情,这也可以看到网络造谣和传播是多么的迅速。相信对于很多理智的网友来说,这也是非常不可信的,能够时刻的保持理智去利用互联网,才是一件真正该做的事情,为了不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在网络上发言也一定要谨慎和正面。
C. 厦大学生竟在网上发表反华言论,是否应负法律责任
对于这一点的话,确实也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是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的,毕竟维护国家安全,和平统一是整个国家的使命,也是整个军队全民社会的责任,对于他在网上发表反华言论,那么肯定是不行的。
D. 对于网络言论有什么法律
对于网络言论的相干法律有:
1、《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4)在网上发言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1、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子2013年9月10日起实施。
2、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
(1)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必然或可能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的,为故意。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害他人的民事权利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导致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为过失。
E. 在网上陈述事实,需要对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么
一般情况下,假如“没有恶意诋毁的言论”的话,是不需要负法律责任的
网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字的媒介,就如同在报纸上,杂志上也可以出现一些打假的,或者是揭露黑暗问题的文章,重点是,你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你说的都是客观事实,否则一旦对方将你告上法庭,你有可能因为没有充足的证据而背上诽谤诋毁的违法行为而必须对对方有所赔偿(精神损失等等)
所以,在你在网上客观陈述医疗纠纷发生的经过时,最好同时准备好一切可以准备的强有说服力的证据!
F. 在网络上辱骂他人,触犯了哪些法律第几条的规定要受什么处罚
由于大家法律意识的缺乏,感觉自己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发言,实际上并不是的,网络骂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1、网络骂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规定,每个自然人是享有名誉权的。
在网络上对他人的辱骂,实际上是侵犯了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维护互联网案例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名誉权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所以说网络侵权同样是侵权。
2、网络骂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二十条的规定,对网上骂人者,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3、网络骂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网络骂人,还有可能会涉嫌刑法上的侮辱罪、诽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G. 发表不当言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表不当言论要看是什么样的不当言论,如果是造谣诽谤这种比较严重的不当言论的话,还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要是那些比较不影响他人不触犯法律的不当言论,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就像是贺军翔在采访中说自己希望下一胎能够生一个儿子,如果要是生不了儿子的话,他是不想要那个孩子的。这个不当言论虽然也比较过分,但是不是特别严重的,没有触犯什么法律,所以他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过贺军翔这一番言论还是让一些网友非常愤怒的,因为网友觉得男女平等,怎么这个孩子如果不是男孩子,你就不想要你的亲生孩子了吗?大家都对贺军翔重男轻女,这一点是比较愤怒的。
而且现在我国的一些女性也开始要求自己的权益了。对于这种重男轻女的明星,肯定是要抵制他们的。所以贺军翔才对自己的不当言论发表了道歉声明。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自己的言行有可能就会给别人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H. 如果在网上乱发帖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所发内容和造成的后果,可能涉嫌侮辱、诽谤罪,要追究刑事责任。专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属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I. 网上发表哪些言论是违法的如何界定是否违法
随着互联网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但是想要对所有人的言论进行严格管理,这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言论会触及法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总结:对发表言论是否违法的界定,一般都是根据社会管理和法律的角度出发,如果发表的言论已经造成重大影响,那么当事人肯定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发表出来的言论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但是有恶劣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肯定是要付出法律代价。
J. 网上发布不实言论需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言论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将面临行政处罚。网络传播不实言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