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假打折的法律责任

虚假打折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16 16:19:43

A. 什么叫做误导,诱惑,欺骗消费者,在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误导,诱惑,欺骗消费者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以虚假信息来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1)虚假打折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B. 三部门要求加强管控虚假打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我觉得这件事情确实需要加强管控一下,因为虚假的做活动,最终坑害的是我们消费者,正常情况下,打折的情况必须是真实的,才会让消费者真正的体验到优惠的力度,而且消费者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也有着知情权,所以商家如果从事虚假活动的话,那么我们消费者的权利也相当于受到了侵害,这样的话其实是一种违法的做法,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加强管控这方面的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消费者在保证权益的情况下,合理的享受到商家的活动,消费者也会增加与商家的互动,这样才是一个市场的良性循环,那么在节假日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想被一些黑心商家坑害的话,我觉得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护自我的权益:

3、到大型商场或正规网站购物

相对来讲,比较有名的大型商场或相对来讲比较正规的网站上面做活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虚假打折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在购物的时候,尽量要到这些正规的商场去购物,而且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正规的商场处理事情也是比较迅速的。

C. 货不对板、虚假打折,“双十一”遇纠纷,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双11已经陪伴了大家很多年,但是现在的双11已经不是曾经的双11了,很多纠纷和矛盾也越来越多,矛盾主要集中在虚假打折,货不对板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呢?下面我对这几个问题一一解答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三、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相信大家更关心消费者应该如何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维权,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很好解决,虚假打折可以在双11之前对要购买的商品价格进行截图,等到双11购买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打折模式,只要最后付款的时候价格比以前还高,自然就是虚假打折。而对于货不对板的问题就更为简单了,收到商品发现不对,退款退货就好了,或者找平台投诉,自然就解决了,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当然如果要求高额索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以上就是我的个人想法与看法。

D. 金银饰品价格虚假打折工商局如何查处

经营者“金银饰品价格虚假打折”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第(六)项“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的规定处罚。

E. 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

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
一、《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
4、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
5、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
6、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的。
27、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的。
8、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9、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
10、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
12、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者质量与价格不符的。
13、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
三、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F. 故意抬高物价然后以打折促销的方式出售算违法吗

故意抬高物价然后以打折促销的方式出售算违法。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6)虚假打折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消费者遭遇价格欺诈的维权方法:

遭遇价格欺诈,首先可以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行不通,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拨打举报电话、在网上留言等方式向工商、物价等部门投诉。一定要注意保留发票、消费清单、收据、照片等证据,在投诉时连同被举报人违法违规的事实一起提交给有关部门。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如果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后,与商家达成和解的情况,可撤回申诉。若是消费者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可以撤回申诉,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

G. 开发商隐瞒真实报备价,虚假抬价打折出售,违法吗

开发商隐瞒真实报备价,虚假抬价,打折出售违法,消费者法,规定买方应信守承诺,诚信经营,如果发现开发商由此行为可以拨打12315,对该开发商进行投诉

H. 三部门要求加强管控虚假打折,你遇到过虚假打折吗

商品打折售卖是商店常用的促销手段,对一些积压已久的商品许多商人都会采取打折促销的手段。消费者们也非常热衷于购买打折的商品,这些商品打折后往往能够比原来的商品便宜很多钱。

但是,随着近年来网络购物、电商、直播带货等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打折也出现了虚假现象。一些商铺在节假日的时候把自己的商品先涨价,再打出折扣来售卖的情况越发严重。

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的行动,虚假打折等情况会得到有效的遏制。消费者们的消费环境也一定会得到质的变化,拥有一个干净的消费环境是我们每个消费者应该拥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剥夺。

热点内容
法治宣讲主持词 发布:2025-02-13 18:20:04 浏览:340
安阳燃煤条例 发布:2025-02-13 18:16:39 浏览:282
民事诉讼法诉讼双方 发布:2025-02-13 17:41:19 浏览:214
商洛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13 17:14:45 浏览:265
刑法解释的原则 发布:2025-02-13 16:37:43 浏览:17
市场经济法的作用 发布:2025-02-13 15:47:53 浏览:726
法考过了cpa免考经济法吗 发布:2025-02-13 14:19:22 浏览:662
临海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13 13:42:37 浏览:211
合同法江平 发布:2025-02-13 13:31:01 浏览:241
电信服务不适用合同法 发布:2025-02-13 13:23:11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