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拒绝服兵役的法律责任

拒绝服兵役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16 21:26:02

1. 不服兵役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男子拒绝服兵役的,会被列入黑名单,可以给予罚款、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法律分析
拒服兵役是指入伍后或者已经批准入伍的公民违反兵役法规,拒绝服役而逃离部队。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这里的用词,是“职责”和“义务”,也就是说,这是每个中国公民必须要做的事。只要是健康的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要依法服兵役。我国的兵役制度也分为很多种类,包括以服现役的形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对于没有服现役的公民要进行兵役登记服预备役或者编入预备役部队、参加民兵组织,包括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体现。除非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不得服兵役。战时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或者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六十六条: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三十五条 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服兵役,拒不改正的,要承担怎么样的法律后果

摘要 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当中的第六十六条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3. 拒服兵役有什么处罚

拒服兵役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中华人民共和兵役法》中规定:

第六十六条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拒绝服兵役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屯昌一青年拒服兵役被通报联合惩戒:

屯昌县政府征兵办公室近日发布通报,将占某纳入国防义务严重失信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并做出8项处理决定。

根据通报,占某,男,1998年2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屯昌县南吕镇人,身份证号码:46002619980*******。他自愿报名参军,经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役前训练,签订了《依法服兵役承诺书》,于9月1日被批准入伍补入部队。

入营后,占某强烈要求退出现役。2019年9月23日,其以不适应部队生活为由,向部队提出退出现役申请。于10月11日、10月13日、10月14日、10月15日、10月17日、10月18日先后递交了六封退出现役申请。

期间,县征兵办、占某家长和部队领导等多方耐心教育引导,帮其分析利害关系,告知其拒服兵役的严重法律后果及影响,希望其能安心服役,但占某仍坚持离队,并愿意承担拒服兵役的一切后果。部队依据有关规定,对其进行除名并退回原籍。

屯昌县政府征兵办公室将占某纳入国防义务严重失信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并做出8项处理决定:

一、屯昌县各家银行,三年内不得给予占某信贷优惠政策支持和利率优惠支持。

二、取消占某义务兵优待。

三、按照2019年屯昌县义务兵优待金(2019年标准14555元)2倍标准处以罚款,计29110元;责成其本人及家庭承担征兵期间体格检查、役前训练和退兵过程中产生的全部费用2000元,共计31110元,由南吕镇政府负责收缴,上交县征兵办。

四、政府部门相关单位,不得录用占某为国家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政府财政资金购买服务岗位人员。

五、县公安局两年内不得为占某办理出国(境)手续并在其户口户籍信息“兵役状况”栏注明“拒服兵役”字样,永久不能变更。

六、县教育局在两年内不得为占某办理升(复)学手续。

七、县市场监管局三年内不得为占某办理经商手续。

八、县委宣传部通过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向全社会通报对占某的处罚决定。

4. 关于战时拒绝服役罪如何处罚

战时拒绝服役罪的处罚:应当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服役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 拒绝服兵役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兵役登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六十六条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不服兵役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不服兵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1、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2、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3、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境或者升学。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境或者升学。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中关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兵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应当将兵役工作情况作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评比和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7.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犯罪构成是: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主体一般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第二款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8. 拒服兵役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对于拒服兵役者:

1.取消义务兵优待和家属军属待遇,并处罚款;

2.不得将其录用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同时三年内不得录用为当地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合同制员工;

3.将其户籍信息系统“兵役状况”一栏注明为“拒服兵役”永久不得变更,且两年内不得办理出国(境)手续,已经办理的立即撤销;

4.两年内教育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升(复、入)学手续;

5.两年内不得为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务工证明手续;

6.将其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人主体名单,并纳入其个人信用记录;

7.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 什么是战时拒绝服役罪

战时拒绝服役罪的构成条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0. 拒绝服兵役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拒服兵役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现役军人拒绝服兵役,会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服兵,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七条

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法考过了cpa免考经济法吗 发布:2025-02-13 14:19:22 浏览:662
临海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13 13:42:37 浏览:211
合同法江平 发布:2025-02-13 13:31:01 浏览:241
电信服务不适用合同法 发布:2025-02-13 13:23:11 浏览:336
法律顾问让调解更高效 发布:2025-02-13 13:12:53 浏览:651
人民法院最高审 发布:2025-02-13 12:58:04 浏览:491
沈阳市供暖条例 发布:2025-02-13 12:55:11 浏览:816
民法典河边 发布:2025-02-13 12:26:49 浏览:46
公司不发底薪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3 12:22:41 浏览:594
济南市铁路法院 发布:2025-02-13 11:17:20 浏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