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店需要负责哪些法律责任
Ⅰ v店是什么
V店是基于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社会化电商平台,现已改为“萌店”。
微商平台微盟今日宣布,旗下个人免费开店平台V店更名为“萌店”,V店旗下V客升级为萌主,同时推出萌主成长体系和信用体系。
萌店还新增了拜师功能,每个萌主可以自行选择“微商导师”。拜师成功后,萌主将可一键上架“师傅”所出售全部商品,也能和师傅沟通获取微商营销技巧和经验。
平台特点
萌店在原有的主打生鲜美食基础上,上线“品质生活馆”和“地道中国馆”两大特色频道,品类覆盖生鲜、零食、家居、美妆、电器、服装、厨卫、地方特产等生活消费品。
萌店平台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美食与生活消费领域品质商品,凭借“移动社交+聚合营销”的购物理念,以全新的拼团模式,通过用户主动分享,产生商品大量曝光,满足消费者收获商品的同时,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购买性价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V店
Ⅱ 哪些电商平台值得去做,去库存急急急
可以尝试一下二类电商呀。
二类电商以单品销售为主,广告方面的预算要求小于淘宝,而且入门门槛也相对较低。
做淘宝京东的人真的太多了,而且每天都有新的商家尝试入行。跟别人抢流量,抢广告位,有这些钱还不如去尝试竞争小一点的领域。
二类电商目前消费者市场4亿+,而且还尚且未饱和,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二类电商的平台主要有:
既然已经有了商品可以卖了,那直接在二类电商平台上架商品,信息流渠道投放广告就好了。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可以尝试一下。
对二类电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dataeye的相关课程,目前是全部免费的。
Ⅲ 社交电商哪个最厉害
当我们在期待谁是下一个巨头时,社交+电商模式却以颠覆者的身份崛起。
消费者通过社交突然创造了额外30%的网购需求,阿里京东等传统大佬怎么可能坐视不理!
相对传统电商,社交电商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人、货、场的变迁。
人,也就是消费者从年轻化到全龄化结构的扩张;
货品设计理念从围绕产品规模化提供到个性化设计不断提升;
场景从中心化电子商务平台到碎片化社交平台的演变,其变化主要是旧的巨头消亡,新的明星企业崛起。
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中任何企业都不能安于现状,随时有可能被创新的力量影响、冲击、改变,甚至颠覆。
而随着传统电商获客成本的提高,让社交电商——以社交为核心的高频、低成本模式重获市场的关注。京东、淘宝、唯品会等已经开始在社交电商领域排兵布阵,社交电商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多家传统电商平台的发力点,新的零售战争一触即发。
社交电商中的明星选手
社交电商平台虽然几乎都在微信生态下快速增长,但面对着不同的服务人群,背后的模式和机制决定了企业的不同走向。其中有的做精选,有的做拼团,有的依托网红,有的从垂直领域出发,也都做得有模有样,甚至诞生了一批改变电商格局的超级企业。
要说社交电商的当红炸子鸡,稳居C位的一定是拼多多。这家成立只有短短3年的企业,已经走完了阿里京东花了10年的路。2015年8月获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6年7月获1.1亿美元B轮融资,2017年1月获数亿元美元C轮融资,2018年3月获13.7亿美元D轮融资,同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18.7亿美元,市值约240亿美元。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个人净资产一度达到99亿美元,超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成为中国第16大富豪。
孵化于游戏公司内部的拼多多,其拼团模式更像是一款游戏,用户通过朋友之间发起拼团或者相互砍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拿到商品。谈起拼多多的发展途径,黄峥曾经说过:“我们的核心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将消费重点全放到了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的拼多多号称拥有3亿用户。
当拼多多靠「低价+拼团」征服“小镇青年”和“大妈大爷”时,谁也没想到它使出回头枪,剑指阿里京东的核心消费群。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在《欢乐喜剧人》、《快乐大本营》、《向往的生活》、《中餐厅2》、《极限挑战第四季》、《我是大侦探》、《奔跑吧第二季》等时下最热门的综艺节目投放广告,基本实现全覆盖。
当然,撒钱的成效也非常明显。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GMV为662亿元,而2017年全年GMV为1412亿元,一个季度基本达到去年半年的水平。拼多多已经成为让阿里京东颤栗的现象级企业。
不同于洗脑的拼多多,社群好物分享的电商平台“有好东西”像是一股清流。从生鲜切入一二线城市的家庭消费场景,瞄准家庭消费的掌权者——妈妈群体。
“寻味师-甄选师”双核模式是有好东西最大的特色,寻味师的定位像产品经理,负责后端选品和开发,每个寻味师只负责一个品类,保证专业性。这家公司有50名寻味师,但每个月只有60个商品上线,每个寻味师一个月才上线一个SKU的商品,整个平台也才400个SKU,却撑起了月销8000万的业绩。
甄选师在社群中担任群主的角色,但本身也是消费者。几乎每个社群都是熟人社群,甄选师在群内具有权威话语权,必然决定其强客服能力,这也是有好东西于陌生人社交电商的最大区别。前端甄选师通过社群分享和反馈推荐商品并收集需求,后端寻味师根据反馈调整迭代选品和上新逻辑。
就是这样一个“刁钻又简单”的模式,2015年4月获华创资本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1月,获A+轮2000 万美元融资,时隔半年后的7月获得B轮5000万美元融资。
而成立仅仅1年的“好衣库”成绩也很夸张,2017年12月,获天使轮5000万人民币融资,2018年6月,完成A轮1亿人民币融资,2018年7月,完成B轮数亿人民币融资。好衣库的初衷是做微商和微商商品的升级,初步的战略是从服装、家居日用和母婴产品入手,发挥组货、供应链管控的优势,逐渐建立渠道对于品牌的议价权。目前和好衣库达成合作的品牌已经超过300家,月交易额达3000万。
除此之外,主打品牌好物,主要涵盖家居、运动、餐厨、饰品、零食等品类的靠谱好物2017年7月,完成A轮1000万元融资;2018年3月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社交电商可见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服务于微店主群体的零售众包电商平台,以众包的模式为店主提供内容、物流、仓储、客服、培训、IT等服务的云集,2016年12月完成2.28亿人民币A轮融资;2018年4月,获1.2亿美元B轮融资。
以美食为主,专注服务于被巨头抛弃的中小商家,主打的是精致生活的概念,其用户群体集中在85到95的一二线城市女性的环球捕手2016年3月,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6年10月,获1亿人民币A+轮融资;2018年2月,估值接近20亿元。
一边野蛮生长,一边摸索试错
当然,社交电商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一些社交电商曾陷入的传销质疑,还是产品山寨问题,都警示着新经济领域并不完善的游戏规则。
上市之后的拼多多立马陷入假货旋涡,并愈演愈烈,以至其股价不断下跌,至今没有走出泥沼。有好东西的甄选师可以自己做销售,有8%的分成,也可以推荐下一级甄选师获得奖励,因此有了拉下线疑云。
但其也就是得到推荐奖励而已,下一级带来的销售上一级不享有分成,这又跟云集、环球捕手和微商完全不同。可以这样说,有好东西顶多只是一级分销,云集与环球捕手却都是多级分销,一不小心就会被拿捏不好尺度的人误以为是传销。
自2015年至今,国内政策已经四次重申,对社交电商行业做出了必要的规范。然而,如今市面上一些社交电商平台屡屡因商品品质不达标而被用户申斥,发展最好的拼多多首当其冲。有些则只是借助微信流量去开展普通的电商业务而已,并非实际意义上、真正的“社交电商”。
社交电商行业繁荣的背后,还有很多漏洞急需补上。现在的此消彼长并没有成为定局,未来格局上的诸多变数,还有待观察。
Ⅳ 萌店加盟之后怎么退了自己开店
你的意思是之前是代销吗,如果是的话你可以下架商品,然后选自营,自己上传商品就可以了
Ⅳ 开微店还要收费吗
不需要的
手机端微店只要下载微店APP注册就可以了。注册的时候要求输入手机号码,输入手机号码注册,注册过程很快,马上就登陆进去了。
进入主界面后打开我的微店,进入我的微店,微店的名字自己要像个比较好的,容易让人记住。刚开的微店是没有货物的,要自己添加。
点击添加货物,可以加入货物图片,货物详情等描述。还可以设置商品价格,库存等,设置完成后货物就上架了。
如果你没有货物来源,可以在主页面第二页卖家市场里找到批发市场。或者你可以用转发分成来推广盈利。甚至没事逛逛附近的微店。在促销管理中是微店商品的促销活动管理,我要推广就是把自己店里的商品推广出去。
如果你是淘宝店主,甚至可以进行店铺搬家。
END
电脑网页微店
可以直接网络微店,很容易找到微店网,进入后QQ可以5秒注册,和手机端差不多,注册很快。
注册完成后给自己点娶个名字就可以了,商品都有货源,你只需要负责推广获取用尽就可以了,这一点和手机端有点不同。商品包含广泛,
店铺开通后就有了商品,不用自己添加。可以进入后台查看自己的销售情况。
总之这个电脑上的和手机上的都是开店的一种方式,开店过程很简单,至于经营,就看个人能力了。
Ⅵ 为什么说微盟萌店就是一款传销APP
其实,如果仔细研究这款产品,萌店就是一款拥有金字塔结构的传销app。
什么是传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传销条例
》第七条的规定: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05年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中的内容。其中第七条第三款就是微盟萌店涉嫌触犯的条款。
微盟萌店在自己的生态体系中,有三方构成。一方为商家,他们根据拥有的授权不同,可以在微盟萌店的平台上,设置自己的店铺(旗舰店、专卖店、专营店),并支付萌店包括保证金在内的一系列费用,一方为服务商,这部分构成非常杂,其实就是帮微盟萌店BD商家的经营实体。他们根据拉拢商家上萌店开店,获得提成和未来的销售分成。而第三方则是分销网友,在萌店的平台上被成为萌主。它们的业务有两个,一个是负责帮助商家代销商品,另一个发展自己的下线,美其名曰“合伙人”,一旦商家的商品被成功卖出,萌主及其合伙人都能获得收益。
这个模式坏就坏在它的这个所谓的“合伙人制度”上。萌店是这么规定的:商家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佣金比例,萌店平台会把这个佣金比例拆成三份,60%,20%,20%。萌主的二级合伙人卖出商品后,萌主和它的二级合伙人都能获得收益。
如何仔细研读这则法条,你就能清晰地看到微盟萌店是否涉嫌触犯相关法律了。而且微盟萌店现在算是收敛多了,此前七夕期间,甚至为了冲量,不惜平台直接给萌主和萌主的合伙人现金奖励。只要萌主拉新的萌主加入,成为合伙人,平台各奖励十元钱,这直接触犯了《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
当然,微盟萌店肯定还是请教了相关法律人士的,它试图钻一个空子,那就是“非法牟利”这句话。但是这显然是失算了,关于牟取非法利益这一句话,在法律业界一直有争议,但是绝大多数地方执法部门通常会理解为如果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直销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直销牌照,从事直销行为,并获利的都可以列入牟取非法利益的范畴。而且,萌店确实从交易额中抽取了1.5%~4%不等的收益,这是它自己平台的规定萌店-供货商系统。也就是说,任何一家竞品去举报,公安都有可能上门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