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前后合同法律效力的规定
① 合同效力有哪些规定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2、需要办理批准手续的,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② 民法典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是合同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或其他情形。合同有效是指具备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情形;合同无效是指存在法定无效事由,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情形;合同可撤销是指属于法定可撤销情形的合同。法律其他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③ 对同一事由先后签订两份合同,哪份效力更强
原则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况下,都是要根据协议内容确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约定为准。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的话,往往后一份合同认为是前一份合同的补充协议,此时只要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话,则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为准。
法律分析
合同效力的具体表现:合同对当事人的一般拘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效力体现为双主事人订立合同的效果意思产生的法律效力,每一个合同的效力都是特定的,各个合同之间的效力都是不相同的。合同成立的条件,一般认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订约主体应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二、具备法律规定的要约与承诺这两个阶段或过程;三、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有些情形还需要某种形式作为载体来进行表现)。此外,对于实践性合同来说还应把实际交付物作为成立要件。如果具备以上条件,合同就能成立。至于成立的合同是否有效,主要得看其是否“依法”成立。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都应有效。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照本条规定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九条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④ 前后合同的效力
前后合同的效力认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2、一般后成立的合同视为对前合同的补充,当两份合同内容发生冲突时,以后订立的合同为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⑤ 如何确认先后两份合同的效力
法律分析:1、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的话,往往我们将后一份合同认为是前一份合同的补充协议,此时,只要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话,则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为准。
2、原则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况下,我们都是要根据协议内容确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约定为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⑥ 前后合同的效力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的话,往往将后一份合同认为是前一份合同的补充协议,此时,只要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话,则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为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⑦ 前后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先后签订的合同效力如下:1、后一份合同如果是前一份合同内容的补充,只要合同中相关内容不冲突,那么两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冲突的,则以后一份合同为准;2、后一份合同对前一份合同的相关内容作了重大变更的,以后一份合同内容为准,前一份合同部分无效或者全部无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⑧ 一个工程项目签了两个同样的合同,日期是一前一后,问那个合同最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是合同双方主体分别是不对的对象,两个合同都有效。如果合同双方主体没有变,以后果合同为有效合同。
⑨ 大家好!请问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的时间前后在法律上先后关系上哪个有效哪个无效谢了!!!
买卖不破租赁这是基本原则 ,意义在于保护承租人的权利,当然如果先签署买卖合同了在继续承租,属于无权处分,后来的租赁合同当属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