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

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18 07:37:11

法律责任是否是法律义务,为什麽

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其不同的本质。法律要求当事人应为的行为,称为义务。义务与权利是相对应的。义务的履行即为权利的实现。义务的违反即发生责任。可见,法律责任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要先有义务,然后才谈得上责任。无义务,即无责任。虽有义务存在,如果义务人能正确履行义务,也不发生责任。只在义务人违反义务时,才发生责任。换言之,法律责任为违反法律义务的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现有些《民法概论》中将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归结为:义务是应为的行为,责任是必为的行为。此说未能划清二者界线

Ⅱ 义务和责任的区别

法律分析:责任与义务的区别包括以下几点:1、义务是应为的行为,责任是必为的行为。2、 法律要求当事人应为的行为,称为义务。3、义务与权利是相对应的。义务的履行即为权利的实现。义务的违反即发生责任。4、法律责任为违反法律义务的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限制和约束;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执行、不配合实施反制措施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二十四条 产生厨余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厨余垃圾源头减量义务。

Ⅲ 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与义务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法律责任规范着内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容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
其次,在权利受到妨害,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
再次,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总之,法律责任是国家强制责任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救济受到侵害或损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的手段,是保障权利与义务实现的手段。
http://www.law-lib.com/law/

Ⅳ 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与义务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专主体行使权利的界属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
其次,在权利受到妨害,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
再次,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总之,法律责任是国家强制责任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救济受到侵害或损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的手段,是保障权利与义务实现的手段。

Ⅳ 法律义务可分为哪两类

法律义务可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积极行为即是指作为,应当为某事,是以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又称作为,是指以积极、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消极行为是指不作为,即主体以沉默,放弃作为,主体不施加于客体干扰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又称不作为,是指以消极、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5)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1.积极义务又称作为义务,是指以义务人须为一定行为(作为)为内容的义务。如交付财物的义务。
积极义务是由命令性规则所规定的,人们必须或者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如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公司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等等,就属于规定积极义务的情况。
2.消极义务又叫不作为义务,是禁止性规则所规定的,禁止人们作出一定的行为。
3.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范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得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
4. 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违反法律义务导致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5. 民法典律关系指由民法典律规范调整的当事人在民事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民法典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
1、主体:参加合同关系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法律关系中,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之争总是围绕着一定的对象所展开的,没有一定的对象,也就没有权利义务之分,当然也就不会存在法律关系了。民法典律关系客体包括行为,物,财产,智力成果。民法典律关系的内容,即是合同主要条款所规范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依据《民法典》。

Ⅵ 责任与义务的区别

区别如下:

义务:

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版责任。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应该这样行为或不权这样行为的限制和约束;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责任:

分内应做的事。

法律责任必是与不利后果相关的,需要由国家机关来追究。

拓展资料:

义务是“权利”的对称。

①又称“社会责任”、“直接社会义务”。

社会普遍认为的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关系参加者享受直接社会权利,其他人应作出的一定作为或不作为,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人们曰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直接作用的结果,一般为习惯、道德等社会规范所确认。

这种意义上的义务是法律义务的直接基础和社会内容。

②“法律权利”的对称。又称“法律义务”。

法律规定权利主体应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责任,是保证法律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是国家对一定的直接社会责任的确认,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都应履行法律义务,但并非所有法律主体都必然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义务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关,只有违反法律义务者才承担不利后果;

Ⅶ 违法主体、法律义务主体、法律责任主体分别是谁。

第一、违法主体是杨某等三人,因其侵犯了范某对自家竹笋的所有权,所以是侵权的违法行内为;
第二、法容律义务主体是除范某以外的所有人,因为范某对自家的竹笋享有绝对权,其义务主体为范某以外的所有人;
第三、法律责任主体是杨某等三人的监护人,本案中为:杨父、陆父、王父。因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即由被监护人侵权造成的损害应当由监护人承担。

Ⅷ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点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这里的平等讲的就是权利和义务平等。其次,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再次,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互利共赢。
法律分析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法律权利是各种权利中十分重要的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另一种是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义务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权利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人可以请求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Ⅸ 什么叫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也称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的责任,这在法律上称为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热点内容
合同法的发展 发布:2025-02-13 02:27:32 浏览:367
郑幸福律师 发布:2025-02-13 01:59:09 浏览:844
哈市乡村台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13 01:30:42 浏览:409
新劳动法试用期工资 发布:2025-02-13 00:53:20 浏览:703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
动画片刑法 发布:2025-02-13 00:35:00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146条6 发布:2025-02-12 23:28:42 浏览:865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