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暴力催收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暴力催收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18 11:01:11

① 暴力催债构成什么罪

暴力催债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
催收是逾期不良资产回收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债权方自己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欠款收回业务。
催收非法债务罪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
1、非法债务与非法催收行为的认定。催收非法债务罪保护的法益为正常的财产交易秩序,故应以债务及催收行为是否破坏这一交易秩序作为评价标准,高利贷产生的债务应该视放贷利率高低而决定,当利率低于民法中规定的标准时,因其未突破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属于正常的财产交易,不能评价为非法债务;
2、暴力、软暴力行为的认定。由于本罪保护的法益属于公共秩序的维度,对于暴力行为的认定,其程度应当是尚不足以达到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效果,被害人依然有作出是否给付钱财的意思自由。催收人暴力程度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则应评价为财产罪的暴力手段。对于软暴力的认定,当催收人实施滋扰、跟踪等行为时,也应达到足以扰乱公共秩序的程度。
催收非法债务罪立法意义是通过刑法条文对暴力催收行为的明确界定,为被催收人寻求救济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精准打击催收非法债务类型的犯罪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填补了立法的空白,扫清了在司法实务上处理相关问题的障碍,将使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的野蛮生长态势能够在源头上得到遏制,有利于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② 暴力催收骚扰家人有什么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暴力催收骚扰家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来保护。如果对方一直暴力催收骚扰当事人的家人,当事人是可以选择报警的。但是如果对方只是打电话催收,本人也可以考虑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会比报警更合适一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③ 暴力催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吗

有一些人在网上借钱或者是在线下一些不正规的地方借钱,如果没有能力偿还导致逾期的情况。那么,这些所谓的平台,就会找一些催收人员,那么催收人员不只是每天会打电话进行骚扰。因为在这款的时候,个人信息是填写的十分的详细,所以说这些催收人员也知道借款人的住址。那么最终就会造成暴力催债的现象发生,暴力催债给借款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害。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最终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偿还,就不要随意去借款。有的人在借款之后就当老赖,那么这种事情肯定是让催债人十分的生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自己做的事情总是要还的,不是说当老赖就可以把借的钱不偿还。建议大家最好是老实本分的去生活,不要超前消费,不要羡慕别人。

④ 暴力催收的法律规定是什么遇到暴力催收怎么处理


哪些行为属于暴力催收?


1. 网上骚扰。催收人员不分昼夜对借款人进行网络骚扰,如打电话、发短信言语侮辱等,甚至故意选择在早晨、半夜凌晨选择电话骚扰,严重影响生活作息。


2. 爆通讯录。在借款时都会要求提供通讯录联系人及其一些基本的信息,借款人逾期后催收人员就会根据联系方式或者地址等联系骚扰借款人朋友、同事、家人等。甚至会采用P图、群发短信、电话等方式发不良信息到借款人的工作单位、所住小区等,这个行为已经侵犯了个人隐私。


3. 上门催债。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上门催债,但有时金额过于大时依旧会有上门催收行为,上门催收人员可能不仅会对借款人言语辱骂、威胁,甚至会动手砸东西等,这时用户可以保留证据,抵制暴力催收方式。


遇到暴力催收怎么办?


1. 可以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求助:借款人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该协会,点击联系我们,然后再点我要举报。


2. 可以通过银监局求助:借款人可以拨打当地银监局进行电话投诉,在网上可以查询电话号码。


3. 可以通过聚投诉求助:借款人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关注聚投诉,随后可以对侵犯了自己权益的网贷平台进行投诉。

4. 可以通过工商部门求助:借款人可以在全国12315互联网官方网站进行投诉,也可以选择在微信公众号上关注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诉。

⑤ 暴力催债会构成什么罪

暴力催债可能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2、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3、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催收非法债务罪保护的法益为正常的财产交易秩序,故应以债务及催收行为是否破坏这一交易秩序作为评价标准。高利贷产生的债务应该视放贷利率高低而决定,当利率低于民法中规定的标准时,因其未突破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属于正常的财产交易,不能评价为非法债务。对于诉讼时效届满、双方打赌形成的债务则应排除在规定的非法债务之外,上述两种情形下的债务属于正常财产交易秩序下的灰色监管地带,法律既不明确反对也不鼓励,故应保持谦抑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第二百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⑥ 暴力催收的法律规定

暴力催收的法律规定如下:
1、在催收过程中故意挑起事端,与借款人发生口角,再纠集人员与对方大打出手,涉嫌聚众斗殴罪;
2、到借款人父母家中、单位里闹事,扰乱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涉嫌寻衅滋事罪;
3、巧立名目以支付调查费、差旅费等索要钱财,涉嫌敲诈勒索罪;
4、在催收过程中如果对借款人故意报复、伤害,那么涉嫌故意伤害罪;
5、为了让借款人尽快还钱,采用限制借款人人身自由的方法,涉嫌非法拘禁罪;
6、不断的采用电话轰炸、言语侮辱、爆通讯录的手段骚扰借款人及其身边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法律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第六十六条 发卡银行应当建立信用卡欠款催收管理制度,规范信用卡催收策略、权限、流程和方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发卡银行不得对催收人员采用单一以欠款回收金额提成的考核方式。第六十九条 信用卡催收函件应当对持卡人充分披露以下基本信息:持卡人姓名和欠款余额,催收事由和相关法规,持卡人相关权利和义务,查询账户状态、还款、提出异议和提供相关证据的途径,发卡银行联系方式,相关业务公章,监管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发卡银行收到持卡人对信用卡催收提出的异议,应当及时对相关信用卡账户进行备注,并开展核实处理工作。第六十八条 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⑦ 网贷暴力催收骚扰家人违法吗

法律分析:如果网贷平台在催收过程中暴力催收,骚扰贷款者家人,这属于违规行为。而贷款人可以以个人名义或者代表单位,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举报该网贷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如实举报,捍卫属于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希望借款人遇到这种违规违法情况,及时拿起法律切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其次,如果情节严重,还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要求当事人对自己个人或家人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网贷公司在使用暴力催收过程中未能遵守法律法规导致借款人造成损失的,由网贷平台或催收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借款人也应当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⑧ 暴力催收犯什么法

构成寻衅滋事罪,如果造成轻伤以上的还会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⑨ 暴力催收会有什么惩罚

法律分析:看具体情节。犯罪嫌疑人暴力催收致受害人轻伤以上损害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热点内容
合同法的发展 发布:2025-02-13 02:27:32 浏览:367
郑幸福律师 发布:2025-02-13 01:59:09 浏览:844
哈市乡村台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13 01:30:42 浏览:409
新劳动法试用期工资 发布:2025-02-13 00:53:20 浏览:703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
动画片刑法 发布:2025-02-13 00:35:00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146条6 发布:2025-02-12 23:28:42 浏览:865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