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假公证书负什么法律责任

假公证书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18 20:07:26

『壹』 公证书造假算不算犯法

公证书造假是算犯法的,现在公证处已经不属于国家机关了,公证内书造假按照伪造公容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来定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假公证书负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申请办理委托书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护照等),法人的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2、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委托书文本;(即授权事项,此项内容最好跟工作人员沟通,尽量细化授权事项,避免只写全权代理)

4、申请公证的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须提交有关财产权利证明(如股票、银行存折等);

5、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参考资料: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贰』 伪造公证书属于什么罪

1、<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伪造公证书已构成伪造公文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叁』 伪造或变造公证书负什么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专,依法属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

(二)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公证机构印章的。

『肆』 假公证书会判刑吗

做假的公证书要判刑,构成犯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伍』 公证处的公证书造假怎么办

“公证处的公证书造假”行为明显违法,一旦发现,将会受到行政处罚。
《行政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明确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你需要做的是——撕毁造假的“公证处的公证书”。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陆』 提供虚假材料办理了公证书公证处有何责任

则不是公证处的责任,虚假材料公证是无效的,公证处可以撤销该公证

『柒』 公证书不真实,有什么后果

伪造公证文件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除无效,所有以此为根据的改变都回到原来状态,而且要承担法律责任。
千万不能做这样的事。

『捌』 伪造公证书被查出来受什么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仅仅是伪造公证书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则涉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如果伪造公证书并以此为工具触犯其他刑法规定的,则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8)假公证书负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公证书具有的法律效力

证据效力。公证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证明在民事诉讼中原则上无须审查则应被采证。

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具体说,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大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根据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处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持该债权文书公证书为执行依据,不经过审判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也可大大减轻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刑法

『玖』 公证提供假材料后果

(一)行为人在申请办理公证过程中,故意向公证机构提供伪造、变造、买卖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行为人在申请办理公证过程中,故意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三)行为人在申请办理公证过程中,有故意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四)行为人在申请办理公证过程中,有故意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公证法》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二)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公证机构印章的。

热点内容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
动画片刑法 发布:2025-02-13 00:35:00 浏览:552
民事诉讼法146条6 发布:2025-02-12 23:28:42 浏览:865
巴州司法所 发布:2025-02-12 23:00:17 浏览:158
道德经库恩 发布:2025-02-12 22:45:04 浏览:344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
法律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发布:2025-02-12 19:04:52 浏览:481
合同法中约定优先原则 发布:2025-02-12 18:55:24 浏览:690
合同法履行完毕 发布:2025-02-12 18:38:59 浏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