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网上购买盗版影碟的法律责任

网上购买盗版影碟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19 05:52:13

A. 贩卖盗版光碟怎么处罚

贩卖盗版光碟会判刑,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B. 购买盗版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买盗版的危害,简单地说,就是帮助销赃。

严重盗版行为是犯罪。刑法学上讲,犯罪行为所获得、产生的物
品,就是赃物。因此,所有盗版书刊音像光盘等等都是赃物。别小看
了你掏钱购买盗版的行为,你可能构成销赃罪!这可不是给你扣帽子,
刑法第312条明确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
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法律之所以要处罚销赃,就是因为它帮助和鼓励了犯罪。若无人
购买赃物,犯罪分子获得犯罪预期利益的途径就更加艰难,其行为就
会被外在条件所阻滞,犯罪就会减少。购买赃物者多,犯罪分子就会
受到鼓励、帮助、奖赏,因而犯罪就会增多。

购买盗版行为所鼓励的犯罪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犯罪,因为现代经
济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经济,现代文明秩序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重
心的秩序。一旦这种秩序被完全破坏,一旦人类用智慧去创造的热情
和积极性被践踏或保护不当,国家和社会就没有了活力,人类进步就
没有了活力。

对个人或机构软件使用者
购买或使用非法软件将不会得到软件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支援、文档、保证书和软件的升级
感染计算机软件病毒——损害硬盘和破坏资料和数据
侵犯著作权,负法律责任
高的盗版率使合法的软件产品减少,消费者缺乏可供选择的余地

对经销商:
营业额下降
减少就业机会和利润

对软件产业:
减少盈利
阻碍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降低在当地提供售后服务的普及率
减少产品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阻碍软件质量的提高

对经济/国家:
减少税收
影响外国投资——减少就业机会和收入
影响形象
阻碍当地软件行业发展和增强实力

C. 盗版光碟怎么处罚

贩卖盗版光碟这样处罚:侵权行为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无害化销毁处理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无害化销毁处理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D. 请问卖盗版光碟被抓是否要判刑如是应判多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按“非法经营罪”处理,只要个人销售盗版光碟的金额达5万元,或查获盗版光碟500张以上,就能定罪量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处15年有期徒刑。按照“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理,只有非法所得达10万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最高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两相比较,按“非法经营罪”处理更有利于打击盗版,也只有加大对盗版光碟销售的刑事打击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更有效地规范音像销售市场。

E. 盗版光碟属于侵犯著作权吗

制作并销售盗版光碟侵犯的是著作权。法律规定,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三)项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F. 高分悬赏!!辩论赛题目:购买盗版碟应该负法律责任(正方辩题)

首先这个问题牵涉知识产权问题,盗版光碟在这个比赛中代表的是知版识产权。说白权了禁止盗版的原因是因为盗版侵害了作者的利益,作者的利益被侵害了就会打击作者发表作品的积极性,而作者的作品就是知识,一旦一个社会知识的创造受到侵害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盗版是很一定要禁止的。

这个辩题显然使问题有点极端话,因为现在的社会现状是盗版泛滥,于是如果正方提出买盗版就要负法律责任是很不得民心的。在场的评委观众应该或多或少的都买裹盗版。

于是正方的立论我建议偷换一下概念,1.购买盗版应该付法律责任但在现阶段不宜实施,但不宜实施并不代表不该(就类似未成年人杀人应该判死刑但是不能判一样,要明白正方讲的是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 2.在盗版问题不是如此猖獗的时候再买一定要负法律责任

对方问“请问你们敢说没有买过盗版碟吗” 你老实回答 “买过” 并补上一句“那时买是因为不知道盗版的危害,之后没买过" 如果对方接着问 ”既然你买过是不是应该负法律责任"的时候 你再绕回你方辩题讲“是的,但是不是现在,如果将来盗版不那么猖獗了,我还买,那么我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个辩题对正方确实有点难 感觉像 拿着真理却又没法用

G. 购买盗版光盘受“消法”保护吗

在司考复习中,有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某消费者为图便宜,购买了一些明知是盗版的光盘,结果根本无法播放。对此,有人认为,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为合法,但买盗版者明知是盗版而买之,应认为其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损失根据双方过错大小分担;有人认为,消法肯定不保护盗版,该买卖盗版光盘的合同无效,购买者应将光盘返还,销售者应将价款返还。上述说法究竟哪一种正确呢?上述说法都不正确。具体分析如下。(1)买卖盗版光盘的行为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故为无效的,自然不能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的规定而得到保护,更谈不上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相关法律依据如下:①《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②《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上述解释又带来这样一种疑问:“法律行为既然无效,便应恢复原状。而所谓原状,即买卖盗版光盘之前的原状,也就是购买者将光盘返还,销售者将价款返还。你认为应该恢复原状吗?如果应该,那我要是购买者,我就主张恢复原状。我拿到这个钱之后再寻一个好卖家再买,反正我是要买一张盗版盘的,我之所以要求‘恢复原状’只是因为这张盗版盘用不了。”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是,买卖盗版光盘不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且属双方恶意串通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合同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故本问中买卖盗版光盘的合同归于无效,当事人是不能请求恢复原状的,对双方取得的财产应予追缴。相关法律依据如下:①《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②《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3)应当注意:认为“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返还,是指有过错的当事人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的观点是错误的。①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所谓无效,是指行为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受法律承认,其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权利义务的内容,不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但并不等于没有法律后果。所谓法律后果,是指无效合同或可撤销合同的当事人,基于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事实(事件),依法应承担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和其他制裁。②返还财产,是指合同自成立至被确认无效期间,当事人可能已根据该合同取得了对方的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取得财产的法律根据已丧失,原物仍存在的,交付财产的一方可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请求受领财产的一方返还财产。原物不存在的,交付财产的一方可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只有一方交付财产的,作单方返还;双方皆交付了财产的,作双方返还。返还财产不是一种经济制裁,不具有惩罚性,属于民事责任中的恢复原状,适用于一般无效合同,故不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论当事人有无缔约过错,依据无效合同取得、占有的财产,因没有合法根据,都应返还给对方。只有在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时,才出现例外情况,此时应追缴双方已取得的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分别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追缴财产和返还财产,虽然都是无效合同财产后果的处理方式,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追缴财产是一种惩罚手段,只适用于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无效合同。应当追缴的财产,无论谁占有,都应当依法追缴。

H. 买盗版光盘(就是普通的电影光盘)犯不犯法

买盗版光盘是不犯法的,国家只规定卖盗版光盘犯法。
根据《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十三、关于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问题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美术、摄影、录像作品、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传播他人作品的数量合计在五百件(部)以上的;

(三)传播他人作品的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万次以上的;

(四)以会员制方式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到一千人以上的;

(五)数额或者数量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

(六)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或者数量达到前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I. 盗版光碟的相关法律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按“非法经营罪”处理,只要个人销售盗版光碟的金额达5万元,或查获盗版光碟500张以上,就能定罪量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处15年有期徒刑。按照“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理,只有非法所得达10万元以上,才能构成犯罪,最高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两相比较,按“非法经营罪”处理更有利于打击盗版,也只有加大对盗版光碟销售的刑事打击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更有效地规范音像销售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其中第四项就是“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盗版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八十二 发布:2025-02-12 22:07:11 浏览:890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
法律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发布:2025-02-12 19:04:52 浏览:481
合同法中约定优先原则 发布:2025-02-12 18:55:24 浏览:690
合同法履行完毕 发布:2025-02-12 18:38:59 浏览:231
1993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8:13:01 浏览:645
八年级上册政治法律知识点人教版 发布:2025-02-12 17:47:00 浏览:314
人大刑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17:39:28 浏览:635
法院是法律吗 发布:2025-02-12 17:16:04 浏览:658
关于收养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2 16:57:34 浏览: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