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欠员工工资不给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欠员工工资不给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20 00:32:56

① 无故拖欠职工工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无故拖欠职工工资的法律后果是会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在限期内支付;如果逾期不付工资的,会被责令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以及劳动者可能会采取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② 拖欠工人工资被起诉有什么后果

支付工资,履行劳动合同约定,行政处罚或追加支付责任(处罚性支付);对于适应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法律分析
不给员工发工资属于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企业未及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的,包括没有及时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加班工资和其他劳动报酬,需要员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该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会及时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公司,将会作出行政处理或给予行政处罚。劳动部门会根据事实,责令这个单位,及时发放工资,一般会制定一个期限,逾期依然不发的,将给予严厉处罚,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拒不执行的,就会提交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公司是怕被员工向劳动部门投诉的,后果可能包括对企业的诚信度产生不利的影响,一般都会产生法律成本或不利法律后果,会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消及影响。员工告到劳动局或劳动监察机关,企业负责人不仅要承担支付工资的义务,还会有不利的法律后果或相应的法律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四十一、 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③ 拖欠员工工资会判刑吗

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需要承担的责任是清偿和支付赔偿金,一般不会被判刑。但对已经生效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拒不履行构成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④ 老板欠工人工资不给触犯了哪些法律

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如果老板拖欠工资,你可以立即终止合同(不去上班),然后到劳动局投诉。

⑤ 单位须知:拖欠工资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般情况中,公司拖欠工资属于劳动纠纷,员工要采取劳动争议处理办法拿到工资。不过,公司拖欠工资违反合同约定,并且违反劳动法律规定,严重的还可能违反刑事法律,所以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实践中,公司拖欠工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要承担以下的法律责任:
一、接受行政处罚
1、接受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
劳动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即会责令公司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员工加付赔偿金。
2、接受人社部门的处罚
具体地,根据以下情形接受相应的处理:
(1)该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会及时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公司,将会作出行政处理或给予行政处罚。
(2)对无故拖欠数额大、时间长、性质恶劣的公司,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省社会信用体系向社会公布,并记入相关“黑名单”。
3、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罚
对拖欠、未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以及逾期拒不支付的建筑施工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依法停止其投标资格、清出建筑市场等,并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二、接受刑事处罚
公司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员工工资,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员工工资,数额较大,经有关机关监督后仍不肯支付工资的,即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构成该罪的,具体要接受以下处罚:
1、将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造成严重后果的,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公司老板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会根据具体情况接受以上的处罚。
最后,其实有些公司以为拖欠工资只涉及劳动纠纷,一般不会被要求承担法律责任,所以便更有恃无恐。其实,只要员工去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公司确有拖欠薪资的行为,并且情况较为严重的,那么将逃不过法律的处罚。不过,若是有其他特殊情况,比如公司拖欠工资确有理由的,可以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介入。

⑥ 拖欠员工工资多少天就算违法会如何处理

在工作中员工最害怕的就是公司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在法律上也是名为规定属于违法的行为。拖欠工资比较严重的就是触犯了法律,会被判刑。所以作为员工一旦被公司拖欠工资的话,要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个人的权益。老板拖欠公司多久才属于违法,该负什么样的责任,都要了解清楚。这样才可以找到证据维护自己,上法院起诉或者是上劳动局投诉,公司就会担法律责任。

维护权益

特别是受疫情的影响,有很多公司经济都是不景气的,很多用人单位经营不善之后,就会发生拖欠工人的工资。作为员工来说面对公司有这种行为也是很不幸的,一定要积极的和公司协商要求尽快支付工资。和公司领导人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用人单位一直耍老赖的话,就应该向劳动监督局维护权益。

⑦ 拖欠员工工资会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拖欠工资的是不会被判刑的。这属于劳动纠纷,最多也就是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和赔偿责任。但要是有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那么就会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过激和暴力行为,如爬楼、堵路等,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四十一、 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热点内容
重庆京师律师 发布:2025-02-12 19:52:51 浏览:808
法律责任包括下列哪些 发布:2025-02-12 19:04:52 浏览:481
合同法中约定优先原则 发布:2025-02-12 18:55:24 浏览:690
合同法履行完毕 发布:2025-02-12 18:38:59 浏览:231
1993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8:13:01 浏览:645
八年级上册政治法律知识点人教版 发布:2025-02-12 17:47:00 浏览:314
人大刑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17:39:28 浏览:635
法院是法律吗 发布:2025-02-12 17:16:04 浏览:658
关于收养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2 16:57:34 浏览:684
当法官有生命危险 发布:2025-02-12 16:18:10 浏览: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