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员工私自删除公司文件需负法律责任

员工私自删除公司文件需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20 05:33:03

1. 删除公司资料犯法吗我们单位没和我签劳动合同 我把公司部分文件备份在u盘上并把电脑上的都删了

删除公司资料属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行为,如果因此构成经济损失或重大经济损失就属于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可能需要承担违法责任或刑事责任,公司可以依照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删除公司资料的理由。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要求单位给出劳动补偿金。

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 法律对于非法删除公司文件的处罚方式

首先,要看删除员工本身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是什么,公司的用工手册中对于员工的保管义务是如何划分和规定的

如果员工本身岗位没有保管义务,但又对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可以部分追究员工的责任(但企业本身也会被要求负担一部分自身的责任)

3. 离职员工故意删除办公电脑重要数据如何处理

为泄私愤,以删除、修改计算机数据的方式破坏生产经营,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

案例分析:因对原公司高层领导不满,林某离职后登录原公司邮箱服务器,恶意修改高管邮箱密码并删除邮件、邮箱,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15万余元。近日,林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通州检察院批准逮捕。

(3)员工私自删除公司文件需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工作交接是为保持用人单位相关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不至于在更换劳动者后出现有关工作前后衔接不上的情况,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交接主要包括公司财产物品的返还、资料的交接等。

然而,员工离职时,应该交接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对此也没有明确的约定,特别是在电脑办公成为一种普遍工作方式的当下,对于电脑中存在的电子数据应否成为交接的内容,更是鲜有规定。实践中,对是否已经完成工作交接手续,劳企双方往往各执一词,纠纷的发生难以避免。

4. 如果员工故意删除公司文件可以报警吗

如果是故意删除公司电脑里的文件是刑事犯罪可以报警让警察抓他

5. 离职时,删除公司文件违法吗

离职时删除公司资料,是违法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还可能会被判刑

【案情分析】

小丽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设计顾问,工作一三个月后因课程设计的问题和上级主管发生争执,当日下午就离职,走的时候产生了报复心理,删除了公司所有的网络课程和相关教育大纲资料,造成公司无法正常运营

公司遭到客户投诉无法上网课,调查发现网络课件被小丽删除,公司花费了20万元来修复所有数据和重新制作课程。人民检察院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对小丽提起公诉

【处理结果】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小丽触犯了破坏生产经营罪并判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公司还诉至法院要求小丽进行民事赔偿或者承担相关行政责任。

6. 职员未经许可销毁公司重要文件能用什么法律条文追究吗没啥钱钱只有这点

当然可以!

只要造成了损失,都是要求该员工承担!

7.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现在离职了,把自己建的文档删除了需要付法律卸任吗

这个文文档如果是公司涉及到有些东西的话,你这样做是违规的,有责任,专如果说是只是你属私人的东西,跟工作上一点关系没有的,那你这个就没有什么多大关系,所以说要查看清楚你里面的那些资料跟公司有没有任何瓜葛?如果有任何瓜葛的话,那这个是属于公司的私人财产,跟你应该没什么关系,就不能删除,不然的话,你就要负法律责任

8. 员工离恶意删除公司重要文件违反哪一条律!

通常员工怎么会有公司重要文件,就像有老板老早就备份好了。如果真的像你所说这样的话那肯定于故意破坏公司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负法律责任。

9. 「说案」员工离职时删除电脑文件,公司可以索要赔偿吗

员工离职时删除电脑文件,公司可以索要因此进行数据恢复所支出的费用,视严重程度,该员工有可能会被追加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以下是几个判例:

民事赔偿责任

案例一:财务主管不满离职删除公司文件造成7000元损失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1月1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因不满劳动合同到期离职,财务主管未及时归还公司电脑并私下删除机内相关文件,造成公司为数据恢复的经济损失而被告上法庭。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此作出一审判决,被告施先生应赔偿原告上海某半导体设备公司经济损失7006元;驳回公司方的其余诉讼请求。

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期间,施先生在上海某半导体设备公司担任财务主管。 2009年3月26日,该公司与施先生之间的劳动合同到期,双方终止了劳动关系并为施先生办理了退工手续,而施先生却带走原属于其使用的公司电脑,相关人员曾加以劝阻不成。同年4月10日,在公司董事的协调下,施先生将电脑归还,期间,施先生删除了电脑中部分文件。

原告上海某半导体设备公司认为为恢复数据资料,花费了人力、物力,至今尚未恢复,因此诉至法院,要求施先生赔偿因其抢走公司电脑并恶意删除公司资料造成的经济损失2.1万余元(包括恢复数据的费用、员工额外工资费用、停车费和汽油费)。

法院认为,施先生离职时未及时归还电脑并私下删除机内相关文件,有违公司规定,公司在施先生删除数据具体内容不明的情况下,进行数据恢复在情理之中,由此造成的合理损失6006元,理应予以赔偿。公司要求施先生赔偿停车费和汽油费所提供的凭证不足以证明自己主张的金额,故法院酌情确定停车费和汽油费共计1000元。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

行政责任

案例二:女员工辞职遭拒绝 恶意删除公司数据被拘留7日

【来源:北京晨报】

工作仅20多天的女排版员杨某提出辞职遭到拒绝后,将公司内部四台电脑中的大多数电子数据删除。昨日,记者从丰台警方获悉,杨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

11月3日21时,丰台公安分局六里桥派出所接到110报警称,位于六里桥附近的某印刷公司的四台电脑里的电子数据被人恶意删除。报案人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

原来,今年10月份,杨某来到该公司专门负责排版业务,在干了20多天后,由于公司的业务量非常大,经常加班,杨某有些难以承受,再加上杨某的住处离公司较远,来回不方便,所以杨某于11月3日下午向老板提出要离开公司,遭到拒绝。杨某一气之下将四台电脑的电子数据全部删除

刑事责任:

案例三:一职员辞职时为泄愤乱删电脑文件招来牢狱之灾

不少人在辞职的时候往往对原来属于自己使用的电脑进行清理,对自己设计的文件随便进行删改。黄某在离职前夕删改了自己使用的电脑中的一些文件,被企业告上了法庭。经过长达近半年的调查和多次开庭、激烈辩论,企业还请来佛山市公安局网络科进行鉴定。近日,南海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判决: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3年。


加薪承诺未兑现生离意


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黄某受聘佛山市南海区某印刷包装公司,负责印刷电脑设计及制作工作。

刚进企业的时候,有关负责人承诺:工作满一年之后每月提升其15%工资。但一年后企业并没有兑现其加薪的承诺。又过了一年,2002年8月,企业老板找黄某谈继续签约的事,黄某再次提出当初加薪的承诺,仍然遭到了拒绝,黄某与老板争吵起来。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黄某越想越来气:企业不兑现加薪,不如辞职,有技术哪里谋不到一份职业?


删公司电脑文件惹了祸


离去之心一生,看着那台用于设计工作的电脑,黄某越想越不甘心:这些我工作的成果不能都留给后来的人吧?得删改一些。其后两天,黄某就对电脑中的80多份制版文件进行“修改”,并将她认为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式”的单版文件的“啤线”(即模切丝,包括成品规格线和压痕线)删除了。

随后黄某离开了该企业。不久,该企业需要调出文件印刷包装盒,打开电脑发现颜色有些不对。再核对电脑,发现80多处有删改。模切线等文件被删改后,要恢复需要多次输出胶片并重新制作“啤版”。该企业认为黄某是故意删改生产文件,以发泄不满,于是向公安局报了案,公诉机关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向南海区人民法院起诉黄某。


破坏生产经营罪成立


黄某在法庭辩论时认为,她没有删除任何文件,只是删除了单版文件的“啤线”,而“啤线”是其本人的工作方式,删除有关制版文件中可以恢复的“啤线”是为防止继任者学会自己的专业技术,主观上不具有破坏生产经营的主观故意。

经南海一家价格事务所评估,修复黄某所删改的80份制版文件,需人民币42207元。公诉机关向法庭提供了原告企业的报案陈述、价格事务所评估明细表、佛山市公安局的鉴定书等证据。
法院认为,黄某为泄愤报复故意删改计算机信息,破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之规定,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法院提醒人们:删除企业文件要小心,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正在使用的文件千万不能删,否则,企业有可能将你告上法庭。

10. 在职员工盗取公司机密文件据为己有,并且私自删除公司工作电脑里的所有机密文件是否可以立案

如果是在职员工盗取公司机密文件据为己有,并且私自删除公司工作电脑里的所有机密文件,已经涉嫌犯罪。报案后,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人大刑法解释 发布:2025-02-12 17:39:28 浏览:635
法院是法律吗 发布:2025-02-12 17:16:04 浏览:658
关于收养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2 16:57:34 浏览:684
当法官有生命危险 发布:2025-02-12 16:18:10 浏览:714
考法官公务员经验谈 发布:2025-02-12 15:41:00 浏览:707
建筑设计方法学 发布:2025-02-12 15:28:06 浏览:800
安阳法院月薪 发布:2025-02-12 15:26:06 浏览:127
美国就香港立法 发布:2025-02-12 15:25:14 浏览:731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