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税收票证的相关法律责任

税收票证的相关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21 14:16:51

⑴ 浅析如何加强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自从个体工商户纳税起征点调增以及三方协议的全面推广,票证的开具量明显减少,但不代表票证管理工作就可以懈怠。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票证管理工作,保证税收票证管理系统正常运行,保证税收票款征缴及时入库,保证票款安全完整,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票证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对票证管理的思想认识。 税收票证管理业务独立、作用重大,应当进一步提高对税收票证管理工作的认识,由上而下建立一个良好的氛围,杜绝产生松懈思想,无论从思想意识上还是在设备配置上都给予大力支持。用票人员要提高认识,自觉执行票证管理规定,时刻把税收票证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严密票证管理,保证税款的安全入库。 二、加强票证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税收票证管理队伍建设。没有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税收票证管理人员,是难以真正做好税收票征管理工作,更谈不上提高工作水平,票证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填开质量有高有低,税收票证管理人员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和业务状况,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扎扎实实抓好培训。在组织统一培训辅导的基础上,采取以优帮劣,以先进带动后进的帮扶措施,促使票证质量的共同提高,对代征单位人员不仅要从领用、登记、保管、填开、检查、结报、缴销等各环节把好关口,定量供应票证,强化监督检查,做到手续合法,责任明确,而且要加大业务辅导力度,提高票证填开质量,减少作废和差错率,节约税收成本。 三、强化措施,严防票证丢失被盗事件的发生 要加强票证领发、保管环节的管理,严格落实票证保管措施和要求,坚决杜绝票证安全隐患,防止被盗事件的发生。用票人员要时刻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扎实地履行好票款管理工作职责,不在岗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票证锁好或找专人看管。 四、规范税收票证的结报使用管理 税收票证结报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税收票证填写不规范,代征单位票证使用错误较多。今后应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税收票证的结报使用管理。一是要规范税收票证填写环节的管理,严格按照税收票证使用的基本规范和每一种票证的使用范围及具体要求填写税票。

⑵ 税收票证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为了规范税收票证管理工作,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安全完整,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适应税收信息化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和税收票证印制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印制、使用、管理税收票证,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税收票证,是指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法规,代征代售人按照委托协议,征收税款、基金、费、滞纳金、罚没款等各项收入(以下统称税款)的过程中,开具的收款、退款和缴库凭证。税收票证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或者收取退还税款的法定证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票证管理情况,确定除收据联以外的税收票证启用联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发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⑶ 税收票证的定义

税收票证,是指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法规,代征代售人按照委托协议,征收税款、基金、费、滞纳金、罚没款等各项收入的过程中,开具的收款、退款和缴库凭证。税收票证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或者收取退还税款的法定证明。

⑷ 税收票证是什么

税收票证是指税务机关组织税款,基金,费用及滞纳金,罚款等各项收入时使用的法定收款和退款凭证,是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办理税收退库的法定凭据,也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或收取退还税款的证明。税收票证包括税收缴款书、税收收入退还书、税收完税证明、出口货物劳务专用税收票证、印花税专用税收票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税收票证。

⑸ 国家税务总局首违不罚清单

法律分析:对于首次发生清单中所列事项且危害后果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税务机关应当对当事人加强税法宣传和辅导。

法律依据:《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第一条 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送

第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第三条 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

第四条 纳税人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且没有违法所得

第五条 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取得发票,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且没有违法所得

第六条 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缴销发票且没有违法所得

第七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

第八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期限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资料

第九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具税收票证

第十条 境内机构或个人向非居民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未按照《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有关事项

⑹ 税务首违不罚时间界限

法律分析:对于首次发生下列清单中所列事项且危害后果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 对于首次发生下列清单中所列事项且危害后果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送
二、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三、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
四、纳税人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且没有违法所得
五、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取得发票,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且没有违法所得
六、纳税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发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缴销发票且没有违法所得
七、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
八、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的期限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资料
九、扣缴义务人未按照《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具税收票证
十、境内机构或个人向非居民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未按照《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有关事项

⑺ 税务部门对消费者开具国税发票有什么规定

1、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国税机关代开发票环节征收地方税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国税机关从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加强代开发票环节地方税费的管理。

2、从征收方式看,为充分考虑纳税人办税的便利性,《通知》中列明的地方税费征收方式主要有两种:

(1)是地税机关直接征收,对已实现国税、地税办税厅互设窗口,或者双方共建办税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等合作办税模式的地区,由地税机关设置专职岗位征收地方税费。

(2)是委托国税机关征收,暂未实现上述办税模式的,由地税机关委托国税机关在代开发票环节代征地方税费。

3、从代征范围看,委托国税机关代征的,由国税机关按规定代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除外)以及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项目部的企业所得税。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代征资源税、印花税及其他非税收入。

4、在票证使用及税款退库方面,委托国税机关代征的,国、地税机关需明确税款解缴、税收票证使用等事项。国税机关为纳税人代开发票,如发生作废或者销货退回需开具红字发票等情形涉及税款退库的,国、地税机关应按有关规定为纳税人做好税款退库事宜。

(7)税收票证的相关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纳税人拒绝接受国税机关代征税款的,国税机关应及时告知委托方地税机关,由地税机关根据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强调,加强代开发票环节征收地方税费工作是满足营改增地税机关征管范围调整以及地税发票停止使用后加强税源管理、保障地方税费应收尽收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国税机关与地税机关深度合作的重要内容。

各省税务机关要按照提高征管效率、节约行政资源、方便纳税人办税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简化环节,切实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⑻ 未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有什么法律责任

第一,支付违约金责任。法有两个地方规定代征人须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一是代征人如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税务机关将责令其限期解缴,并可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未解缴税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二是因代征人责任未征或少征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可向代征人按日加收未征少征税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但代征人将纳税人拒绝缴纳等情况自纳税人拒绝之时起24小时内报告税务机关的除外。第二,承担赔偿责任。在法中,规定代征人需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也有两项。一是代征人违规多征税款致使纳税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由税务机关赔偿,但税务机关拥有事后向代征人追偿的权利。二是代征人造成印有固定金额的税收票证损失的,应当按照票面金额赔偿。第三,被扣减代征手续费责任。法明确,税款代征人拥有依法收取甲方支付的代征手续费的权利。但是,代征人若在代征过程中违反了相关规定,委托方税务机关有权扣减其代征手续费。根据法,代征人未按规定领取、保管、开具、结报缴销税收票证的,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轻重,适当扣减代征手续费。由于代征人是按照代征税款的一定比例获得代征手续费用,因此代征人违规多征税款而多取得代征手续费的,税务机关将责令其及时退回。第四,事后被追究责任。法规定,代征人在《委托代征协议书》授权范围内的代征税款行为引起纳税人的争议或法律纠纷的,由税务机关解决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税务机关拥有事后向代征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因而代征人虽然不直接承担与纳税人的税务争议风险,但需承担后续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第五,承担刑事责任。按照规定,若代征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税务机关除依法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代征人涉嫌犯罪的,将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实践中,一些受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代征税款时,往往对委托代征的法律风险认识不足,存在诸多违法、违规操作的行为。从7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委托代征管理法》开始实施,税款代征人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防范相关的法律风险。

⑼ 税票丢失怎么办

税票丢失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即可。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以及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发票遗失须登报声明作废”将成为历史。与此同时,“税收票证遗失登报声明”的规定也被取消。

(9)税收票证的相关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再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以及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举将进一步优化税务执法方式,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此次国家税务总局共取消了25项税务证明事项,其中12项自公布之日起停止执行;

13项根据多项其他规定停止执行。此次取消的25项税务证明事项,从涉税领域来看,涉及发票票证3项、税务登记3项、税收优惠19项;从证明性质来看,涉及法律事实证明9项、资格资质证明3项、权利归属证明2项、其他客观状态证明11项;

从证明来源看,需要纳税人专门为办理税务事项另行从第三方取得证明材料的共5项,包括发票丢失登报声明、软件检测证明等,需要提供法定证照等纳税人已有材料的共20项,包括税务登记证件、个人身份证明等。

国家税务总局还修改了《税收票证管理办法》,也取消了“税收票证遗失登报声明”。国家税务总局强调,各级税务机关应认真落实取消税务证明事项有关工作,对已取消的,不得保留或变相保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一律不得新设证明事项。

热点内容
2014年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4-24 18:42:34 浏览:641
在职攻读法律硕士2016 发布:2025-04-24 18:26:44 浏览:942
2015年建设法治政府 发布:2025-04-24 18:24:34 浏览:790
沈阳市民用建筑供热用热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8:09:42 浏览:815
四川省事业单位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8:05:26 浏览:180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全文 发布:2025-04-24 17:59:47 浏览:717
劳动法没交社会保险是多少条 发布:2025-04-24 17:57:14 浏览:78
同法治共战役 发布:2025-04-24 17:57:14 浏览:866
健康教育的护理道德规范 发布:2025-04-24 17:54:28 浏览:925
卫生监督所法律知识培训简报 发布:2025-04-24 17:52:48 浏览: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