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执行和解协议法律效力

执行和解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0-12-22 03:39:37

❶ 书上说和解、调解不具备法律强制执行力,请问什么样的调解书具备法律效力

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书”一经当事人签收,即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遵守协议,对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和解是当时双方经协商,自行达成的协议,这个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其本质就是双方签订的一份民事合同。调解,是指争议双方经中间人撮合,双方达成的协议,这个根据“中间人”的不同,效力不一。其他单位和人员主持下作出的调解均无强制执行力。

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是不同的,没有强制执行力的和解、调解书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符合合同成立条件,均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1)执行和解协议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在中国,和解与调解不同,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第三者参加;调解是在第三者(可能是群众或者群众组织,也可能是人民法院)主持下成立的。

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双方当事人协议内容的法律文书。它是法律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种之一。裁决书是仲裁庭或仲裁员根据经过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制作的记载该调解结果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

双方当事人互相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的争执。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表现(见处分原则)。和解成立后,当事人所争执的权利即归确定,所抛弃的权利随即消失。和解一经成立,当事人不得任意反悔要求撤销。

(1)执行和解协议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网络-和解

网络-调解书

网络-法律效力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❷ 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有两个其中一方没有签字还有法律效力吗

这要看被执行的两个人是否处在同一个案件中,如果各有各的执行标的,那么其中一个不签字不影响另一个的执行。如果两人是同一标的的被执行人,那么这个协议意义就不大了。

❸ 执行和解协议中写的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协议将以房产抵账,有法律效力吗

有效,执行和解协议是一种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双方又是自愿的,那么就是有效的

❹ 执行和解协议书 不经法院 私下签订 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私下签订执行和解协议是有效的,如果对方按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了相关义务的,该案件视为执行完毕,如果对方未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则向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强制执行的申请期限内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❺ 执行和解协议没有法院盖章能有法律效力吗

执行和解协议没有法院盖章,只要由案件执行法官记入笔录,就具有法律效力。
当然内,这种法律效容力是有限的,当事人可以不履行。
如果被执行人履行了和解协议,执行案件就执结了;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申请人和法院不能采取什么措施,只能按照原来的判决书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❻ 在执行扃签定的和解协议有法律效力吗.一方不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在法院执行局签订的和解协议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被执行人不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义务,申请人可以要求法院恢复对裁判文书的执行。

❼ 法院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怎么规定的呢

《民事诉讼法》来第自211条明确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其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6条、267条以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87条又就执行和解制度作了细化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❽ 调解书生效后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诉讼结束,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

2、一审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发生效力后,当事人不得上诉。

3、当事人在诉讼中争议的法律关系中的争议归于消灭,当事人之间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依调解协议的内容予以确定。

4.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当负有履行调解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按调解书履行义务时,权利人可以根据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2、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 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3、第九十九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4、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8)执行和解协议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调解书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依次写明下列事项:

(一)标题和编号,标题写明“调解书”,并在其右下方写明文书的编号。

(二)申请人栏内写明申请人的名称、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地址等。

(三)在被申请人栏内,写明被申请人名称、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地址等。

二、正文,依次写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和发生的争议事项,以及双方当事人的仲裁或调解要求。

(二)仲裁员的选定及其工作情况和结果即“XX仲裁委员会根据合同的仲裁条款受理了本案,组成以XXX为首席仲裁员,XXX和XXX为仲裁员的仲裁庭,(或组成以XXX为独任仲裁员的仲裁庭)经当事人双方同意,由仲裁庭进行了庭前调解。通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三)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

(四)调解费金额的分担。

三、尾部,依次写明;

(一)调解书份数及分持情况;

(二)仲裁员、秘书签名,仲裁委员会盖章;

(三)制作调解书的日期和地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❾ 民事纠纷执行和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文书的“名义”和具备可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力,其不具版有强制执行依权据的效力。只有在当事人已将和解协议全部履行完毕的情况下,法院才能认为双方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从而终结案件的执行。当事人一方反悔,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该和解协议,则协议不再具有约束力,对方当事人只能在合理的期限内向法院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不能依据执行和解协议强制执行。

❿ 法院强制执行期间,双方达成的还款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法院强制执行期间,双方达成的还款协议,有法律效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二百三十条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2、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10)执行和解协议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法院强制执行措施如下:

1、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2、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3、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4、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5、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
锡林郭勒盟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2 06:07:56 浏览:136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