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徐玉玉案中的法律知识

徐玉玉案中的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4-22 22:44:56

Ⅰ 徐玉玉遭电信诈骗案件始末 电信诈骗常用手段有哪些

一、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诈骗
案例:嫌疑人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或是事主的身份资料与嫌疑犯有牵连,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或是其他司法机关,让事主核实,然后嫌疑人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贩毒、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清查,并将电话转给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其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或直接转账,实施诈骗。
二、以“车祸、摔伤住院”、“将人打伤、打死”需要赔偿为名的诈骗
案例: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亲朋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亲朋子女上课、上班或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或朋友,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亲朋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或在外将人打伤甚至打死,急需医疗费或者需要钱赔偿给死者家属,从而免受处罚等。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三、捡钱、捡贵重物品已邮寄回家,需要分红给同行的人诈骗
案例:利用事主家中在外务工或是出差的时候,冒充事主亲朋子女短信或电话给事主说捡到几万元现金已经邮寄回家,但是同行的人要求分一部分钱,自己身上又没那么多钱,为了获得更大的便宜,让事主先给其打款,把要求分红的同行人安抚好,以免事情败露。事主往往有贪图便宜的思想,从而去银行汇钱。
四、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
案例: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五、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的诈骗
案例: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六、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
案例: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七、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或发送短信等手段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单位熟人(首次拨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套磁”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八、网络购物诈骗
案例: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事主与其联系后,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 “手续费”、 “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转账骗得钱财。
九、虚假中奖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十、虚构绑架事实诈骗
案例: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亲人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十一、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
案例: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时,就后悔莫及了。此种诈骗的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汇”错了对象。
十二、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
案例: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十三、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十四、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
案例:嫌疑人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有血光之灾……”、 “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就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十五、发布出售特价飞机票或者火车票的信息实施诈骗
案例: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该类信息后,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后,便以需要订金等形式要求被害人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十六、虚假贷款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十七、“低价购名车”诈骗
案例: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主要利用事主贪图便宜的心理,向事主发送低价出售二手名车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名车(而出售价格只是市场价的零头)出售”。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不法分子提出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要求其向提供的账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十八、发送招嫖等不法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通过拨打电话(往往是女性,从而降低事主的心理戒备)或是发送短信大致内容为:“本公司长期在***地为广大男同胞提供优质美女、处女特别服务,包您满意,不满意不收钱”。在事主答应和其进行交易后,嫌疑人会要求事主事先汇去一部分钱作为风险金,在交易完毕之后如果安全就只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价格收取费用,风险金会退给事主,要是事主不守规矩他们会采取报复。一旦事主给其打钱后,往往还会继续以各种理由要求事主继续打钱,直到事主发觉事情不对不再给其打钱时才收手。而此类诈骗的事主碍于法律和道德,往往不会来公安机关报案,从而会使犯罪分子更加肆无忌惮地诈骗他人钱财。

Ⅱ 徐玉玉案7嫌疑人被批捕 主犯会不会判死刑

主犯不会判处死刑。因为此案涉嫌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目前没有死刑,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一、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二、提问涉及资料:
2016年8月21日,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Ⅲ 结合“8·19徐玉玉电信诈骗案”,试述当前电信诈骗的类型,大学生如何防范电信

一、谨防冒充类诈骗。此类诈骗主要包括:

1、 冒充特定工作人员如公检法、社保、医保、银行、电信、航空公司客服、淘宝客服等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例如徐玉玉事件,网络犯罪分子固然要严厉打击,但承载着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政府官网的安全问题,也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某种意义上,政府官网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对不法分子也是一种变相激励

2、冒充老师、亲朋好友以生病、出车祸等为由,利用事主担心亲人心理,实施诈骗。

3、冒充学院领导,利用学生尊师重教心理实施诈骗。

二、谨防网购类诈骗。此类诈骗主要包括:

1、骗子以低价为噱头,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

2、利用网上订购的货物异常要给受害人退款为由实施诈骗。

三、谨防金钱诱惑类诈骗。此类诈骗主要包括:

1、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发布各种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中奖、知名电视栏目中奖等信息诱骗受害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2、网上兼职诈骗是最典型的诈骗方式,以网上兼职刷信用返利为由引诱受害人购其产品实施诈骗。

四、谨防钓鱼类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是利用改号软件、伪基站模仿银行客服号码、运营商客服电话打电话、发送虚假信息及网络链接实施诈骗。

五、谨防木马链接类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是骗子针对个人关心的事物发送短信,包括“同学聚会照片在这个网址”、“这是某某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资料,请查收等”方式实施诈骗,对不明来历短信中的网址,切勿点击,直接删除。

六、谨防上门推销类诈骗。

这类诈骗在每年的新生入校后一段时间比较集中,骗子多是学生模样,这类诈骗行为的特征为团伙、流窜作案,以推销文具为名实为与所售价格相差甚远的残次品,流窜到学生公寓实施诈骗。

(3)徐玉玉案中的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2016年8月19下午,打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让徐玉玉欣喜不已。家住山东临沂的徐玉玉2016年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由于家庭困难,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2016年8月26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郑金锋、陈福地、熊超、黄进春被抓获。

2016年8月27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嫌疑人陈文辉、郑聪贤投案自首。至此全部的6名嫌疑人都全部到案。

Ⅳ 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给我们什么启示

2016年8月,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山东临沂市高三毕业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告人陈文辉等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走了徐玉玉全部学费9900元,徐玉玉在报警回家的路上猝死。

此案的涉案被告人终于受到正义的审判,但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斗争并没有结束。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和方式不断翻新,危害突出。今后,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惩处的方针,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通过公开宣判等方式,以案说法,震慑犯罪,教育群众,努力将法律效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同时,提醒社会公众也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避免徐玉玉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也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源头治理,不断创新方法,积极预防,切实防范此类恶行蔓延。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

Ⅳ 徐玉玉事件犯罪嫌疑人能判多少年

  1. 根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 按照这个规定,徐玉玉案9900元的案值对应的是诈骗罪最轻的量刑标准,也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然而,本案中徐玉玉因为受骗导致身体不适死亡,应该作为法律上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予以考虑。

  3. 犯罪嫌疑人的诈骗行为导致徐玉玉因为受骗而死亡,造成了“严重后果”。如果没有其他犯罪行为,单纯对徐玉玉进行诈骗,应该处以十年以上的量刑,并处罚金。如果有其他犯罪行为,诈骗团伙的首犯,对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诈骗,情节更加严重,有可能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Ⅵ 究竟谁才是徐玉玉案“责任人”

您好!推荐您阅读人民论坛同名文章《究竟谁才是徐玉玉案“责任人”?::
截止到8月28日,随着徐玉玉案最后一名嫌疑人郑贤聪向福建警方投案自首,全部6名嫌疑人已悉数到案,相信法律会对他们应负责任做出公正判决。至此,引发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发生于本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18岁女准大学生徐玉玉被人以发放助学金为名诈骗致死案虽未最终结案,也似应告一段落。
但徐玉玉案,及其案发前后的一些“次生事件”——据媒体报道,距徐玉玉事发不到一周,即本月23日,同样是在山东省临沂市,另一在校大学生宋振宁(山东理工大学二年级学生)也在遭遇电信诈骗后离世;而本月27日晚,央视“东方时空”节目也报道,在徐玉玉事发当天,仅临沂当地就至少有三名准大学生收到相同内容的诈骗电话等,却引发起人们对徐玉玉案诸多方面的持续深入思考。
其中,仅就责任认定,即谁应为徐玉玉之死负责问题,就激起人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而毫无疑问,如果目前警方认定的嫌疑人所犯罪行属实,他们无疑应负直接责任。因为诈骗犯们不但剥夺了人们的“血汗钱”“上学钱”“看病钱”和“保命钱”,甚至也是导致人生命死亡的直接和重要诱因。为此,他(她)们理应付出相应有代价,承担相应责任。
但“负责人”决不应仅限于此!因细心的人们已经敏感地注意到,徐玉玉同学是在案发前一天刚到教育局申请助学金,第二天就接到陌生来电后,遭遇诈骗而死,属“精准诈骗”范畴。而如果再联系到诸多学生家长、金融用户、新手妈妈、买房卖房者等各种个人信息不断变成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的“导航仪”,人们自然又问,是谁泄露了“徐玉玉们”的个人信息,从而让诈骗分子“精准诈骗”得手?是教育部门?还是银行?或者是教育部门+银行+……?他(她)们又应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而承担何种责任?付出什么代价?
另外,尽管工信部已于本月25日表示,已经查明,该案两个涉案号码均属实名登记,不存在非实名登记问题,但两个涉案号码所属的170和171号段被人贴上“违法犯罪”标签、称作“问题号段”,甚至是“诈骗号段”却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大量未实名登记的诈骗电话不但加大了电信诈骗的查处难度,也增加了诈骗人逃脱法律制裁的机会,还助长了其胆大妄为、肆意作案的气焰。加之诈骗分子用于诈骗所开的银行账户也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非实名登记现象等。人们当然还问,除直接经营者或经手人要承担未认真履行实名登记责任外,相应主管部门对其本应承担的监督管理责任,是否也难辞其咎?
而众所周知,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近年来,电信诈骗也逐年增加,呈现“虚拟化、智能化、集团化、国际化”特点的同时,业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有人甚至以“井喷”一词形容其高发态势。而究其原因,除因电信诈骗属“非接触式”犯罪,因而环环相扣,很难留下诈骗的确凿痕迹,为警方办案带来困难外,无论是在专家学者,还是实际工作者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是由司法实践中,电信诈骗往往量刑过轻,因而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不够所致。既如此,相应法律、法规和“立法者”也否也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
当然,要求一个刚满18岁的女准大学生有比较高的抗挫折、遭击打能力也许过于苛刻,但试想,如果学校和家长在学校教育及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相关教育,或许面对同样遭遇,结局就会两样。
而诸如此类的“试想”还很多,如,如果学校和家长能够在学校教育及日常生活中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地防诈骗、防传销教育……那么,面对再多、再复杂局面,结局也许只有一个……
但是,又有谁该成为现在已是,且只是“试想”的负责人呢?

Ⅶ “徐玉玉案”7名嫌犯被批捕 主犯会不会判死刑

1、不会被判死刑。
2、因为此案涉嫌构成诈骗罪。此罪没有死刑。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Ⅷ “徐玉玉案”开庭,徐玉玉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北京2017年的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他还说,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徐玉玉生前学习照片,注意她的坐姿,可见她已这样地努力了好多年)

我说了,贫穷和没知识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徐玉玉不至于拼命增加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而忽视了在社会上生存的知识,换言之,贫穷让徐玉玉没知识,只不过这个知识不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新闻上看到,她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当然无法和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父母比,换言之,她的父母在教育问题上,就是没知识,没知识导致他们的女儿徐玉玉只能通过增加时间的方式学习以便完成鲤鱼跳龙门,否则,徐玉玉只能重复父辈那贫穷的生活。

整个徐玉玉案件中,泄露徐玉玉个人及家庭信息的人可恶可恨,骗子可恨有罪,徐玉玉的妈妈因为没知识没能成为徐玉玉受骗前最后一道屏障,但这些不是事实的全部,还有一个最关键点就是:贫穷造成了徐玉玉的单纯和心理素质差,父辈没知识造成徐玉玉难以通过平常的努力改变自己的阶层

从这一点上看,徐玉玉并不是一个个案,只是事态的严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已,本质上都是贫穷和没知识闹的

Ⅸ 徐玉玉案一审宣判主犯是怎么判的

7月19日上午,“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在临沂中院一审宣判,主犯陈文辉一审因诈骗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六名被告人被判15年到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晚,医院称徐玉玉“已经开始脑死亡”。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此案3名在逃犯罪嫌疑人。 晚上8点,福建省公安机关经缜密侦查,组织警力抓获公安部A级通缉令通缉的山东徐玉玉案犯罪嫌疑人熊超。

就应该严加判决,让骗子付出昂贵的代价,才能让他们有所收敛!

热点内容
原自收自支法律服务所人员 发布:2025-02-12 01:55:49 浏览:76
刑事诉讼法的特点 发布:2025-02-12 01:44:07 浏览:465
附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12 01:43:16 浏览:447
新刑事诉讼法全文下载 发布:2025-02-12 01:42:00 浏览:538
诉讼法考研试卷 发布:2025-02-12 00:13:19 浏览:230
2018年新婚姻法视频 发布:2025-02-11 23:00:34 浏览:421
不动产证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11 22:38:33 浏览:101
叶仙儿道德 发布:2025-02-11 22:38:21 浏览:892
民法总论案例选评 发布:2025-02-11 22:27:24 浏览:768
刑事诉讼法龙宗智 发布:2025-02-11 21:24:59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