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小孩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1. 父母不要孩子 这是犯了什么法律
遗弃罪(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这里解释一下要件
1.行为人(父母)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
.........很明显父母对其子女负有抚养义务
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不要孩子即为拒绝抚养。
3.本罪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未成年的孩子属于以上人群
4.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5.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
2. 如果孩子生下来有缺陷放弃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吗
自子女出生就自然开始,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是社会所赋与并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它既是一项社会义务,也是一项法律义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且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的行为属于遗弃罪。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
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逐步建立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政府积极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做为父母也应积极抚养孩子,给孩子一个生的希望。
(2)舍弃小孩要负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儿童罪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孩子实在不去,家长没有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这种情况属于“有正当理由”,因为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是更重大的利益。其它的就是心理学、医学问题了,个人觉得这年龄的孩子缺少社会和生活经验,讲道理没有实际体验是很难让他们接受,说教不如设法引导,不读书就想办法让他们体会无知的弊端和别人的嘲笑,要让他们从生活中认识到知识的妙用。做有益的事情要多鼓励,错误的事情少直接批评善于侧面引导。
4. 21岁女生宿舍生子扔垃圾桶,她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也确实是让大家觉得有一些苦恼,也让大家觉得有一些无语了。在2021年,广东河源有一名21岁的女生在自己的宿舍生下了孩子之后,便把这个孩子残忍的扔在了垃圾桶里面。
这个女孩子是在自己的18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男生,而且这个男生还是她的老乡。所以说两个人就迅速的成为了男女朋友的关系。而在2020年的5月份的时候,两个人进行了分手。在2020年的12月17号,这个女生发现自己怀孕了,也在宿舍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而在生下孩子之后,她害怕自己会被家人所指责,也害怕别人会去辱骂她,所以说就直接的把这个孩子残忍的扔到了垃圾桶里面。
我们要知道,谈恋爱结婚生子这个过程是绝对不能够发生改变的,如果是发生了改变的话,那么受伤的肯定就是女孩子。所以说很多的女孩子不要被一时的感情蒙昏了自己的头脑,长期以往以后会发现这些爱情根本就不算什么,一日三餐还有柴米油盐,才是生活最基本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也是不要被一些男生迷昏了自己的头脑,在遇到一些事情之后,一定是要自己去衡量一下。
5. 婚后放弃孩子抚养权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一方终生放弃抚养权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因为放弃抚养权而不履行抚养孩子的义务,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承担监护、抚养、教育和保护孩子的义务,放弃抚养权仍然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6. 你觉得父母遗弃孩子是否违法
我觉得父母遗弃孩子是违法,因为父母遗弃孩子未能尽到抚养义务,对遗弃的孩子造成的伤害程度很大,有可能由于遗弃而致遗弃的孩子造称重伤或死亡;也有可能被遗弃的孩子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因遗弃而使被遗弃的孩子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等等。
7. 自动放弃孩子抚养权什么法律责任
自动放弃抚养权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的扶养关系是一种自动产生的法定关系,也是一种血缘关系。只要子女需要被扶养,父母就具有抚养义务,个人是无法放弃该法定义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8. 婚后发现孩子不是亲生的,女方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您好,婚后发现孩子不是亲生的,首先做亲子鉴定。
若做完亲子鉴定以后,发现子女不是自己亲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亲子关系异议之诉,请求否认你与子女之前的亲子关系。并且还可以主张对方返还您因为抚养子女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以及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但对于返还的抚养费的具体数额,需要您进行相应的举证。
北京专业婚姻律师温馨提示:亲子鉴定涉及的是身份关系,法律上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法院不能强制进行亲子鉴定。换句话说,想亲子鉴定必须以当事人双方表示同意为要件,一方不同意鉴定,亲子鉴定将无法进行。而司法实践中,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否认亲子关系,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否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三条
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或者否认亲子关系。
对亲子关系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亲子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三十九条 父或者母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否认亲子关系,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否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父或者母以及成年子女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
9. 父母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合法吗
父母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的行为是不合法的。法律规定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并且放弃子女监护权也需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放弃子女监护权的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10. 未婚男女生育孩子但放弃孩子的抚养有什么法律责任
就算孩子是你朋友的,你朋友也没有义务跟那女孩结婚的,如果你朋友不愿意,是不用对那女孩负什么责任的
孩子问题,现在你朋友不确定孩子是不是他的,而女方现在明显是要生下孩子了,那么等孩子生下后可以做亲子鉴定,如果孩子是你朋友的,那么你朋友就要对孩子负责,负有抚养义务,如果你朋友不要孩子,必须出抚养费,如果要孩子,则要跟女方协商或到法院去起诉来争取孩子抚养 权。如果孩子不是你朋友的,那么你朋友就不用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