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恶意断电的法律责任

恶意断电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23 18:32:51

『壹』 塔吊正常运转被恶意断电什么行为

塔吊正常运转被恶意断电,导致重大安全隐患 可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这种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规定,可定位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破坏公共秩序罪。没有完成既定事实的,可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加重出发,造成人员伤亡的,按着故意杀人罪惩处。

『贰』 工地人货电梯上升运行中,有人突然故意断电,应当付什么法律责任

报警就完事了,不过我估计一般没什么特别大的处罚,应该是行政拘留吧,因为现在施工电梯都是有保护装置的,突然断电并没有很大事故隐患,即使出事了,主要原因也是设备质量、安装或者验收问题,也就是说断电并不是主因,只是诱因,但是在明知道没有保险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强行断电就比较严重了,刑法跟犯罪人的主观意识是有很大关系的。

『叁』 企业被断电,是否合法

故意断电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可能涉嫌犯罪,断电破坏企业生产的,虽然也导致企业财产受损,但是不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公安机关会按照破坏生产经营罪立案侦查。只要导致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或者断电行为达到三次以上的,就应该受理立案。
法律分析
如有人恶意断电,造成损失的可以向其索赔,也可以报警,控告其破坏生产经营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其他方法则多种多样、如切断电源,破坏锅炉、供料线,颠倒冷热供给程序、破坏电脑致使生产指挥、工艺流程产生混乱,以影响工业生产、破坏农业机械、排灌设备、农具,毁坏种子、秧苗、树苗、庄稼、果树、鱼苗等,毁坏农业生产;破坏运输、储存工具,影响商业经营,等等。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2、破坏生产经营三次以上的;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生产经营的;4、其他破坏生产经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第二十九条 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因供电设施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户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户。用户对供电企业中断供电有异议的,可以向电力管理部门投诉;受理投诉的电力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肆』 感情纠纷恶意断电犯法吗

无论是什么原因发生的恶意的行为都是犯法的,要是不犯法,谁还敢和你在一起呢,一有纠纷就恶意中伤别人,那不犯法的话别人对你造成伤害也可以了,你可以反过来想想,因为感情纠纷,被人给你恶意断电就好了

『伍』 房东断水断电违法吗

房东无权断水断电,房东断水断电违法。如果是房东提前解约强行断水断电,那样是违法的,可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房东行为不合法,缴纳水电费必须提供发票,房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给发票。如果不能单独开,那就算在租金里一起开房租发票。
法律分析
是否合法需分情况。合同尚未解除合同尚未到期,出租人采取断水、断电行为是否合法,应区分不同情况:若合同尚未解除,承租人违约,其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但出租人断水、断电亦为违约行为,即双方均存在违约行为。这种情况下,出租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承租人因此造成的损失。出租人单方书面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后采取断水、断电行为的,应当认为,出租人要求解除合同,若承租人对此存有异议,合同是否符合解除条件、应否解除判断权属于法院,应通过诉讼解决。如果符合解除条件,则自出租人通知之日起,合同解除;否则,合同仍应履行。合同已经提前解除若双方当事人已协商解除合同,承租人拒不归还房屋,出租人采取断水、断电行为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赁合同到期后,出租人明确表示不同意续租,且拒收承租人为续租而交纳的租金,承租人无理由迟迟不归还房屋,出租人有权采取断水、断电行为且不承担赔偿承租人损失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三百二十一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陆』 随便断电断网犯法么

是违法的,业主和楼下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任何一方违反的,都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楼下不可以随便停水停电停网,楼下通过停水电来催业主交物业费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此次通过立法形式明确禁止了楼下的这种操作。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远远低于保证精确度的最小流量,将导致无输出(如涡街流量计)或输出信号被当作小信号予以切除(如差压式流量计),这对供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对于一套具体的热能计量设备,供需双方往往根据流量测量范围和能够达到的范围度,约定某一流量值为“约定下限流量”,而且约定若实际流量小于该约定值,按照下限收费流量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显示仪表中实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 第四十四条 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前款费用的,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柒』 故意停水停电停电梯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民事。
民事与刑事的区别如下,法律依据不同,民事纠纷依据的是《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民事法律,而刑事纠纷依据的是《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当事人地位上,在民事纠纷中,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而公诉案件中,由于公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侦查权,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检察院,与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并不处于平等地位。民事与刑事的区别,刑事是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民事责任不构成刑罚后果。

『捌』 家里电被邻居故意断电犯法吗

摘要 这个是违法的,但是这属于邻里纠纷,一般都是协商权处理的,如果招生其他严重损失的话,可以起诉他法院申请赔偿了

『玖』 我公司被别人故意断电造成损失是不是违法行为

无疑问是违法行为,故意断电肯定会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损失,根据我国的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的有关规定,涉嫌犯罪的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你应该马上报案,并统计核算因断电造成的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以便于公安机关立案和向责任人索赔。总之,故意断电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可能涉嫌犯罪,你可以先报案。
拓展资料:
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主观上的过错指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状态。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热点内容
立水桥律师 发布:2025-02-11 15:58:04 浏览:364
就业证明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15:45:57 浏览:126
法学概论下载 发布:2025-02-11 15:32:58 浏览:435
大连市劳动法产假规定 发布:2025-02-11 15:29:11 浏览:605
广西社区矫正条例 发布:2025-02-11 14:58:38 浏览:250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信息 发布:2025-02-11 14:52:20 浏览:498
行政法适用从旧兼从轻 发布:2025-02-11 14:09:13 浏览:648
入选区党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2-11 13:50:16 浏览:453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寻亲路 发布:2025-02-11 13:34:31 浏览:770
刑法的私塾pdf 发布:2025-02-11 13:12:04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