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用萝卜章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用萝卜章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2-04-24 00:35:49

❶ 企业如何避免遇到“萝卜章”

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如今避免“萝卜章”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合法可靠的电子签章签订电子合同。

有效合同是指具备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我国《合同法》并未明确规定合同的生效要件,但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规定,可以归纳出合同的生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强制性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从字面来看,“意思表示真实”已经包含了对“意愿性”和“真实性”的必须确认,前者很好理解,后者则涉及“签署身份”和“签署时间”的真实性。以我平台电子合同为例,通过实名认证、第三方取时和防篡改技术,即可解决合同签署过程中,对于意愿性和真实性的确认问题,同时也扼杀了“萝卜章”在摇篮中的一切掘金梦——毕竟,现实中很多的巨额合同诈骗案,萝卜章都是当之无愧的始作俑者。

❷ 萝卜章跟真章的区别是什么

1、真假不同:需要注意萝卜章和真章的区别就是前者为假,后者为真。一般情况下,真章在制作的时候会有一外圆圈线,这个线往往是萝卜章的漏洞,因为有个别印章为便于防伪,会在印章圈线上附有防伪标识,甚至会人为在印章上“划一刀”以作标记,所以我们可以对比多个合同印章的暗记或标记,只要有个章不符合,那么就可断定为假印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公章

❸ 使用电子公章可以杜绝萝卜章吗

答案是肯定的。电子公章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杜绝“萝卜章”,因为电子公章以数字签名的方式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有效地进行网上身份认证,帮助各个主体识别对方身份和表明自身的身份,避免别人滥用、伪造。

以传统的“萝卜章”(伪造的实体印章)为例,一个企业的实体印章包括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内设机构章、分公司章等,但不论什么实体印章,其制作都需要经过公安机关审批,并由有资质的刻章机构刻制。而刻制“萝卜章”,显然没有经过上述审批,属于伪造的实体印章。

事实上,虽然网络上有不少鉴别“萝卜章”的方法,但对于企业而言,鉴别“萝卜章”无论从技术还是精力上,都是个巨大的工作。这都源于实体章容易被伪造,容易被滥用,也容易被乱用。

而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公章是无法被伪造成的,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

第十三条 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第十四条 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但要满足法律规定的电子签名,就需要人电子签名技术,个人和普通企业很难实现,而有资质的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一般拥有以下技术:

1. 权威认证系统:采用国家机构认证技术,确保电子签名主体真实身份;

2. 防篡改技术:采用国际通用哈希值技术固化原始电子文件数据,轻松识别文件是否被篡改;

3. 第三方取时技术:精确记录时间。

有效的电子公章,不仅防伪造,还能防止遗失,只有授权才能使用,也极大避免了被滥用和乱用的风险。

❹ 萝卜章是什么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问题

“萝卜章”一般是指被伪造的印章,理论上,未办理审批手续,私自刻制的公章也属于“萝卜章”;如果印章的刻制没有经过审批,即便刻制印章的主体是企业法人或者股东、董事,被刻制的印章仍是“萝卜章”。

如果伪造者使用“萝卜章”对外签订合同,即便企业对该合同的签订毫不知情,其依然有可能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理由在于:法律保护一般市场参与者的信赖利益。

我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退一步讲,即使法院认为事实不构成表见代理,企业也可能被认定为有过错而承担相应责任;况且,纠结漫长的诉讼程序本身就会让企业不堪其扰。除此以外,企业印章被冒用还会给企业形象、商誉等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通过一体化印控平台就能管理企业所有印章,对印章的制作、授权、使用、停用、废弃、监控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无论是纸质盖章还是电子签约都能做到“用印前审核、用印时监控、用印后追溯”的有序管理状态。

印控中心以更贴近企业用章需求的方式,创新实现了“电子章+实体章”一体化管理:

1)电子章:真实、签署快

电子印章平台可以为企业制作和管理各类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印章,每个印章都有企业数字身份做背书,随时验真,确保真实、有效。

2)实体章:防盗、防造假

企业日常业务中仍然存在的实体印章需求,可以借助契约锁智能印控仪,把印章统一装进便携印控设备,使用需审核解锁、全程摄像监控,避免盗用、冒用风险。

❺ 公司需要变更名称,原来的公章需要被收取。公司在被收之前用刻萝卜章的方式留了一个原来名称的公章合法吗

印章需要生效必须去公安机关备案,所以你所说的问题,无非就是此印章不具备法律效益,如果因为印章引起的任何法律纠纷由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承担。

❻ 公司用复制的萝卜章和超市签合同有效吗

你好,无效行为,涉嫌违法,情节严重涉嫌伪造单位印章罪。

❼ 一企业公章盖1年才发现刻错,错章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首先,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 。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完全取决于章印。合同的成立一般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订约主体应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2、具备法律规定的要约与承诺这两个阶段或过程;3、对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合同的盖章只是双方达成一个共同意思的表现形式。所以我认为错章签的合同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那么发现盖错章后应该怎么做呢?当合同双方发现盖错章后,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解决。一种是“补盖”,即重新盖一个正确的章;另一种是将现有合同作废,重新拟一份合同重新盖章。

❽ 用单位的萝卜章申请专利有效么 怎么预防印章带来的法律风险

为了维护公司的有效权益,一般都会要求公司的公章必须具有唯一性,但版某个企业因为权业务需要也会多刻几枚公章进行备用,这些没有在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的印章,我们常称之为“萝卜章”。
私刻的公章只要企业知晓其存在并加盖与合同、公函、介绍信上,也同样具备有法律效力,用单位的萝卜章申请专利也同样是有效的。
“萝卜章”的法律风险
多枚公章相比于一枚公章的管理要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如业务员携带企业刻制的“萝卜章”外出签订业务时,一旦加盖于与公司不相关的协议当中,造成了纠纷,公司是不能以加盖该协议的公章和公司实际备案印章不符为由进行抗辩的。也就是说,其员工私自签订的协议会产生法律效力,并且加盖的公章是公司主体其法律责任也会由公司进行承担。
怎么避免印章法律风险?
印章法律风险多数来源于个别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导致的,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应当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传统的人工管章模式升级为信息化、智能化的印章管理模式。比如应用智能印章管理系统,通过APP和智能设备远程在线监督管控印章使用动态,可有效的避免印章私用、私盖行为。

❾ 刻了他人公司公章这在承包合同印了对他人公司设造成什么影响,过了五还能追求

摘要 私刻“萝卜章”并未经过备案原则上签订合同是不会产生效力的,但是如果公司知晓伪造公章的存在、使用而未采取措施防止相对人的利益损害,且在另案中认可其效力的,则使用该公章签订的合同对公司是具有约束力的。私刻印章签订合同案例

❿ 萝卜章是什么

所谓“萝卜章”,并不是专指用萝卜刻成的章,而是对私刻、伪造的公章比较形象的统称,并非一个法律概念。一般包括了:

1、伪造的公章:行为人无权制作公章,冒用他人名义,非法制作获得的公章或刻制不存在的公章。

2、变造的公章:在真实公章上进行变造,使变造后的内容不完全一致的公章。如公章上有英文名,但变造的公章上故意将英文拼错或少拼字母等。

3、作废的公章:公章在刻制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公章内容变更或公章损坏等情况而需要刻制新的公章,这样,原来刻制的公章就失去了法律效力,即为废章。

(10)用萝卜章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有如中建五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有不法分子盗用其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名义、虚构交易事实、私刻三公司印章,和天津华航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两份《型材买卖合同 》,民生信托以此合同形成的应收账款,发行了至信1095号信托计划。


9月14日,民生信托发布公告称:“至信1095号中建五局特定资产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至信1095号”)当天已提前终止,总计规模1.848亿。


之所以提前终止,源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建五局”)的一则官方声明,声称民生信托发行的这款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为虚假合同。这是继云南信托云涌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后,又一宗信托应收账款萝卜章事件。

热点内容
法学概论下载 发布:2025-02-11 15:32:58 浏览:435
大连市劳动法产假规定 发布:2025-02-11 15:29:11 浏览:605
广西社区矫正条例 发布:2025-02-11 14:58:38 浏览:250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信息 发布:2025-02-11 14:52:20 浏览:498
行政法适用从旧兼从轻 发布:2025-02-11 14:09:13 浏览:648
入选区党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2-11 13:50:16 浏览:453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寻亲路 发布:2025-02-11 13:34:31 浏览:770
刑法的私塾pdf 发布:2025-02-11 13:12:04 浏览:92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事项应当 发布:2025-02-11 13:10:08 浏览:116
捅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11 13:06:14 浏览: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