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聊天需要负法律责任么
『壹』 别人盗用我的名字在群里聊天犯法吗
你怎么确定这名字是你的,你有申请商标吗?这个名字只能您用吗?如果不能拥有这名字的所有权,就不能确定盗用,别人有取名的自由,只要微信群里没有聊违法的事,就不能说因为使用了和你一样的名字,而说他犯法了
『贰』 聊天记录发群里违法吗
法律分析:两个人私自聊天,事后对方未经本人允许,直接把聊天记录截屏发布在微信群里公开对方这样做肯定是侵犯到你的权益,是种违法的行为。你可以保存这些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并起诉对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叁』 多少人的群里传播违法
国家网信办去年提出了“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规定:
即群内成员传播违法犯罪信息时,群主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那么主要在哪些情况下,群里成员的发言将涉嫌违法呢?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赌博
朋友之间,喜欢发点红包增进感情,这种小额互发没有盈利性质,可视为赠与,不涉及违法。
但如果有人以营利为目的创建红包群,群主就涉嫌聚众赌博、开设赌场。
法律规定: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等传输赌博视频、数据,组织赌博活动,建立赌博网站并接受投注、建立赌博网站并提供给他人组织赌博、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并接受投注、或参与赌博网站利润分成,具有其中之一,就属于“开设赌场”行为。
《刑法》规定: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传播淫秽物品
《刑法》规定:
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达40个以上,或成员达30人以上的,对群的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
因此提醒各位群主,即使没贩卖淫秽物品牟利,也会涉嫌犯罪。
身为群主,有权限把任何传播淫秽色情的成员强制踢出该群。
如果放任不管, 群主将承担法律责任。
《刑法》规定: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制作、复制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组织播放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三、发表不当言论
在微信群内聊天,要注意以下九种言论不要发表:
敏感话题不发;
军事资料不发;
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涉黄、涉毒、涉爆不发;
内部资料不发;
港澳台新闻,在官网未发布前不发;
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视频不发;
不信谣不传谣;
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提醒:
在国家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的今天,大家一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触犯法律。
尤其是群主,要注意不要出现文中的三类情形。因为即使自己不违法,也要为群内成员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肆』 在群内聊天阻止别人说话违法吗
不一定,如果是聊了不健康话题,就应该阻止,如果都在聊天,你去阻止,那行为不太道德,也不违法,够不成触犯法律。
『伍』 在微信群里被骗了,群主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群主不知情则不担责。如果群主有相关责任的,诈骗金额巨大可以连带起诉。
群主有一定的责任,起码是把关不严让那些微商推销的进入,你应该去举报他,或者举报这个群聊。
现在微信群,QQ群很常见,里面发红包,发二维码,发各种链接的,发各种视频的,有的是,但是如果群里有人发带病毒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有人被损失金额很大。建议不要随便点击各种链接,以免被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救济措施
1、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对刑事附带民事 诉讼问题做了规定,《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予以返还。
人民法院在刑事判决中将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或责令犯罪分子退赔作为刑事判决的一项内容,当犯罪分子不能主动履行该义务时,即可依职权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也可根据这一判决内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陆』 微信群聊天被骂群主不作为需要担责吗
微信群聊天被骂,群主不作为可能要担责。
微信现在对于国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讯工具,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物要通过微信处理,但是也有不少人通过微信闲聊,甚至导致在群聊中互相开骂的情形。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 就通报一起典型案例,其中指出,如果微信群里出现骂人的行为,群主慢作为或不作为可能要担责。
据介绍,此前一案例中广州一家物业员工李某为履行物业管理需要创建了一个小区微信群,其中有多名小区业主在群内长期多次发布针对张某的恶意辱骂言论,张某多次向担任群主的李某发送信息,要求采取措施,但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都无所作为。
随后,张某对微信群内发表辱骂言论的业主提起侵权诉讼,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业主在群内发表辱骂言论的行为构成名誉权侵权,判令业主书面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张某认为物业公司的不当行为是其名誉受损的重要原因,起诉物业公司要求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认为,因员工李某创建微信群的行为系履行工作职务的行为,故由此所产生的民事责任应由物业公司承担。而物业公司对微信群内的侵权行为负有注意义务。
法院指出,李某作为微信群管理者,比一般群成员多出发布群公告、将群成员移出群聊和解散微信群的权限。故李某应当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预防和阻止群内的侵权行为。
法院认定,物业公司未及时履行群主管理责任,加重了张某名誉受损的程度,其过错程度明显小于直接侵权人,其责任亦应小于直接侵权人。
微信群主须履行注意义务
微信群主负有对微信群的管理职责,须履行注意义务,该注意义务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建群行为和群主享有的管理权限,建群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人为创设了一个群聊虚拟空间,微信软件为群主设定了管理权限,群主当然要为群成员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二是网络空间治理规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
三是基于特定身份的职责,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制止,在上述案例中,微信群用于物业管理,应将其视为物业服务场所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公然侮辱他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群主应履行工作职责,制止业主的辱骂行为。
『柒』 在QQ聊性群聊天触犯法律吗具体触犯哪条法律。请详解
肯定是违法的,情节较轻归《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涉及刑事犯罪,视情形引用以下两条:
第三百六十四条【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制作、复制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组织播放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六十五条【组织淫秽表演罪】组织进行淫秽表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特别说明,去年那起重大聊天室案件给组织者定罪是365条规定的组织淫秽表演罪)
『捌』 微信群聊天被骂群主不作为或担责,你怎么看
首先,群主对群内可能会出现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或言论负有必要的注意义务,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制止发生在微信群内的侮辱他人名誉的行为。其次,群主作为微信群管理者,比一般群成员多出发布群公告、将群成员移出群聊和解散微信群的权限,群主应当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预防和阻止群内的侵权行为。
群主“慢作为”“不作为”要担责,涉及判断标准的问题。一方面,群主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公平、公正地处理和劝阻群成员之间的争执、谩骂,不能出于个人情感,偏袒发表侵权言论的成员。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群主的能力不可能无限大,只要尽到积极预防、阻止群内侵权行为的责任,就可以视为尽到一定的注意义务,应减轻或免予法律责任。
『玖』 有人在微信群里造遥言乱说话群主有责任吗
微信群主也有责任,要阻止造谣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