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学费

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学费

发布时间: 2022-04-25 14:14:10

1. 法律硕士进!有没有人可以详详细细的告诉我到底哪些学校招法律硕士,各自的方向和学费

肯定是浙大的硕士好。浙大好像没有公费,师范大学有没有,不太清楚。你可以查查这两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里面应该有学费的说明。目前法律硕士很少有公费的了,除非是那些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学校。

2. 法律硕士还选择什么考研学校不用太好的学校,能考上最好!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

教育市场只存在法学硕士一种商品的情况下,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只有一种选择,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立打破了这种独家垄断的局面。老子有云:少则得,多则惑。我们的考生会不会也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呢?经过论证,我得出的答案是不会,但是有一个前提--每个考生都是理智的,并且知道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法学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专业的限制;法律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法律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国家对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限制是明智的,既避免了法律硕士入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又提高了法律硕士的整体素质,同时国家设置法律硕士专业的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学硕士而不是法律硕士的现象,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理由不外以下这两种:第一,为了从事理论研究;第二,法学硕士不收高昂的学费,经济上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开支。表面上看来,这两条是足够充分的,但是稍加分析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一条站的住脚。

第一条的成立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 读法律硕士将不会从事任何的理论研究;2 研究做到法学硕士的水平就已经足够。第一个限制条件没有必要讨论,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法律硕士不做也做不了理论研究。第二个限制条件如果成立,那些报考法学硕士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将来是不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因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任一学位即可,他们没有必要在开始起步时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而且在理论上,法学博士应该是按照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来录取的。对于想继续深造的法律硕士,非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学术中的创新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法学理论的进步与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关于这一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可能有人会坚持说:做学问,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也够了。我不否认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不够,因为博士的头衔对于认真做学问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法学硕士毕业后一心一意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年毕业的101名法学硕士中,只有12人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例不到8%,65%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实务工作。在12名进入教学科研机构的人员当中,大约又有一半左右可能是从事学校的行政工作。所以,真正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法学硕士非常的少,想继续深造或做研究的都选择了读博或出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没有法律硕士专业以前,法学硕士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社会输送实务人才。可见,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立志从事理论研究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条理由只会在不能用经济分析眼光看待问题的人的脑海中成立,因为他们没有区分财富的现值和未来值。打个比喻,你现在有100元,这是现值;10年后,这100元可能会变成150元,这是当初100元的未来值,在理论上现在的100元和10年后的150元是完全等价的。反过来说,10年后你将拥有150元的财富,意味着现在你已经拥有了100元的财富了。现值和未来值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方法相互折算的。

现在假设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打算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是考法律硕士还是考法学硕士合算呢?这里仍然以北大法学院为例。如果这个考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的不错,那么认真努力半年,他可能就会被录取为法律硕士。但是,如果他想考取法学硕士,他就得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为他首先必须得自学完法律本科的主干课程,按照北大法学院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这一阶段大约需要两年。所以,粗略的算来,考法学硕士仅仅在时间值上就至少比考法律硕士要多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仅仅是个保守的数字,我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的赞扬之声:我的朋友,某某某,在北大蛰伏了三年,除了读书听课之外什么都不做,一心要考上北大法学院,在前两(或一或三甚至更多)次失利的情况下,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真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在为他感到这里的骄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这样做到底值得与否。

同样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考取法律硕士可以节省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考取法学硕士可以节省大约50000元。用两年时间换取50000元,这个买卖表面上显得并不赖,实质上吃的亏很大。假设有两个考生,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时考取了北大法律硕士,另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后额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考取了北大法学硕士。短期的结果是第一个考生将会比第二个考生提前两年工作,长期的结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给定平均寿命和工作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第一个考生将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两年,没理由认为谁比谁一定长寿或者工作寿命更长。假定两人都工作到65岁,第一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8,39;第二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6,37。两者一比较你会发现第二个考生比第一个考生少工作了最后的第38和第39两年。参照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律师收入水平,年长的资深大律师收入都是很高的,这同律师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有关。第一个考生在开始时多支付的50000元是用来换取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最后两年所获得的收入。现值50000元在42(读书的3年加上工作的39年)年后的价值是多大呢,经济学家用实证的方法测算出在一个发展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年均实际利率大约是2%,根据2%实际利率计算出50000元的未来值大约是114862元。但是40年后一个已工作了37年的资深律师的最后两年的实际收入可能会是多少呢,具体数字可能不好枉加猜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今天的一个已工作了20年的从名牌法学院毕业的律师的收入水平,我相信绝大多数都远远高于114862元,这仅仅是现值。所以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弃法律硕士而取法学硕士是极不明智的举措。

既然以上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又如何来解释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的现象呢?真实的原因是:第一,法学硕士教育开展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而法律硕士是近几年才开始正规招生的。也就是说在法律硕士开办之前,一个考生如果想获得一张较高层次的法律专业的文凭,他除了法学硕士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当法律硕士出现之后,他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因为他是欲罢不能,他的沉没成本太大。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一旦投入就没有办法收回的投资。只要该考生自信下一年肯定能够被录取,他就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理由,毕竟先前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再说我们也不能先验的认为每个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在其转考法律硕士的时候都能考上,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现实情况中就是有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北大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相对法律硕士较高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法学硕士教育开展了20多年,而招生人数的相对较少必然使考生一年比一年为多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考生积压,由于沉没成本的缘故使得考生不舍得放弃。分子没有多大变动,而分母以加速度增长,录取比例不低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只要法学院在今后的法律硕士招生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负责任的态度,20年后的法律硕士的招生比例就决不会比现在的法学硕士低。

第二,法学界充斥的关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孰优孰劣的争论使得一些考生误入歧途。如果不是真诚的想仅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那么某些考生的选择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分析自身前途问题上的短视。既然是推行市场经济,就应该对市场的发现和纠错功能有信心,偏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湮灭。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被偏见所迷惑从而不能正确的把握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考生实在算不得精英。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报考法律硕士绝对是非法律专业又喜欢法律的考生的明知之举。当然,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但我相信上面那些分析还是具有普遍性的。希望考生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实现自己考研利益的最大化

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3. 西南财经大学法硕值不值得读

热爱抄法律的话,就去读,为了找好工作,最好别去了,现在法硕是很热门也很多报考,具体的你可以查看的它的历年招生人数。
《2018西南财经大学628法学综合一(含法理学、宪法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西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一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
如何想要考的话,复习资料可以看看下吧

4. 西南财经大学法硕怎么样

西南财经大学法硕专业是该学校的优势专业,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法回学学科在全国600多所法学院答系中并列第21位,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为B类。

西南财经大学法硕专业所属的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校外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教育部“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法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西南财经大学法学硕士专业的硬实力。

(4)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学费扩展阅读: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拥有全国首家以信息工程学和统计学进行法治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法治量化与信息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内金融法方面唯一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环境与资源法学”科研创新团队。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积极推进“以科研促教学”、“研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科研精品工程,强化科研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学院教师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质量。

5. 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学费多少

学习年限及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名称
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
法律硕士(J·M)
3年
不脱产学习

1 、在职 JM 学制为 3 年,学习方式为不脱产。学业优秀且提前修满学分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根据学生录取后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学习方式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1)每学期集中 6--8 周时间住校学习(集中班);
(2)每学期集中 12--14 周在晚上和周末走读学习(周末班)。
2 、研究方向:(1)民商法;(2)经济法;(3)刑法;(4)诉讼法;(5)国际经济法;(6)行政法等。
3 、第 1 — 4 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5 学期为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时间,第 6 学期为论文答辩时间。
4 、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兼采讲座、报告、专题讨论等形式,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
5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入学时即为每个学生配备双导师,学院在本院遴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和在法律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或政府官员共同作为专业导师,承担理论和实务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和就业等。
6、富有财经特色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西方经济学》、《法务会计》、《证券与投资》、《税法》、《人力资源管理》等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理论和实务课程。
7 、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学分,撰写学位论文并经答辩通过,由我校按学位条例和学位申请程序审定,颁发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法律硕士( J.M )学位证书 。

十、学费:人民币28000元。分两次付清,首付不低于50%

6. 法律硕士报考哪个学校好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

7. 请问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有没有奖学金学制几年

千万不要去,法学专业已被教育部亮红灯了。再说这个学校以经济,金融,会计为主。如果你是考上会计,金融,经济专业的研究生,那强烈建议你去。法律就算了嘛,不法学院在财大根本就说不上话,毕业了法律专业也不好找工作,有关系另当别论哈。建议不要去,也建议你考财大的会计哈!

8. 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法律硕士在职双证研究生怎么样

首先:整体不错,西南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实力雄厚,拥有双证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有帮助。
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创建的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创办光华大学。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在学校办学历程中,胡适、周有光、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谢霖、陈豹隐等大师曾于此著述立言;彭迪先、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王叔云、刘诗白、曾康霖等经济学家于此传道授业。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携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600余人;开办33个本科专业,下设27个学院(中心、部);拥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

9. 西南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学费是多少奖学金比例。。。谢谢。。。

不错的财经特色法学院,但具体学费多少、奖学金政策如何,以当年的招生简章为准,8月份左右发布,再去看看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相关文章查询相关文件,另外,结合《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进行分析,会对西财有更准确的认识。
参考资料:永平法律硕士就业网

10. 考研法硕新增的好不好考 +200分

新增的法硕显然比普通的法学硕士好考。
以前,法学硕士是给应届生准备的,法律硕士是给在职的人准备的。二者互不干涉。
新增的法硕,应届生可以报考,并且全日制、有双证,但学费参照原来的法律硕士。因此应届生不喜欢考,在职的又考不了。竞争不太激烈,只是要多掏银子了。

这里有个2009年法学学科全国排名,仅作参考,你可根据自己的实力报考,如果觉得自己实力一般,可考虑20名以后的学校。
学校代码及名称 排名 得分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 90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2 84
10001 北京大学 3 79
10486 武汉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5 73
10003 清华大学 6 7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8 71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 69
10335 浙江大学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2 6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04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4 67
10246 复旦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726 西北政法大学 18 66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19 65
10055 南开大学
10212 黑龙江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80000 中共中央党校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29 64
10140 辽宁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34 6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43 62
10475 河南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热点内容
法律规定为什么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发布:2025-02-10 23:37:17 浏览:737
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 发布:2025-02-10 22:49:45 浏览:629
法律硕士有学历吗 发布:2025-02-10 22:23:26 浏览:366
搜狗输入法官方下载2015 发布:2025-02-10 21:46:22 浏览:230
媒人隐瞒病情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0 21:34:01 浏览:178
劳动法连续 发布:2025-02-10 21:33:50 浏览:811
上海财经大学商法 发布:2025-02-10 21:27:38 浏览:374
艺术硕士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2-10 20:09:00 浏览:929
新劳动合同法第50 发布:2025-02-10 20:03:40 浏览:731
不批假算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0 19:36:00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