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发送短信提醒法律效力

发送短信提醒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4-25 16:47:43

1. 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的协议具有法律效用吗

有效。
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版电权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用手机发送短信协议属于法律规定的“数据电文”的一种类型,具有法律效力
由于这种形式的合同和其他数据电文的合同一样,存在难辩真伪的缺陷,虽然合同有效,但最好事后再补签一份纸质的书面合同。

2. 短信送达的法律效力

看具体情况:
一、如果是法院以短信方式送达传票的,原则上无版法律效力;权
事实上,法院只可能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先联系上当事人,然后再正式送达相关文书,而不会直接以短信的方式送达。根据现实中的众多诈骗案件,以短信直接送达传票之类的,基本上就是骗子。
二、手机短信发送借条的,视同书面借条,具有法律效力;
三、短信方式通知出租人解除合同,符合双方合同约定的,有效;

3. 短信具有法律效力吗

1、短信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根据情况证明力不同。2、针对本案。短信也是可以作为证据,如果没有其它证据来支撑这个短信内容的真实性,也是不会被法官采集的。

4. 书面通知形式有哪些,短信通知能视为书面通知吗,具备法律效力吗

书面形式是指合来同书、信件自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短信通知也视为书面通知,具备法律效力。

所有的通知形式都只是作为一种证据,法律效力看证据证明力决定,短信有效力,但是不会很高,最好是用书面通知让对方签字表示收到,其次是快递并以快递回执作为证据,短信为下策,因为这只能证明你给他发过通知,但如果对方把收到的短信删掉,他完全可以说自己从来没收到。

合同书。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多种,最通常地是当事人双方对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协商订立的并由双方签字(或者同时盖章)的合同文本,也称作合同书或者书面合同。

5. 书面通知形式有哪些短信通知能视为书面通知吗具备法律效力吗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抄、信件和数据袭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短信通知也视为书面通知,具备法律效力。

所有的通知形式都只是作为一种证据,法律效力看证据证明力决定,短信有效力,但是不会很高,最好是用书面通知让对方签字表示收到,其次是快递并以快递回执作为证据,短信为下策,因为这只能证明你给他发过通知,但如果对方把收到的短信删掉,他完全可以说自己从来没收到。

合同书。合同的书面形式有多种,最通常地是当事人双方对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协商订立的并由双方签字(或者同时盖章)的合同文本,也称作合同书或者书面合同。

6. 书面通知形式有哪些,短信通知能视为书面通知吗,具备法律效力吗

摘要 特殊书面形式。指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获得国家有关机关承认的文字记载形式。 包括:(1) 公证形式。(2) 鉴证形式。(3) 见证形式。

7. 律师函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吗具有法律效应吗

1、律师函通常会以书面形式寄出;
2、短信形式的律师函很有可能是假的。
建议咨询律师获得更多专业帮助。

8. 请问手机短信的法律效力

目前我国法律上规定有以下七种类型: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无论是哪一类证据均应当具备客观、关联及合法三大性能。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调查人员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

评定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来使用,首先要考量手机短信是否具备证据效力,即手机短信亦应具备证据的三大性能: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1、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作为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证据的客观性要求手机短信必须真实的反映案件事实、手机短信的内容应当未曾受到过任何删改;

2、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到手机短信,因每一个手机号码均对应一个唯一用户,手机短信的收发只能在特定的两个手机号码间进行,在没有其他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两个特定的手机号码间的短信收发,可认定为两个特定的用户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的通信行为;

3、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应当程序合法(指证据的来源、收集过程或提取方法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形式合法、主体合法(主要针对人证而言)。对于手机短信的来源,严格来说应推定审查以下内容:

(1)手机短信证据是否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2)手机短信证据收集的主体、时间、地点、过程、对象等是否合法;

(3)手机短信证据是否被他人非法输入和控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已具备了证据的关联特性,但因手机短信内容的易删改性以及来源的复杂性,而直接影响到对案件事实进行客观、真实的认定,在法无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如何判断手机短信的证明效力,就要靠主审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权来综合认定。

(8)发送短信提醒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从手机短信的合法性来看,要通过合法的入网手续后,合法使用手机,手机收到的短信是合法的证据。因此,符合下列情况,法院还是有依据将短信作为有效证据的。

1、保证手机短信不被删除,在手机储存空间或储存卡总保存。

2、将手机短信内容固定,可以请公证处的人员公证一下,摘成书面文字,进行公证,使其具有较强的证明效力。在公证时,公证机关应当机库手机的品牌,和型号,以便以后核查。这样提交的证据,对方要提供更强效力的证据才恩呢该推翻。多数情况下,公证机关的公证材料会被法院采纳。

3、提起诉讼后,将公证文书或将固定的手机短信证据交给法院,或有法官对手机内容进行检验,并当场制成笔录。做笔录时,同样应著名手机型号与品牌。除极少数款型的手机短信内容可以修改外,目前对大多数市面上出售的收集短信内容是不可修改的。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9. 诉讼通知短信有效吗

一般情况下,法院开庭不会以短信形式通知。若是案件以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话,法院可能会以短信、电话、传真的形式通知当事人。
人民法院向当事人发出的法律文书,包括传票、通知、裁定、判决等都应该以书面的方式送达到本人,本人同意以其他方式送达的除外,找不到人的也应该以公告的方式(登报、法院公告)的方式送达,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所谓短信或者QQ信息都可能是诈骗信息,打电话来的也要查询到真实的法院电话后再打过去核实。
法院起诉会发短信通知吗?
本人就是法院工作人员。法院通知案件当事人都会发出相关法律文书,如应诉通知书、执行通知书等等,文书的送达方式一般会采取上门送达、邮寄送达等。若当事人地址不明确无法送达而知道当时人电话的,一般是致电当事人而通知的内容是:什么时间,到某某法院的哪个庭,找某某法官领取,原告和被告分别是谁的何种(应诉、执行等)通知书。若当事人拒不接听电话,承办法官根据情况也可能会发送信息,但发送信息内容也和打电话是一样的。而且打电话和发信息只是辅助通知办法,而不是法定送达形式。特别注意:法院绝对不会直接在电话里与当事人说案情并说谁有理无理。更不会在还未开庭就在电话里说谁输谁赢,叫谁给谁钱,或将钱打到谁卡上的。此类在未经审理或调解程序而直接说谁输谁赢,而要求给钱的,100%诈骗。
民事起诉法院短信通知内容样本
法院不会短信通知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要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见:《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热点内容
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 发布:2025-02-10 22:49:45 浏览:629
法律硕士有学历吗 发布:2025-02-10 22:23:26 浏览:366
搜狗输入法官方下载2015 发布:2025-02-10 21:46:22 浏览:230
媒人隐瞒病情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0 21:34:01 浏览:178
劳动法连续 发布:2025-02-10 21:33:50 浏览:811
上海财经大学商法 发布:2025-02-10 21:27:38 浏览:374
艺术硕士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2-10 20:09:00 浏览:929
新劳动合同法第50 发布:2025-02-10 20:03:40 浏览:731
不批假算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0 19:36:00 浏览:651
2017上海养犬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10 19:29:16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