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向纪委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
A. 党员群众向上级纪委举报的问题内容纯属诬陷该负什么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一定要注意,如果诬告陷害的内容足以使其获得刑法追究,才能适用此罪名。否则没什么责任。
B. 纪委网站匿名举报,查处结果不属实,举报人会怎么处理
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举报需知:
一、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网站受理范围:
1.对党组织、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
2.对监察对象(监察法规定的六类公职人员,下同)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
3.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
4.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
5.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
6.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
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有关规定,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三、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请您按照被举报人属地和级别,选择相应的举报网站进行举报。
四、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请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准确联系方式等内容)。
五、请您参照举报材料参考样式反映问题。
(2)党员向纪委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信访举报渠道
来信,就是通过信件将信访举报材料邮寄到纪检监察机关。
来访,就是到纪检监察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当面反映问题。
电话,就是拨打纪检监察系统的12388统一举报电话反映问题。
网络,就是登录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举报。
工作流程
前期准备:来信的消毒、分拣、拆封、装订、分送;网络举报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受理登记: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来访接谈和记录;来电接听和记录。信访举报件的登记等。
办理处理: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C. 党员真实姓名向党组织检举党员或下级党组织严重违纪问题的,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什么
党员真实姓名向党组织检举党员或下级党组织严重违纪问题的,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该党员,听取其意见。
党内监督条例鼓励党员的监督积极性,规定党员署真实姓名检举的,党组织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该党员,听取其意见。
各级党委、纪委通过信访处理,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实施监督,及时研究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对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应当督促检查,直至妥善处理。
凡向党组织检举党员或下级党组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以及党员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行为的,党组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3)党员向纪委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
第四十一条党组织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整改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必要时可以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并向社会公开。
第四十三条党组织应当保障党员知情权和监督权,鼓励和支持党员在党内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倡署真实姓名反映违纪事实,党组织应当为检举控告者严格保密,并以适当方式向其反馈办理情况。
D. 实名举报的后果是什么
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版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权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党员向纪委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
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E. 对于向纪委谎报者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纪委作为党内执纪机关,并不存在追究法律责任的职能,只对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违纪人员涉嫌违法的,需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如果谎报者本身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向纪委谎报情况,则反而纳入了纪委执纪的范围,经查属于谎报的,可按照党内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被追责,如涉嫌犯罪的,则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F. 我向中央纪委举报了2次至今无果,这是什么原因
您举报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是否在纪检监察受理范围之内?
纪检监察存在“六个受理”和“三个不受理”,具体内容如下。
六个受理
一、对党组织、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
二、对监察对象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贪污贿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
三、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
四,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岀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
五,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
六,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
三不受理
一、依法已经、正在、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途径解决的;
二、依照有关规定,属于其他机关或单位职责范围的;
三、仅列举违纪、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名称,无实质内容的检举控告。
G. 面对实名举报,纪委都怎么处理
一般来说,举报的内容会格外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实名的,举报人会在一定时间内得到相关的反馈的。举报人全程监督整个案件的办理过程,直至相应的结果出来。1.纪检监察机关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信访举报办理终结后,承办的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向实名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2.纪委会根据工作程序进行调查落实,情况属实的,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3.纪委会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4.涉及违法案件的,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举报者要求得到结果的,纪委会告知举报人
H. 对不实的举报怎么办
举报人如果不是恶意举报,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8)党员向纪委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但在二者还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一、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二、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三、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
I. 党员实名举报他人对自己有影响吗
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党员向纪委举报失实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
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