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于理赔法律责任
A. 对方全责后续很不配合怎么办
对方全责和不配合可以依靠法律强制执行。
一方不配合处理可要求交警部门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还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还不履行赔偿责任,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通过法律方式解决:
如果对方失去联系,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医药费用,那么双方就无法协商处理。这种情况下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向自己的保险公司行使“代位追偿”:
在遇到双方都是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后,责任方跑了的情形,。“代位追偿”就是因第三方对投保车辆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在赔偿金额内先行赔付给投保人,再代位行使车主对第三方请求赔偿的权利。
3、向对方保险公司行使“怠于理赔”:
除了“代位追偿”,采用“怠于理赔”的方式同样有效,还不增加下一投保周期保费。发生不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后,全责方不按约定时间进行查勘定损,或全责方不配合理赔,跑了的,均可采用“怠于理赔”。受害车辆的车主,可以带着交警开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行驶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对方保险公司说明情况后,填写责任方“怠于理赔”的情况说明,便可以要求对方保险公司直接给予赔付。
4、向保险公司申请“分开划付”: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可以通过“分开划付”的办法解决。好多车主认为,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对全责方和无责方是一起理赔的,理赔金统一打到全责方的账户,再由全责方转给无责方。这样,全责方就可能把理赔款全部据为己有。其实不然,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可以选择“分开划付”就是全责方的保险公司分别将理赔款打给全责方和无责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B. 肇事者怠于理赔,保险公司是不是应该正常赔付受害人,住院费用以及误工费等!谢谢
自己起诉车辆保险公司和肇事者,不然保险公司没义务主动赔偿
车辆保险是车辆所有人为降低风险投保,保险公司是依据投保人请求或者法院裁判才支付保险费
《保险法》
第六十五条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未向该第三者赔偿的,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C. 交通事故责任人赖账怎么办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责任人赖账的解决办法如下:
1、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如果对方失去联系,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医药费用,那么双方就无法协商处理。这种情况下,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向自己的保险公司行使“代位追偿”
3、向对方的保险公司行使“怠于理赔”
4、向保险公司申请“分开划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 交通事故对方车主全责,他不去保险公司签字无法索赔,怎么办
1.不需要对方赔偿的且要保险公司赔偿的那么需要题主认全责保险公司才会赔偿!如果题主放弃向对方索赔的话那么默认此事故产生的损失车主愿意自行承担,且保险公司不会赔偿!
2.如果要对方赔偿那么,流程是报警,事故鉴定(可提出鉴定对方车辆是否属于机动车,有无牌照,有无驾驶证),责任认定,要求对方保险公司赔偿,然后申请代位求偿。如果车主坚持第一种那么建议联系你的保险代理人,他会告诉你如何操作。
直接向法院起诉他,因为一旦法律处理的话,就可以强制执行啊!
只要有交警有法律来制裁他,他不索赔不签字,法律会不允许。
两个方法可能可以帮到你。
1.代位求偿
代位求偿,又称保险代位权,是指保险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标的损害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方之索赔求偿权的权利。
简单粗暴地讲,就是当你的车子被别人撞了,保险公司先赔给你钱,然后再向撞了你的车的人索赔。
代位求偿的好处在于,如果碰到全责方逃逸了的情况,可以轻松拿到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理赔款。
但坏处在于,如果行使了代位求偿,保险公司却没有找到全责方,那么这一次出险,就会记在车主这里,导致下一年的保费有所上涨。
2.怠于理赔
2014年,福建省保险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怠于请求赔偿案件处理办法》,通知中明确说明,全责方的承保公司不得以全责方未提出索赔或全责方单证不全为理由,拒绝承担对无责方的赔偿责任,破解了无责理赔难题。
如果题目中仅仅是剐蹭一类的小事故,我们建议还是走怠于理赔更合适。
原因在于:
1.本次事故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2.责任已经非常明确了,有交警的认定书,对方全责。
3.事故中无人身伤亡的情况,仅仅是车损。
因此,你只需要携带事故证明、事故现场照片和行驶证等材料,联系对方保险公司,走怠于理赔流程,即可由对方保险公司赔付给题主,并且不会算自己出险。
E. 对方全责不配合理赔怎么办
交通事故定责后,对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解决方法:1.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己方享有索要赔偿权,可以和保险公司协商要求其代为赔付。亦即,己方可以去其相应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交强险一般是强制缴纳的)。2.向保险公司要求配合理赔无果后,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对方和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携带身份证、定损单、事故认定书,到事故发生当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法院会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进入诉讼程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 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未向该第三者赔偿的,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F. 保险公司赔偿不合理怎么办 可以起诉吗
当然可以起诉。
对于当事人认为保险赔偿不合理的情形,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无效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违反约定的一方按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对定损单有疑义怎么办 大多数的车险合同都有约定保险公司定损,保险公司有参与定损的必要性。一般来说,由于投保车辆处于被保险人的控制之下,保险公司对于投保车辆的使用和实际损失无法掌控,因此,为避免风险,一般都将保险事故发生后对损失的核定权利赋予保险公司。被保险人一般不能自行定损,而是负有义务协助保险公司定损。 保险公司未按期定损的,被保险人可自行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定损。修订的《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受益人的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可见,保险公司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定损,否则对被保险人由此扩大的合理损失将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在保险公司怠于定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另行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定损,并在此基础上维修车辆,从而减少经济损失。这是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即使起诉到法院,法院一般也会予以认可的。
具体撞车之后走保险流程赔偿标准如下(未包括伤残赔偿项目): 1、医药费。医药费是根据医院诊断证明、正规医疗发票确定数额。包括治疗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整形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2、营养费。营养费是按照医生开具的营养需求诊断证明和相关费用支出证明确定数额。是指为辅助治疗身体疾病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的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3、误工费、护理费。 4、交通食宿费。 5、伤残赔偿金。 6、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7、财产损失。
G. 对方全责后续很不配合怎么办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但不配合怎么办:
一方不配合处理可要求交警部门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还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还不履行赔偿责任,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资料:
1、通过法律方式解决:
如果对方失去联系,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医药费用,那么双方就无法协商处理。这种情况下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向自己的保险公司行使“代位追偿”:
在遇到双方都是机动车,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后,责任方跑了的情形,该如何解决。“代位追偿”就是因第三方对投保车辆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在赔偿金额内先行赔付给投保人,再代位行使车主对第三方请求赔偿的权利。
3、向对方保险公司行使“怠于理赔”:
除了“代位追偿”,采用“怠于理赔”的方式同样有效,还不增加下一投保周期保费。发生不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后,全责方不按约定时间进行查勘定损,或全责方不配合理赔,跑了的,均可采用“怠于理赔”。受害车辆的车主,可以带着交警开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行驶证、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到对方保险公司说明情况后,填写责任方“怠于理赔”的情况说明,便可以要求对方保险公司直接给予赔付。
4、向保险公司申请“分开划付”: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可以通过“分开划付”的办法解决。好多车主认为,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对全责方和无责方是一起理赔的,理赔金统一打到全责方的账户,再由全责方转给无责方。这样,全责方就可能把理赔款全部据为己有。其实不然,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可以选择“分开划付”——就是全责方的保险公司分别将理赔款打给全责方和无责方。
H. 出了事故之后,保险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引言:其实购买保险就是为了让自己出了事故之后有一个保障,但是有一些保险公司似乎并没有尽心尽责,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了保险之后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不处理,当遇到不处理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三、和事故的另一方做好沟通
有时候是对方全责,但是自己无责,其实这个时候保险公司能不能来处理就看对方的一个情况呢,因为一般的时候保险公司认定完事故的责任和事项之后,都是有双方或者是另一方签字同意才能够生效的。所以最好要跟事故的另一方进行一个沟通,这样的话自己的理赔才能走下去。
I. 保险法怠于赔偿15天
第六十五条【责任保险】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未向该第三者赔偿的,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释义与适用】本条是关于责任保险的规定。本条在保留原《保险法》第50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规定第2、3款的规定。第2款是有关责任保险的第三人是否直接享有请求权的规定。第2款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保险赔偿请求权,一方面保险人可以应被保险人请求直接向第三者赔偿,另一方面,在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前提下,第三者有权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第3款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保险人的赔付以被保险人已向第三者赔偿为前提。另一个含义是在第三者责任保险赔付时,被保险人必须向保险人出示已经向第三者赔付的证明,如赔付收据等。
本条第4款是关于责任保险的概念。所谓“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它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由于过失等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应对受害者承担的赔偿责任提供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具有两种承保方式:独立的责任险、附加的或基本的责任险。前者指保险人出立专门的独立保单的责任保险,一般分为:产品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后者与特定的物质财产保险有密切联系,可分作为一般财产保险的附加险承保和作为一般财产保险的基本险承保:作为附加险的,如船舶碰撞责任保险、飞机旅客责任保险等;作为基本险的,如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在一般财产保险中,保险人的赔偿金额由保险人根据投保方式、保险金额、损失金额等因素确定;而在责任保险中,赔偿责任产生后,被保险人承担的赔偿金额通常是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责任的大小及受害人的财产或人身的实际损害程度来裁定。当然,保险人在决定赔偿金额时要受到责任限额的约束。
本条第2款充分肯定了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体现了立法者对第三人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其目的所在。责任保险之目的本来在于保护被保险人,但近来其保护重心渐移于受被保险人侵犯之第三人,亦即受害人。这也正是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规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规定各不相同。英国《1930年第三方法案》规定:当被保险人无力还债时,第三人有权向他们的责任保险人提出索赔;如果被保险人不是一家公司,破产了或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或安排,或如果被保险人是一家公司,已接到结业的命令或已通过一项自愿结业的决议或任命了一个接受人、管理人,根据任何有关的责任保险合同,他对保险人的权利都转给第三人;任何保险合同所含条件改变了这些法律权利,将被宣布无效。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索赔人对于承保人享有的直接诉因,由于破产,被保险人的诉因被剥夺,并转移给了第三方。此后,英国1972年《道路交通法》第149条规定: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签发有效的责任保险单,被保险人因交通事故对受害人承担的责任,属于保险单承保的责任范围,受害人取得对被保险人的赔偿判决后,有权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在美国,以合同受益人的地位而请求履行保险合同的第三人,始终得到法院和立法的支持,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对保险合同几乎没有多少限制。瑞士1958年《联邦道路交通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害人有直接请求权。此外,日本《机动车损害赔偿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发生保有者损害赔偿责任时,受害人根据政令的规定,可以在保险金额的限度内向保险人请求支付损害赔偿额。在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没有直接规定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但都肯定了保险赔偿金可以经被保险人同意后由保险人向第三人直接给付,此举在于能够迅速填补第三人的损害,提高赔付效率,避免了被保险人在取得赔偿保险金后却不向第三人支付的法律纠纷,同时也为进一步赋予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奠定了基础。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917条第2款规定:“在预先通知被保险人的情况下,保险人得直接向受损失的第三人支付其应得的补偿,并在被保险人的请求下,承担直接给付的义务。”《韩国商法典》第724条规定:“保险人在通知被保险人或接到被保险人通知后,可以直接对受害之第三人支付保险金额的全部或一部。”
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可以有效地保护受害第三人,防止保险人不当得利,而且方便第三人索赔与减少诉讼成本。传统的责任保险,以填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而受到的损失为基本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责任保险为纯粹的填补损害的保险,成为被保险人分散其赔偿责任之风险的一种方法,被保险人致人损害,若其未向受害人提供实际的损害赔偿,则被保险人无损失发生,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随着责任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责任保险正在日益弱化其保护被保险人的目的,发展的结果使得责任保险具有并强调保护受害第三人的利益。随着责任保险覆盖面的拓宽和法律社会化运动的深入,责任保险成为受害第三人甚至整个社会利益获得保护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赋予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就成为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松动奠定了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基础。合同具有相对性,为合同法的一项古老的原则。合同的相对性认为,只有合同当事人可以对他方提起诉讼而强制他方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一项合同不得赋予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以合同上的权利,亦不得使其承担合同上的义务。但是,随着合同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合同相对性在事实上已经发生了演变,正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着保护第三人利益的需求,对合同相对性提出挑战最为彻底的合同类型为保险合同。英国的法律改革先后以《第三人对保险人的权利法》、《道路交通法》等立法,明文肯定了第三人对保险人所享有的权利或权益,极大地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对责任保险合同项下的第三人权利的限制。在美国,以合同受益人的地位而请求履行保险合同的第三人,始终得到法院和立法的支持,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对保险合同几乎没有多少限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保险合同领域,对合同的相对性采取了类似的立场。由此可见,合同法理论发展到今天,其相对性原则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为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另外,保险人对第三人抗辩与和解的控制是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存在的现实基础。在保险实务中,为了获得控制和对抗第三人索赔的权利,保险人一般都在保险合同中做了特别的约定,约定保留保险人参加第三人索赔的权利。通过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取得了被保险人在第三人索赔程序中的地位,从而得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参加第三人索赔争议的解决和诉讼。例如,美国的责任保险契约一般订有如下条款:若第三人因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而对被保险人起诉请求赔偿的,保险公司有对抗该诉讼的权利和义务。在和解阶段,美国责任保险合同一般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于获得保险人同意前,不得承认其责任、与被害人和解或干预保险人进行和解。我国台湾地区的汽车保险单也规定:“因使用被保险汽车发生意外责任,被保险人如被控诉或受赔偿请求时,保险人得以被保险人的名义,代为进行和解。”由此可见,在第三人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后,保险人已经以被保险人的名义直接参与到第三人的索赔中来,并实际控制着被保险人同第三人的和解,替代被保险人对第三人进行着抗辩。可以说,在第三人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阶段,实际上就已经直接面对着保险人,第三人向被保险人的索赔,已经逐步演变成第三人向保险人的索赔。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存在,由于保险人对第三人抗辩与和解的控制,早已有了它的现实基础。
我国的《民用航空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都有关于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相关规定。《机动车强制保险条例》虽然没有直接赋予请求权,但规定保险公司可以直接将保险金支付给第三人。但由于原保险法却并未明确规定受害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在许多保险案件中,第三人对保险人行使直接请求权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这对本来就处于弱者地位的第三人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因此,新法修改顺应各国保险法的发展趋势,明确赋予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实现了对第三人的充分保护。
第3款含义是“被保险人未向该第三者赔偿的,保险人不得向被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J.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有买保险)却故意拖延赔付如何处理
1、如果对方有事故单,他不处理的话,那么他的车子是过不了年检的,如果对方已经报过保险了,没有你的维修发票对方的保险也结不了案,保险公司会催他跟你联系的。
2、可以跟自己的保险公司协商,用“代位追偿”让你的保险公司先赔付你,如果保险公司拒绝,也可以投诉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执行是要被罚款的。
3、前面两种方法都无济于事的话,那么你可以凭事故认定书起诉他和他的保险公司。
具体流程:
到对方投保的公司所在工商局去,弄一张对方保险公司的企业信息,盖章。
去交警支队去开具事故认定书的交警支队凭事故责任认定书拉出对方车主、驾驶员的信息(不需要盖章)。
到地方法院起诉,大厅办事人员会给你一个模板,填好起诉书,交50块诉讼费,把发票、定损单、责任认定书、维修清单以及起诉书复印4份,车主信息、驾驶员信息、保险公司信息一份,一起交给法院,拿到一张诉讼受理通知书。
去交警支队去开具事故认定书的交警支队凭事故责任认定书拉出对方车主、驾驶员的信息(不需要盖章)。
到地方法院起诉,大厅办事人员会给你一个模板,填好起诉书,交50块诉讼费,把发票、定损单、责任认定书、维修清单以及起诉书复印4份,车主信息、驾驶员信息、保险公司信息一份,一起交给法院,拿到一张诉讼受理通知书。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法院会给双方各打几个电话,试图调解,有时会成功,有时不成功,这期间基本上不用自己管什么,就是要跑几趟法院。
使用“代位赔偿”
简单来说,车险代位赔偿,又称为代位追偿,是指被保险物品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由第三者责任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车主)履行损失赔偿责任后,保险人(保险公司)有权在其已经赔付金额的限度内取得被保险人(车主)在该项损失中向第三责任方要求赔偿的权利。
保险人(保险公司)取得该项权利后,即可取代被保险人(车主)的地位向第三责任方索赔。
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由你的保险公司先给你赔偿,然后将向肇事方追偿的权利转交给你的保险公司。
1、需要面签《“代位求偿”案件索赔申请书》;如果是单位的话,要在申请书上上加盖公章。
2、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驾驶人复印件;
同时,应尽量争取获得责任对方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驾驶人驾驶证复印件和责任对方的保险单复印件等材料;如果无法获得对方材料的,应至少提供责任对方姓名、责任对方车牌号、联系方式、承保公司等信息。(扫描件、复印件、拍照件都可以的)
3、事故证明材料:交通事故认定书、调解书(或简易事故处理书,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或法院、仲裁机构的裁决书、调解书、判决书)。非交通事故的相关证明。
4、损失情况证明材料:查勘报告、现场照片及损失项目照片、损失情况确认书;车辆修理费发票原件及维修工料明细单原件。
5、被保险人应亲自填写并签属《机动车辆索赔权转让书》(如被保险人是单位的,需盖单位公章)和其所知道的有关情况说明。
以下情况不能使用代位赔偿:
1、无第三者的事故
如果事故是单方事故,没有造成第三者的损失是不适用于 " 代位赔偿 " 的。如撞墙、撞树、蹭石墩子等都属于单方事故。
2、非保险赔偿范围
如果在车辆事故中轮胎破损、轮圈划伤、后视镜伤痕以及车内物品遗失等可能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内的物品损伤,无论是不是有第三者都不适用 " 代位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