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关于生效判决法律效力的规定

关于生效判决法律效力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4-26 14:28:14

❶ 判决书生效时间起算点


一、
1、上诉期满未上诉的,判决生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二审判决作为终审判决,并没有上诉期,二审判决何时算生效没有明文。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地域或时间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专门安排开庭宣读裁判文书,而是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这样就会出现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不同,当事人不能同时签收判决书的情况。可这样一来,生效日期究竟按什么时间起算呢?“法律没有规定,双方送达之日起生效,或者最后一个人送达之日起生效。就是因为没有明文规定,就是出现了一个模糊点。”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说,这起案件因为种种巧合,触到了目前我国法律的一个空白点。
二、

拓展资料: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二审判决作出之日生效;
2、二审判决宣判之日生效;
3、二审判决送达之日生效。那么,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容易引起纠纷。“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时生效做出明确的规定,以避免出现争议。”一般是以判决书的送达之日起生效的。
三、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以及第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规定,对于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不服的,有两种救济方式:
(一)可以就生效的民事判决向上级或原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二)可以请求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生效的案件进行法律监督,即可以向检察院申诉,请求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

❷ 判决书生效的期限

法律规定的判决书生效时间是送达到当事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当事人不提起上诉的,判决书发生效力。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❸ 判决书生效时间怎么算

您好,民事诉讼判决书下达之后,当事人对于判决书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半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提起上诉,该判决书产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一、民事诉讼判决书生效时间怎么算?
民事诉讼案件,法院判决书的生效时间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无上、抗诉情形的,那么在上诉期满后的那一日法院判决书生效。
民事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行政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刑事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终审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审就是最后一次审判,二审是没有上诉这个说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就生效。
二、如何发起民事诉讼?
进行民事诉讼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在诉讼状中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名称、住处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示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被告应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答辩期间可以依法提出管辖异议。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5、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在不停止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6、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决, 当事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在法律上规定的上诉期内,没有提起上诉的,民事判决书产生法律效力。公民个人发起民事诉讼分为六个步骤,首先要准备好起诉状,其中写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起诉的事情,诉讼的证据来源。然后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按照法院的通知按时出席庭审。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判决书后半个月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上诉、抗诉的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二审效力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❹ 法律文书生效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行政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刑事一审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二审终审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审就是最后一次审判,二审是没有上诉这个说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审判决书在送达时就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 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五十二条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❺ 民事诉讼法关于判决书生效的规定

法律分析:判决书等均会写明生效日期,同时明确判决履行期限,过了履行期限对方不履行的,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一审上诉期十五天,过期就生效。二审送达法律文书就生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四条 可以上诉的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❻ 生效判决法律效力有多大能违抗吗

民事判决的效力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民事判决生效的时间;二是生效民事判决产生的法律效果(也称法律后果)。

(一)民事判决生效的时间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谓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时也称生效判决。民事判决生效时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上诉期届满当事人未上诉的判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法律允许上诉的一审判决,在上诉期内当事人没有上诉的,上诉期届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2、不能上诉的判决。这类判决包括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二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准上诉的一审判决,如适用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和适用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除权判决。上述判决一经送达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生效民事判决产生的法律后果

一般认为,民事判决生效后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法律后果:

1、拘束力

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上诉审判决,在其宣告或者送达后,就发生一定的形式效力。即作出该判决的法院,自判决成立后,即受其拘束;以后该法院在同一审级内不得自行撤销或者变更其判决,即使当事人同意撤销或者变更时,也不能变更或者撤销该判决。

判决对法院的拘束力是判决的内在属性。为此,各国民事诉讼法都认为,判决成立之后就产生拘束力。

2、既判力

既判力又称实质上的确定力(也有人称为对事的确定力),是指确定的终局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当事人和法院的强制性适用力。

3、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给付判决可以作为执行根据,判决中的权利人在义务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时,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强制执行。

民事判决种类

1、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诉讼案件的判决和非诉讼案件的判决。

诉讼案件的判决,是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确认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判决。非诉讼案件的判决,是指对申请人要求确认的法律事实,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决。

2、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方式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

给付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责令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履行一定义务或者给付一定金钱、财物的判决。

确认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当事人间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或者某项法律事实的判决。

变更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制作的变更或者消灭当事人之间原来存在的无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之判决。

3、根据其所依据的审级和审判程序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

一审判决,是一审法院适用第一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它包括适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作出的判决。

二审判决,是二审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依法作出的判决。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判决书在宣告或者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此不得上诉。

再审判决,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适用再审程序,对案件再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

4、根据其是否生效,民事判决可以分为生效判决和未生效判决。

生效判决,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的判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或者依法不能上诉的一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以及所有的二审判决。

未生效判决,是指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例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所作的未过上诉期的一审判决。

5、根据其是终结案件的全部还是一部,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

全部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全部审理结束时所作出的判决。全部判决作出后,该案的诉讼程序即宣告结束。

部分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那些案情比较复杂、全部案件事实难以在短期内查清的案件,为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已查清的部分事实所作出的判决。

6、根据双方当事人是否都出庭,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

对席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自始至终都参加诉讼活动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判决。缺席判决,是在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法院所作出的判决。

7、根据其作出的先后时间,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原判决和补充判决。

原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个案件审理后首次作出的判决。补充判决,是指在原判决宣告后,人民法院在原判决主文不明难以执行或者有遗漏错误的情况下,针对原判决所作的更正、解释或者补充的判决。补充判决与原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❼ 法院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几年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
法院作出的裁专判文书一经生效(属一审判决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审终审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销。

裁判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权利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就丧失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限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❽ 生效判决必须履行是民诉法第几条个

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附民事诉讼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热点内容
原立法法 发布:2025-04-23 03:24:09 浏览:464
涉及劳动法的服务期 发布:2025-04-23 03:18:22 浏览:351
合同法设备卖方赔偿 发布:2025-04-23 03:16:56 浏览:622
民法典通过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3 03:15:28 浏览:502
行政立法权的主体 发布:2025-04-23 03:12:31 浏览:823
劳动法简答题试题 发布:2025-04-23 03:07:41 浏览:116
刑法体系题 发布:2025-04-23 03:07:31 浏览:12
新的巡视工作条例 发布:2025-04-23 02:45:03 浏览:899
刑事案件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23 02:30:54 浏览:849
广州司法考试考场 发布:2025-04-23 02:23:44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