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权责任法法律体系
1. 侵权责任法与侵权行为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本法在制定过程中一直有关于使用“侵权法”、“侵权行为法”还是“侵权责任法”作为法律名称的争议。这并不是简单文字游戏,因为涉及侵权法律的继承性和内部体系、未来中国民法典立法体系等重大问题。广义上的“侵权法”包含了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而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所强调的重点和范围有所不同的。最终选择了“侵权责任法”,主要还是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继承民法通则已有的立法经验。采用“侵权责任法”意味着将来中国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是由民法通则的民事责任发展而来,从而保持了立法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 《侵权责任法》的意义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法律体版系(即通说的权未来的民法典)的基础法之一,在民事纠纷中占居非常重要的位置 。
在人们的日常法律关系或者说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中,因为侵权是仅次于合同的民事行为,所以对于公民来说并不陌生;又因为侵权的形成或者形式不可能预先设定,处理结果往往因为人的不同或认识或思维的基点的不同而迥异,所以较之合同行为和处理结果更复杂,更有尽快制定并认真执行的必要。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什么权利”通常被理解为是“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另外一种说法,但两者绝不是语义反复或者涵盖。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者的初衷和雄心旨在实现侵权行为和责任在法律上实践上述两句话的含义,所以侵权责任法获得通过,是中国法治进步的又一个亮点一点也不为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的内容简介
侵权责任法的颁行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众所周知,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侵权责任法就是一部全面保护私权的法,就是一部对民事主体的各项民事权利或者说基本人权在受到侵害提出救济的法。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私权的保护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是要着力于保障私权。在此情况下,颁行侵权责任法,强化对私权的充分、全面的救济,不仅仅是人权保障事业的重大进步,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成就。可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侵权责任法属于起着“支架性”作用的法律。这就是说,它是调整最基本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法律。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是我国民法典制定的重要步骤,我国民法典的编纂采取分阶段分步骤的方式,侵权责任法的颁布是继物权法之后的一项重要方作。立法机关、实务部门和民法学界三方合作交流,广泛听取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这种“三结合”的立法模式保证了侵权责任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这部法律就是实行民主立法、开门立法所形成的重要成果,也可以说是广大法学工作者、司法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4. 《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责任形态
这部与《物权法》一样核心在于保障私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跨两届人大、历经4次审议后终于面世。它对包括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专利权、继承权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提供全方位保护,其中许多内容是法律上第一次作出明确规定。
5. 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制定《侵权责任法》,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专
2、《侵权责任法》是建设属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助力。
3、《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也是我国侵权法理讼的一次全新总结。
4、《侵权责任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6. 定制侵权责任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法治的价值在于规范公权、保障私权,侵权责任法作为规范侵权行为应当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的法律工具,作为确保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在受到损害后得到合理弥补的重要法律形式,集中体现了法治的重要价值——保障私权。它是法治社会中一部重要法律,也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侵权责任法越发达的国家,法治就越健全。所以,侵权法在世界各国的民事法律体系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民法通则中将侵权行为法独立列为一节,也说明了其在我国民法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7. 什么是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有哪些主要法律特征
侵权责任法是调整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这里的侵权,主要还是指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一般来说,这些侵权行为责任都是在当事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发生的责任。如果有合同,可以按合同来处理;没有合同,就都按侵权来处理。所以也有人把这些责任称为“合同外的责任”。
实际上,关于侵权法的概念国内外始终缺少统一的见解。在我国民法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侵权法是有关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对侵权行为如何制裁,对侵权损害后如何补救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种观点认为,侵权法是关于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种观点认为,侵权法是调整有关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而产生的相关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们认为,侵权责任法是规定不同的侵权行为应当如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
8. 侵权责任法
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经十一届全 国人 大常 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侵权责任法》的最终通过,标志着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得到最终完善,向最终完整民法典的目标进一步迈进,标志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标志着在民事侵权专门法的最终诞生,有利于更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是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 人民 代 表大 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9. 侵权责任法有哪三项主要的功能
侵权责任法有三项主要功能:
一是赔偿功能。本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侵权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之后,责令其向受害人支付损害赔偿金,以填补受害人因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的法律功能。赔偿就是在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并致他人损害以后,行为人应向他人负赔偿责任,以填补受害人因其行为所受到的损失。包括对财产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在各种民事权利遭受侵害后,尽管需要对这些权利提供各种救济,但只要涉及损害赔偿的责任问题,就应该属于本法的调整范围。大陆法系国家的侵权法理论一般认为补偿是侵权法唯一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体系中侵权法是隶属债法的范畴。我们认为,本法在制定过程中体现出的立法精神反映出本法的功能并不仅限于赔偿功能一种,还包括救济和预防功能。
10. 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重点解读侵权责任作为构建我国民法体系的最重要一部分,终于在2009年12月26日尘埃落定,在侵权领域,也算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该法对保护公民民事权益做出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的规定,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与公众利益也息息相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