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关于婚前彩礼的法律效力

关于婚前彩礼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4-28 16:55:07

⑴ 彩礼协议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彩礼协议书是否有效,要看协议的具体内容。通常来讲,如协议双方自愿签署,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及第三人利益。

不违反公序良俗,那么就是有效的。反之,则可能不被法律所认可和保护。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⑵ 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

夫妻离婚彩礼可以退吗
看情况,有的可以。
1、什么是彩礼。这里所说的彩礼,在一些地区又称聘礼,具有严格的针对性,仅仅是指按照当地习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财物,表示其欲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中国古代的法律将由此形成的婚姻称作“聘娶婚”。因此,若男方向对方支付财物,是基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了与对方最终缔结婚姻关系,不得已而必须给付,具有明显的地方习俗性的,属于彩礼。若给付的财物不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得已而给付,或者在当地不存在必须给付彩礼方能缔结婚姻关系的风俗习惯,而是男方完全自愿给付且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则属于一般赠与行为,不属彩礼的性质。应当按照一般的赠与处理,离婚时如果不是女方自愿返还,法院一般判决不予退回。
2、哪些情况下应当返还彩礼。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中就彩礼的返还作了明确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因此,如果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男方可以要求女方(包括女方家庭实际接受彩礼的亲属)返还彩礼;否则,彩礼在离婚时不予返还。当然,如果女方自愿返还,则不受此限。
华律网
彩礼返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返还彩礼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2、必须是当地确实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一般来说,彩礼问题主要大量存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们迎亲嫁娶,多是按民风、习俗形成的惯例。如果当地没有此种风俗存在,就谈不上给付彩礼的问题。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具体情况及性质,由法院依法作出处理。
3、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

⑶ 婚前给彩礼和婚后给彩礼的法律区别

婚前给彩礼和婚后给彩礼的法律区别:所有权不同。
婚前彩礼归个人所有,是以结婚证的登记日期为限,登记日期以前的彩礼归你个人所有,婚后彩礼是以登记日期以后,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彩礼一般婚前给。彩礼婚前给婚后给的区别是法律意义上彩礼归属权的不同:彩礼婚前给是男方对女方的赠予行为,属于女方个人财产,彩礼婚后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彩礼婚前给是个人财产,不过这种情况需要在双方没有明确缔结婚约且没有同居的情况下,彩礼才会被法律判定是婚前个人财产。如果没有明确目的或说明,婚前给彩礼就属于对个人的赠与,属于个人财产。彩礼没有转入男女双方共有账目,只是由一方家庭占有,也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结婚后给的彩礼就是父母双方给夫妻的无条件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相关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任何来源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公平分割。但是,如果给予彩礼的一方以生活困难请求法院裁决的话,彩礼的分割也会向对方倾斜。
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给付彩礼的行为,虽然在法律上不提倡,但也不禁止。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⑷ 彩礼协议书是有法律效力吗

彩礼协议书是否有效,要看协议的具体内容。通常来讲,如协议双方自愿签署,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及第三人利益。不违反公序良俗,那么就是有效的。反之,则可能不被法律所认可和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⑸ 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对彩礼的规定有: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男女双方并未进行结婚登记、已办理结婚登记但并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⑹ 关于彩礼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很多人就抓住了关于“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点为由,谣传关于2021年禁止彩礼。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国家只是禁止天价彩礼。
彩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嫁习俗,女儿愿意嫁人,男方随风俗给彩礼,只要双方商量一致,达成共识,就不是借婚姻索取财物。
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彩礼的规定,主要是在退还彩礼等规范化政策,让彩礼更人性化,避免农村家庭因彩礼而返贫,并没有禁止收受彩礼的强制性规定。
符合以下的三种情况,男方可以向女方索要已经支付的彩礼:
(1)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没有共同生活。
(3)男方因支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
女方可不予退还彩礼的情形:
(1)双方未登记结婚但是同居两年以上。
(2)双方未登记结婚,同居也不满两年,但孕有子女。
(3)女方接受的彩礼用于共同生活的支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⑺ 彩礼的退还有哪些法律依据

一、彩礼的返还范围以及情形彩礼作为民间习俗,给付彩礼的行为可以视为以结婚为生效条件的附条件赠与行为,而不是一般的无偿赠与。如果结婚不成,赠与行为则失去法律效力,彩礼应该返还给赠与人。如果结婚之前的确从彩礼中有合理的支出,也应该酌情返还。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给付彩礼的证据认定对于彩礼纠纷案件的证明标准,也应遵循高度概然性原则,即只要当事人所举证据足以让法官对案件的法律真实产生高度信任,并能排除其它合理怀疑,那么就可认定该法律事实达到客观真实。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热点内容
优质司法服务 发布:2025-02-09 05:10:53 浏览:558
太湖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9 05:06:59 浏览:748
征税立法是否要回归人大 发布:2025-02-09 05:05:29 浏览:261
教师职业道德是 发布:2025-02-09 04:57:20 浏览:635
不符合建设行政法规的有 发布:2025-02-09 04:43:29 浏览:742
西城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2-09 04:33:17 浏览:54
婚姻法关于家暴 发布:2025-02-09 04:07:44 浏览:221
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发布:2025-02-09 03:55:38 浏览:625
婚姻法第11条规定 发布:2025-02-09 03:22:06 浏览:936
上海劳动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9 03:15:38 浏览: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