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① 关于就业协议书,假签会有什么后果
就业协议书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回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订答的。毕业生就业时必须签署就业协议书。协议书一经签署,协议各方须严格履行协议内容:毕业生要保证自己能正常毕业,按时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要按照合法的用人程序接收毕业生,妥善安置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学校要按照规定程序派遣毕业生。就业协议不能随便签。现在很多学生都是随便找一家公司把协议签了,应付学校。然后当你找到工作了之后再让那家公司给你开个离职证明,证明你跟那个公司已经没有关系了。你就可以开始新的工作了。但是跟那家公司的关系一定要保持联系。否则你的档案会保留到那家公司,报到证也是那家公司。如果那个公司没有档案保存资格的话,你的档案可能会保留到当地的人才市场。将会影响随后的档案及工作关系变迁。
②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
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签订就业协议的一种书面合同。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
4、时间不同:
就业协议书制定时间在劳动合同签定前。
5、时效不同:
就业协议书约定仅指学生在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去工作的一份书面合同。劳动合同规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其中载明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等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就业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须要取得毕业资格,如果学生在派遣时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接收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
就业协议的双方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势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合理使用劳动力。
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既是对合同主体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
③ 就业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是合意签约,既然是三方协议,那需要三方都签约盖章后才能生效,生效时间应该有约定的,你认真看看协议!!
④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区别吗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区别。在于主体的区别,内容的区别,签订目的区别。
1、主体的区别
大学生就业协议主要是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性质是没有规定的,对任何单位都适用,就业协议的鉴证方是学校。
劳动合同则适用于劳动者(包含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含公务员单位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系统)之间,与学校完全是无关的。
2、内容的区别
就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介绍自身的情况,表示愿意去用人单位去就业,用人单位也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则同意推荐毕业生,并且列入派遣计划当中。这一份协议是不涉及任何权利和义务问题的。
劳动合同的内容则涉及了很多权利,如:劳动的报酬、劳动保护、劳动纪律、工作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
4、签订目的区别
签订就业协议是为了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意向上初步约定好,双方在这个环节可以商讨一些基本的条件,对于即将要签订的合同的内容也能达成一致。
这份协议是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承诺履行协议,高校并不能作为第三方。
签订劳动合同是为了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既是保障又是一种约束。签订了劳动合同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
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4)就业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下列特征:
1、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服从的从属关系。
2、劳动合同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没有只享受劳动权利而不履行劳动义务的,也没有只履行劳动义务而不享受劳动权利的。一方的劳动权利是另一方的劳动义务,反之亦然。
3、劳动合同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劳动合同即成立。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就业协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合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提醒:就业协议不能取代劳动合同
⑤ 应届毕业生 《就业协议书》里的违约金 有法律效力吗
这里你有一个误解,他又接收了你校另一句同学,并不证明那个同学占了回你的"位置",公司并不答"松口",说明你如果这个时候去公司,公司还是会接收你.
与是否接收那位同学无关.公司接收毕业生是没有名额限制的.
就业协议到一般到你毕业时失效,如果有到公司实习的白纸黑字,
就必须到公司履行实力.不过一般公司都懒得去追究.
档案和户口是签订劳动合同后才转接的.
所以如果想毁约,又不想交违约金,这就要看公司的态度了.
(可以找合自己的理由说服公司,自己确实不适合公司的工作,尽量客观化,比如身体,开张假的身体体检单不是很难的.为了治病,不能毕业就参加工作,不过这招挺损点.)
否则,只有交违约金.或是拖严时间,但考虑到耽误再找合适的工作.
违约金不是很多的话,就交了吧.
⑥ 就业意向书有法律效力吗
1、意向书作为约定订立合同的合同,在预约中已经约定了合同的主要或全部内容,并附约在未来特定时间订立正式合同。既然意向书具备了合同的要件,包含当事人的合同义务,自然具有法律约束力。
2、《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其法律性质是一种民事合同。具体理由如下:
《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毕业生可以自由地选择用人单位,到工作条件好,待遇好,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去工作。
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选择优秀的毕业生到本单位工作,从而为单位谋求更大的利益和发展。其他的任何人或单位、组织非依法定理由不得对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的《协议》加以干涉。
(6)就业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意向书特点:
其一是协商性,其二是灵活性。意向书不像协议、合同那样,一经签约不能随意更改,意向书比较灵活,在协商过程中,当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图和目的提出意见,在正式签订协议、合同前亦可随时变更或补充,最终达成协议。其三是简略性。
事实上,法律并没有对意向书的效力作出规定,通常的意向书内容中都含有导致其丧失约束力的条款。如在意向书中列有“本意向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的权利义务具体由正式的合同确定”等条款,意向书中这些条款通常都表明双方不希望受到有关内容的约束。因此,通常来说,意向书不具有和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意向书也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如果意向书已经具备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条款。
⑦ 就业协议书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签订的协议书,仅是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达回成的答就业意向,内容上只规定了一些简单的违约责任,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后,学校将脱离三方关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应确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则同时终止。建议你一拿到毕业证书,就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⑧ 《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你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工作必须满3年,否则罚款5万元内容”是单位事后版自己写上去的,而权没有与你协商,之后,也没有征得你的同意,你也没有做出同意此条款的意思表示,那么这条规定无效,但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
话说,如果你去的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岗位,那么的确有最低工作年限的限制。但是,至于是不是罚款五万元,我记不大清楚了。
再说了,像这种机关的就业协议,应该是格式合同吧,你只要签个字就行了的,可能是你当初签字的时候,没看清吧。
⑨ 就业协议书有什么法律效力
应届高校毕业生与抄用人单袭位达成就业意向后,须签订由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是转递毕业生档案和户口关系,办理报到落户手续的依据,学校凭毕业生已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派遣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关系。如果不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毕业后的人事档案、户口等关系就可能会被派回到生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