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最高法律效力的教育法律

最高法律效力的教育法律

发布时间: 2022-04-29 07:15:19

① 全国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教育法律是国家教育法律体系中具有什么法律效应的规范

全国人大及常委制定的教育法律是国家教育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应的规范。

法律效力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属于根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颁布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1)最高法律效力的教育法律扩展阅读

教育法制化,一方面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另一方面需要严格执法。只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法制化才有可能实现。

学习和研究教育法可以普及教育法律知识,提高有关组织和人员的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使教育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一般而言,受教育者,特别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受教育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法律明文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得到许可可免除接受义务教育外,其他有学习能力的适龄儿童和少年都有权接受义务教育。

②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宪法。宪法是主权国家或地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或地区的其他的法律、法令等都不得跟宪法相抵触,它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③ 目前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教育法律都有哪些

教育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全部现行法律所构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总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同时各部门法之间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法律的特殊的内在结构,法律体系就是指一国法律的内部结构。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一)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
从教育法律体系的纵向构成上看,由于教育法律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的不同,教育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效力也不同。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可从纵向上将我国的教育法律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一是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全部立法工作的基础和根据,一切规范性文件皆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权。宪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目的任务、结构系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有残疾的公民在教育方面予以帮助,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了学校的教学用语,规定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这些都是各种形式和层级的教育立法的主要依据和最高依据。任何形式的教育法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便是违宪。
二是教育基本法。它是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的教育基本法,即《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有人将其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的“母法”。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也是制定其他教育法规的基本依据。
三是单行教育法。它是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法律中的条款。教育单行法是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确立的原则制定的,用于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的教育法规。我国先后已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其他教育单行法有六部:简称为《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
四是教育行政法规。它是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五是地方性的教育法规。它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或其常委会和有地方立法权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六是教育规章。它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部门教育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委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内单独或与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有关工作命令、指示、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其效力虽低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但在全国有效。部门教育规章通常由教育部部长以教育部令的形式签发,或由教育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委以联合令等形式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自身权限内发布的调整教育行为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政府教育规章。
(二)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
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是指按照它所调整的教育关系的性质或教育关系的构成要素不同,划分出若干个处于同一层级的部门法,形成教育法规调整的横向覆盖面,使之在横向构成上呈现出门类齐全、内容完整、互相协调的态势。
人们对教育内部和外部各种教育关系构成要素的认识不同,判别教育法律体系横向构成的种类所采用的标准不同,以致对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的表现形式作出不同的划分。有人将我国教育法规按横向结构的表现形式分成六类;也有人将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分为八大类。可见,对教育法律体系从横向上进行统一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作更深层次的研究。目前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横向结构按现行的教育法体系框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一教育基本法律的统领下有六个部门法(单行法)构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④ 教育行业最基本的法律是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教育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通常规定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⑤ 在教育法规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律是()

A吧。。未成年人保护就包括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得到保障。

⑥ 什么是教育法的法律效力

教育法效力是指教育法的有效范围。包括对人、地、时的效力。
(1)人的效力,包括对自然人和法人。中国教育法对人的效力实行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即:中国公民在境内,适用中国教育法;中国公民在境外,原则上适用中国教育法,但也适用所在国的教育法,有冲突时由两国协商解决;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侵犯中国国家和公民教育权益时,适用中国教育法。
(2)地的效力即教育法在什么地域发生效力。是从法律生效的地域角度观察对人的效力。凡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法律文件,一般在全国有效;地方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本行政区内有效;在特定区域有效,有的法律不但在国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超出国境。
(3)时的效力即教育法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和溯及力。教育法的生效时间,一般在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也有的规定在法律文件到达各地之日起生效。教育法效力终止时间有几种情况:教育法本身自行规定有效时间,到时限届满又无延期规定者自行失效;新法施行,相应旧法失效;颁布特别决议或通过法典编纂、法律清理将某些教育法废除。教育法的时间效力涉及其溯及既往的效力,各国的通例是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实和关系,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实和关系

⑦ 在教育法规渊源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教育法吗

教育法规渊源中,效力最高的是是宪法

⑧ 教资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怎样的地位

《教育法》地位,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⑨ 我国教育的基本法

法律分析:《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教育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关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是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母法,在教育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制度以及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⑩ 义务教育法是根据什么法制定的,具体有哪些法

《义务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

对此,《义务教育法》第一条就明示了: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具体法律如下:

1、《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当前版本是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

2、《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3、《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等事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该法自1995年9月1日施行。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教育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九条等十处条款进行修改,并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修改内容涉及国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学前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违法招生和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热点内容
gsp公司规章 发布:2025-04-22 14:49:41 浏览:271
淮北市司法局 发布:2025-04-22 14:48:55 浏览:653
2014刑法司法解释 发布:2025-04-22 14:42:17 浏览:254
昆明的律师 发布:2025-04-22 14:38:34 浏览:764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