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违反红十字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红十字法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4-29 12:40:58

1. 中国红十字会有哪些条例

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确立的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基本原则,依照中国参加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成员,积极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两个国际组织及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红十字会主要事的工作有:
1、备灾与救灾。每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中国红十字会即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为灾区筹集赈济款物,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派出医疗队到灾区服务。中国红十字会建有区域性的和省级的备灾救灾中心,储备救灾物资,培训救灾人员。
2、卫生救护。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培训初级卫生救护人员,以减轻意外伤害造成的伤亡。
3、社区服务。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广大红十字会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对散居在社会上的孤老病残者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参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于社会上最易受损害的群体。
4、宣传和传播。利用各种媒介、各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传播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任务。
5、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动员群众无偿献血,协助政府表彰奖励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经政府批准负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建设、管理。
6、 红十字青少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红十字组织,发展会员,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及青少年的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开展国际红十字青少年的友好交往。
7、台湾事务。为海峡两岸同胞服务,处理查人转信,探亲衍生等问题,两岸红十字组织积极开展卫生救护交流、赈灾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8、对外交往。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柳洪平创建。

2. 说一下红十字

国际红十字会(ICRC)简介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1863年最早成立的红十字组织,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奠基者,是由瑞士公民组成的民间团体,委员都是上层社会的知名人士。根据日内瓦公约的有关规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得以中立团体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和救济;并为上述原因而失散的人查人转信;受理有关违反人道主义公约的指控;致力于发展和传播人道主义法律,与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武装部队和医疗部门合作培训医务人员。国际红十字章程赋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特殊责任,以维护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历次的日内瓦公约和附加议定书,都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起草的,它对改进、发展、完善和传播日内瓦公约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上新成立的红十字会或经过改组的红十字会须经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式承认,方能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它虽然是瑞士民间团体,但它是独立的人道主义团体,它的所有活动都带有国际性质,因此日内瓦公约缔约国政府都尊重它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联合国观察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大战爆发后它立即在日内瓦投入捍卫人道主义原则的斗争,它提醒各交战国考虑在日内瓦公约上所承担的义务,对粗暴践踏这些原则的行为提出了抗议,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建立战俘与家属的联络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诺贝尔基金会将1917年的奖金颁发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以确认它在救助战争伤员的工作中对和平事业的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将成千上万的战俘运往瑞士,再由此转运回国,并保护了许多战俘免受枪杀;还开展了保护平民,为战俘传递信件和包裹,保护犹太人等,为此它在1944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3年,就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诞生100周年之际它第三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员汉勃罗在授奖仪式上说:“包括不同人种、宗教信仰和肤色的90多个不同国家红十字会的合作,对于国际谅解与和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连同1901年红十字会的创始者亨利·杜南荣获的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已四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表明无论任何人对人道主义组织都交口肯定、推崇备至,人道主义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这也证明了人道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得到了全人类共同理解。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当今红十字运动已成为全球性的运动,红十字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已渗入人们的心田,温暖人们的心灵,如果人人都把人道主义视为己任,人类社会安宁幸福的理想还会遥远吗?

世界红十字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红十字会首先倡议每年举行为期三天的“红十字休战日”活动。大力宣传红十字会的人道思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减少战争危险。同时,结合红十字会业务进行全国的卫生、救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这些倡议和作法,受到国际红十字界的赞赏和支持。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理事会于1922年的第二次会议上,根据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敦促各国红十字会认真考虑红十字休战日的作法。随后,第十一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再次审议后,建议在全世界范围内规定一天为红十字日。
为表彰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的功绩,国际联合会于1948年决定将他的生日5月8日命名为世界红十字日。
世界红十字日
◆◇红十字会创始人
亨利.杜南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创建于1863年,是个独立的人道主义机构,也是红十字会的创始团体。在武装冲突或动乱场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作为中立者,主动的根据日内瓦公约,努力保护和救助战争和内乱的受害者,从而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创建于1919年,前身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它的职责是促进各国红会开展人道工作、协调各国红会救济自然灾害者的行动,以及救助武装冲突地区以外的难民。国际联合会通过这些工作来推动世界和平。
◆◇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好处。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普遍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3. 疫情期间违反居家隔离等防疫规定的人员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拒不服从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会涉及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疫情期间,拒不服从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强行外出,导致他人健康、财产等受损的,涉案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行政责任:疫情期间,拒不服从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强行外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涉案人将会受到行政处罚。

三、刑事责任:1.若涉案人为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或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等,在其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涉案人将涉嫌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2.若涉案人拒不服从管控规定,拒不配合防疫管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将涉嫌构成妨害公务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 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规定,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规定处罚。

4. 新修订《红十字会法》增加了什么内容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6年修订草案

2016年6月27日,为加大对违反红十字会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增设法律责任专章,明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制造、发布、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红十字会名誉将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修订草案提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给红十字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情形包括:冒用、滥用、篡改红十字标志和名称的;制造、发布、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红十字会名誉的;侵占和挪用红十字会的经费或财产的;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修订草案还明确,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的以下行为将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违背捐赠者意愿,擅自处分其接受的捐赠款物的;未遵守有关监管制度,造成经费和财产损失的;未按照法律、法规公开信息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修订草案说,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红十字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7年修订颁布并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7年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7年5月8日起施行。

(4)违反红十字法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1863年2月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当时称为“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现名。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红十字组织,也是瑞士的一个民间团体。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组成,并受瑞士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大会闭幕期间由执行局领导日常事务。

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该委员会得以中立团体的身份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和救济,受理有关违反人道主义公约的指控,致力于改进和传播人道主义公约,与有关团体合作培训医务人员,发展医疗设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法律职责

此项职责具有两个渊源:

《日内瓦公约》,它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担以下任务:探视被关押者;组织救援行动;帮助离散家庭重新团聚以及在武装冲突期间进行类似的人道活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章程》,它鼓励该组织在《日内瓦公约》不适用的国内暴力事件中承担类似的工作。

《日内瓦公约》是有拘束力的国际法条约,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适用力。《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章程》是在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上通过的。该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都参加会议,因此,它赋予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章程》一种准法律或“软法律”的地位。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宗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公正、中立和独立的组织,其特有的人道使命是保护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受难者的生命与尊严,并向他们提供援助。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通过推广和加强人道法与普遍人道原则,尽力防止苦难发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建于1863年,它是《日内瓦公约》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发起者。该组织负责指导和协调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中开展的国际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红十字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5. 红十字会会法

不是“会法”,是章程。各地基层的红十字会,都是参照“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制定的。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红十字会
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第三条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按行政区域建立红十字会,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第五条 各级红十字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自己职责有关的活动,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的支持、资助和监督。各级人民政府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
第六条 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确立的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及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本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七条 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发展同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八条 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和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分会;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的工作;下级红十字会向上级红十字会报告重要事项。
第九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第十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会址设在北京。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红十字会会址设在同级政府所在地。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红十字会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管理。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各级红十字会对为红十字事业做出显著贡献的集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员和志愿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给予表彰奖励;对为红十字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者,按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章 职责与权利

第十三条 红十字会在和平时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纠正滥用红十字标志现象;
(二)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建设和管理备灾救灾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开展救护和救助工作;根据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由总会向国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在辖区内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及时向灾区群众和受难者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
(三)开展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在易发生意外伤害的行业和基层组织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
(四)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推动工作,与各级人民政府共同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开展社会服务及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组织会员、志愿工作者在社区开展社会服务、宣传培训、募捐救助活动;
(六)推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关心爱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他救助工作;开展其他人道救助工作;
(七)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八)宣传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九)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十)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红十字募捐箱并进行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自主处分募捐款物;
(十一)兴办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
(十二)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开展与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十三)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第十四条 依据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红十字会在战时和武装冲突时期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红十字救护队,参与战场救护;
(二)在武装部队中依法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三)对战区平民进行救助;
(四)协助战俘、被监禁者及难民与家人取得联系,转交钱物,并为此建立必要的通信渠道;
(五)参与探视和见证交换战俘。
第十五条 执行人道主义救助任务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受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保护,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受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第十六条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佩戴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和标有红十字标志的物资、交通工具优先通行。
第十七条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为执行救助任务的需要,红十字会救援人员优先使用公共通信工具。
第十八条 红十字会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九条 红十字会接受的国(境)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救灾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减税、免税优惠。有关部门优先安排运输和办理有关放行手续。
第二十条 红十字会开展活动和宣传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积极支持。

第三章 会员与志愿工作者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承认本章程,自愿缴纳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红十字会。
第二十二条 红十字会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
公民以个人身份加入红十字会的为个人会员,在校学生加入红十字会的为红十字青少年会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加入红十字会的为团体会员。
第二十三条 个人入会由本人自愿申请,经所在地基层红十字组织批准,报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备案,发给会员证,成为红十字会会员;对红十字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可以直接吸收为会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加入红十字会,须提出书面申请,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批准,发给证书和标牌,成为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团体会员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红十字会工作。
第二十四条 对中国红十字事业做出贡献的中外人士,可以授予荣誉会员称号。荣誉会员称号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批准,并授予同级红十字会荣誉会员称号。
第二十五条 会员的权利:
(一)参加红十字会的有关活动、会议及专业培训;
(二)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三)对红十字会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
(四)佩戴红十字标志;
(五)其他合法权益。
团体会员的权利由该单位法定代表人行使。
第二十六条 会员的义务:
(一)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传播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
(二)遵守《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三) 按期缴纳会费;
(四)完成红十字会交办的任务;维护红十字会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七条 会员有退会的自由。会员退会,经原批准机关审核,收回会员证及标牌;个人会员退会的,需报原备案机关备案。
会员有下列原因之一视为自动退会:
(一)连续两年不参加红十字会活动;
(二)连续两年不缴纳会费;
(三)团体会员法人撤销、合并、解散。
第二十八条 中外人士,不分职业、种族、宗教,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志愿提供人道服务,不计报酬,均可成为红十字志愿工作者。
各级红十字会应积极发展红十字志愿工作者队伍,为志愿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组织其开展人道主义服务工作。
志愿工作者应遵循红十字会宗旨,发扬红十字精神,参与红十字会的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第四章 全国组织机构?

第二十九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由中国红十字会理事会召集,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总会和地方红十字会推选的会员代表以及与有关部门协商产生的代表和特邀代表组成。代表比例由常务理事会根据会员人数和红十字事业发展需要决定。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选举中国红十字会理事;
(二)修改《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三)审议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四)审议批准理事会提交的工作规划;
(五)决定中国红十字会的重大事项。
第三十条 中国红十字会设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和名誉理事,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顾问。名誉会长聘请国家主席担任。
第三十一条 理事会
理事会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其决议。理事会任期五年,下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时换届。理事构成及比例由常务理事会根据需要决定。
理事会会议由常务理事会召集,每年召开一次。其职责是:
(一)聘请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
(二)选举常务理事;
(三)选举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
(四)根据会长提名,决定秘书长;
(五)增补、更换或罢免理事;
(六)审查批准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并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七)制定发展红十字事业的大政方针、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的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会议每年召开两次,由会长或常务副会长召集并主持。其职责是: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本章程的规定,向理事会推荐名誉副会长的人选;
(二)提出修改章程的议案;
(三)审议年度工作报告、计划;
(四)审议总会接受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
(五)向理事会提出更换、增补及罢免理事的议案;
(六)批准成立全国性行业红十字会;
(七)聘请名誉理事;
(八)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第三十三条 执行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对常务理事会负责。执行委员会由驻总会机关的专职常务理事组成。常务副会长任执行委员会主任并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法定代表人。执行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决议,主持总会日常工作;
(二)负责编制总会经费预算,审核总会年度财务决算;
(三)指导全国红十字会的工作;
(四)管理总会的动产和不动产;
(五)承担总会的民事、法律责任;
(六)负责对外交流与合作;
(七)聘请顾问;授予名誉会员;
(八)批准成立专门委员会;
(九)完成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交办的其他事宜。

第五章 地方、行业和基层组织机构

第三十四条 地方红十字会
各级地方红十字会的权力机关是同级会员代表大会。各级地方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由同级红十字会理事会召集,如遇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各级地方红十字会建立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任期五年。有3名以上(含3名)专职常务理事的红十字会,可设执行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
省、地、县级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由同级领导担任,并由同级理事会聘请。
第三十五条 行业红十字会
全国性行业成立的红十字会为中国红十字会的行业红十字会,由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其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由行业红十字会常务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决定。
行业红十字会按照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遵循本章程,结合本行业特点开展工作。
第三十六条 基层组织
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建立的红十字会为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科室、车间、学校的年级建立的红十字组织为会员小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和会员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宣传普及红十字知识,开展人道主义的救助活动,进行初级救护培训及健康教育。
第三十七条 省、地、县级红十字会会长一般应推选同级领导担任,其工作变动时应及时改选。常务(专职)副会长和正、副秘书长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六章 特别行政区组织机构

第三十八条 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为中国红十字会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分会。
第三十九条 特别行政区分会依照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结合特别行政区实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四十条 特别行政区分会可参照本章程,依据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自行制定其组织规程或组织条例,并报总会备案。

第七章 经费和财产

第四十一条 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
(一)红十字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
(三)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拨款;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四十二条 各级红十字会建立经费审查监督制度;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和相关部门监督。
对会费的使用和管理,按《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对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定向捐赠款物的使用和管理,按《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红十字会的经费和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第四十四条 总会建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地方红十字会依照相关法规建立红十字基金会或设立专项基金。

第八章 标志会徽会旗

第四十五条 中国红十字会使用日内瓦公约规定的白底红十字标志。其使用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标志标明性使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为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第四十七条 中国红十字会的会旗为白色旗帜正中央印制中国红十字会会徽。
第四十八条 全国各级红十字会统一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和会徽、会旗。
红十字标志、红十字旗、中国红十字会会徽和会旗(样式附后)以及会员证、团体会员标牌、荣誉证书等的制作按照中国红十字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所称“日内瓦公约”,是指中国加入的于1949年8月12日缔结的日内瓦四公约,即:《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和《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本章程所称日内瓦公约“附加协议书”,是指中国加入的于1977年6月8缔结的《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和《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
本章程所称国际人道法,是指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依据条例和惯例,以保护不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如平民百姓)或不再参加军事行动(如军队的伤、病员和俘虏)的人员为目的、规定各交战国或武装冲突各方之间交战行为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第五十条 中国红十字会英文译名为:“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
第五十一条 地方和行业红十字会的名称为:在行政区域名称或行业名称后加“红十字会”;对外交往中的称谓为:在行政区域名称或行业名称前加“中国红十字会”,在行政区域名称或行业名称后加“分会”,英文译名为:“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 Branch ”。
第五十二条 基层组织的名称为: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名称后加“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员小组的名称为:单位名称后加“红十字会员小组”。
第五十三条 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名称为:“中国**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英文译名:The Red Cross of the**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分会)”〔英文译名:**Red Cross(Branch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并报国务院备案。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的修改权属中国红十字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解释权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五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及行业红十字会可依据本章程制定实施办法,并报总会备案。

6. 香港红十字会的具体条例

香港红十字会条例
本条例旨在将香港红十字会成立为法团,推广与保障香港红十字会的活动,并就附带及相关事宜订定条文。
(由1995年第55号第2条代替)
[1976年11月26日]
(本为1976年第73号)
第1条 简称 版本日期 30/06/1997
本条例可引称为《香港红十字会条例》。
(由1995年第55号第3条修订)
第2条 释义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在本条例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
“日内瓦公约”(GenevaConvention)指《日内瓦关于改善陆上武装部队伤者及病者境遇公约》*(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关于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与遇船难者境遇公约》+(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关于战俘待遇公约》(1949年8月12日)及《日内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公约》@(1949年8月12日),以适用于香港的范围为限,以及任何适用于香港的其后附加议定书;(由1995年第55号第4条增补)
“日内瓦公约标志”(emblemoftheGenevaConvention)指白底红十字的纹章标志,是将瑞士的联邦旗帜颜色调转而组成,一如日内瓦公约中所界定者;(由1995年第55号第4条增补)
“香港红十字会”(HongKongRedCross)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由1995年第55号第4条代替。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章程”(Constitution)指董事会不时采纳与修订的规章;(由1995年第55号第4条增补)
“董事会”(Council)指第8条所界定的香港红十字会董事会。(由1995年第55号第4条增补)
(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注:
*《日内瓦关于改善陆上武装部队伤者及病者境遇公约》”乃rmedForcesintheField之译名。
+《日内瓦关于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与遇船难者境遇公约》”乃,之译名。
《日内瓦关于战俘待遇公约》”乃之译名。
第2A条 基本原则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香港红十字会须按照《国际红十字会及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法规》+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章程》而行事。
(由1995年第55号第5条增补。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注:
+《国际红十字会及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法规》”乃rescentMovement之译名。
第2B条 与中国红十字会的隶属关系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香港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个分会,并享有高度自治权;香港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的关系由附表2所列出的中国红十字会公告所界定。
(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代替)
第2C条 宗旨、目标、权力及责任 版本日期 30/06/1997
香港红十字会的宗旨、目标、权力及责任须由章程界定,而章程则须符合第2A条的规定。
(由1995年第55号第5条增补)
第3条 未获授权而派发徽章及产品 版本日期 30/06/1997
任何人除非获得香港红十字会授权,否则不得派发或出售或为出售而展示─
(a)香港红十字会特别采纳以供其成员使用的任何徽章、标记或标志;
(b)包括有“红十字会”字眼或“RedCross字样的任何徽章、标记或标志,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或字眼;或
(c)包括有日内瓦公约标志的任何产品,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字眼或设计,或包括有“RedCross字样或相等的中文词语的任何产品,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或字眼,或容纳或包装在包括有上述标志、字样或相等的中文词语的材料内的任何产品。(由1995年第55号第6条增补)
(由1995年第55号第6条修订)
第4条 未获授权而管有徽章及产品 版本日期 30/06/1997
任何人除非获得香港红十字会授权或有合法权限或合法辩解,否则不得管有─
(a)香港红十字会特别采纳以供其成员使用的任何徽章、标记或标志;
(b)包括有“红十字会”字眼或“RedCross字样的任何徽章、标记或标志,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或字眼;或
(c)包括有日内瓦公约标志的任何产品,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字眼或设计,或包括有“RedCross字样或相等的中文词语的任何产品,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或字眼。(由1995年第55号第7条增补)
(由1995年第55号第7条修订)
第5条 未获授权而管有与徽章相似的器件 版本日期 30/06/1997
任何人没有香港红十字会授权或无合法权限或合法辩解,不得管有─
(a)任何器件,而该器件是与香港红十字会特别采纳以供其成员使用的任何徽章、标记或标志极为相似,以致会导致他人相信该器件即为该等徽章、标记或标志者;或
(b)包括有某些字样或字眼的任何徽章、标记或标志,而该等字样或字眼与通常用以形容香港红十字会成员的字样或字眼极为相似,以致属刻意欺骗或误导他人者。
(由1995年第55号第8条修订)
第6条 未获授权的团体 版本日期 30/06/1997
⑴任何人不得组成以下组织,或从事与以下组织相关的工作或成为以下组织的成员─
(a)任何没有香港红十字会授权而声称或看来是香港红十字会的组织;
(b)任何并非获香港红十字会授权的组织,而该组织使用香港红十字会的英文名称或相等的中文名称,或使用任何包括有“红十字会”或“RedCross字样的名称,或使用与任何上述名称极为相似的任何语文名称(不论是否另有其他的字样或字眼),以致属刻意欺骗或误导他人者;或(c)任何藉使用任何上述名称或其他方法而在没有妥为授权下看来是或声称是与香港红十字会有关连的组织。(由1995年第55号第9条修订)
⑵任何人没有香港红十字会授权,不得穿着或使用香港红十字会的任何制服或配备。(由1995年第55号第9条代替)
第7条 罪行及罚则 版本日期 30/06/1997
任何人违反第3条、第4条、第5条或第6条的条文,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第2级罚款。
(由1995年第55号第10条修订)
第8条 成立为法团 版本日期 30/06/1997
⑴香港红十字会乃法人团体,而且以该名称永久延续,可在所有法院起诉与被起诉,并须备有和可使用法团印章。
⑵香港红十字会须设有一管治团体,称为香港红十字会董事会,负责行使本条例及章程所授予香港红十字会的任何权力,以及执行本条例及章程所委予香港红十字会的所有责任。
⑶在符合章程的规定下,董事会可藉决议而将其指明的董事会任何职能及权力转授予任何人或任何委员会。
⑷董事会须由香港红十字会的会长、主席、总监、义务司库及章程所界定的其他成员组成。
(由1995年第55号第11条代替)
第9条 财产的归属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⑴凡属于或归属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以下财产,即附表1所指明的各片或各幅土地,连同其上所有竖设物及建筑物,以及连同所有附带的权利、地役权及从属权,均须自《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起,绝对归属香港红十字会,为期则按官契或就有关财产而指明的批地条件中所订定的各别年期的未届满剩余部分而定,但须缴付租金和执行上述官契及批地条件所保留与所载的契诺及条件。(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⑵凡归属或属于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或为其持有或代其持有或以信托方式为其持有的所有债权证、股额、基金股份、证券、船只、货品、实产及其他可动资产,以及所有为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目的而认捐的款项,以及该等款项的所有投资及从该等投资所产生的所有利息、收入及利润以及该等投资的所有保证,均须自《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起,移转、归属、属于香港红十字会或为其持有或代其持有或以信托方式为其持有。
⑶凡归属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在任何资产、合约、承诺及财产的所有权利、业权、利益及权益,均须自《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起,绝对转让和移转给香港红十字会。
⑷凡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可行使或可执行的合约权利及其他权利,均须自《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起,由香港红十字会代替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而可予行使或执行。
⑸自《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起,香港红十字会须为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所有债项及法律责任负上法律责任,并为执行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所有合约义务及其他义务而负上法律责任。
(由1995年第55号第12条代替)《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乃BritishRedCrossSociety(HongKongBranch)(Amendment)Ordinance1995之译名。
*1995年第55号于1995年7月7日起生效。
第10条 香港红十字会的权力 版本日期 30/06/1997
⑴香港红十字会有权获取、购买、取得、持有和享用任何性质或种类以及位于任何地点的土地、建筑物、宅院或物业单位,以及接受该等土地、建筑物、宅院或物业单位的租赁,亦有权将款项投资于任何土地、建筑物、宅院或物业单位的按揭,或投资于任何政府、市政府、法团或公司的按揭、债权证、股额、基金、股份或证券,亦有权购买、获取和管有任何性质及种类的船只、货品及实产。
⑵香港红十字会此外亦有权按其觉得适合的条款并藉盖有其印章的契据,将当其时归属或属于香港红十字会的任何土地、建筑物、宅院、物业单位、按揭、债权证、股额、基金、股份或证券、船只、货品或实产批出、出售、转易、转让、退回、交换、分划、交出、按揭、批租、再转让、移转或以其他方式处置。
⑶香港红十字会此外亦有权─
(a)建筑、重建、拆卸、改动、变更、更新、保养与修葺香港红十字会已取得或已在其中取得任何权益的任何建筑物、宅院或物业单位,并对其进行任何改善,以及为其而向任何审裁处或法院或主管当局申请所需的任何命令、特许、准许及豁免;
(b)将属于香港红十字会的任何土地或香港红十字会已获取或可获取足够法律或衡平法上的权益的任何土地,加以改善、发展与利用,而方法是藉重建、改动与拆卸建筑物,以及建造任何种类的新建筑物,不论是独自建造,或是与其他拥有人或承租人以合作发展计划形式建造,而该等拥有人或承租人是指与属于香港红十字会的任何土地或香港红十字会有任何上述权益的任何土地相连的地盘的拥有人或承租人;及
(c)办理所有为达致香港红十字会的宗旨与目标以及取得权力而直接或间接附带或有助的事情。(由1995年第55号第13条增补)
(由1995年第55号第13条修订)
第11条 文件的签立 版本日期 30/06/1997
⑴香港红十字会在执行其责任或行使其权力时,或在任何与执行其责任或行使其权力而合理地附带或引致的事宜有关时,可订立与签立任何文件。
⑵规定须盖上香港红十字会印章的所有契据及其他文书,均须由董事会的决议授权或追认,并须由以下任何2人签署:香港红十字会当其时的会长、主席、总监、义务司库及秘书长。
(由1995年第55号第14条代替)
第12条 内部管理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香港红十字会的一切内部管理事宜,均须按照本条例及香港红十字会当其时的章程解决与执行。
(由1995年第55号第15条代替。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第12A条 证据:簿册及文件 版本日期 01/06/1999
⑴所有簿册及其他文件,如在《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前,在任何事宜上本属为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提出的证据或针对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而提出的证据者,须就该同一事宜而可接纳为为香港红十字会提出的证据或针对香港红十字会而提出的证据。⑵在本条中,“文件”(documents)的涵义,与《证据条例》(第8章)第46条中该词的涵义相同。(由1999年第2号第6条修订)
(由1995年第55号第16条增补)
注:
*《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乃“BritishRedCrossSociety(HongKongBranch)(Amendment)Ordinance1995之译名。
第12B条 归属与移转的证据 版本日期 30/06/1997
⑴就所有目的而言,凡出示本条例的政府印务局文本,即为按照本条例的条文将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任何财产及法律责任归属与移转给香港红十字会的确证。
⑵在不损害第⑴款的一般性的原则下─
(a)凡在《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或之后订立或签立任何契据或其他文件,而凭借该契据或其他文件,香港红十字会或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不论是独自或联同任何其他人,将任何在紧接《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前由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独自或联同任何其他人持有的财产,转易或移转或看来是转易或移转给任何人(不论是否为任何代价)或申请注册为该财产的持有人或所有人,该契据或文件即为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在该财产的权益根据本条例当作归属香港红十字会的足够证据;
(b)凡有由或看来是由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或香港红十字会在《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或之后作出的任何其他交易,而该项交易是与在紧接该生效日期前是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财产或法律责任的任何财产或法律责任有关连或有关,则须为该项交易的任何其他一方或透过或藉着该交易一方而提出申索的任何人的利益,将香港红十字会当作在该项交易上是完全有权力及权限的,犹如该财产或法律责任根据本条例已当作归属香港红十字会一样;
(c)凡香港红十字会或他人代其于任何时间发出证明书,指出在该证明书中指明的任何财产或法律责任(该财产或法律责任在紧接《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生效日期前是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财产或法律责任)当作是或(视属何情况而定)不当作是根据本条例归属香港红十字会的,该证明书就所有目的而言,即为所核证事实的确证;
(d)在本条中,“转易”(convey)包括按揭、押记、租赁、允许、藉归属声明或归属文书而归属、卸弃、解除或以其他方式转易。
⑶就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的财产归属予香港红十字会而言,香港红十字会须将或安排将本条例的政府印务局文本在土地注册处注册。
(由1995年第55号第16条增补)
注:
*《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乃“BritishRedCrossSociety(HongKongBranch)(Amendment)Ordinance1995之译名。
第12C条 土地权益 版本日期 09/07/2004
凭借本条例将任何土地权益归属香港红十字会─
(a)就《业主与租客(综合)条例》(第7章)第53⑷(a)或⑺(a)条而言,并不构成取得、转让、移转或放弃管有该权益;或(由2004年第16号第16条修订)
(b)并不令在预期复归产业权中的任何批租土地权益合并;或
(c)就载于任何关于或影响该权益的文书中的任何条文而言,并不构成转让、移转、转予、放弃管有、处理或以其他方式处置该权益;或(d)并不成为禁止让与契诺或条件的违反;或
(e)并不导致有任何权利的丧失、损害赔偿或其他诉讼权利;或
(f)并不使任何合约或保证失效或解除任何合约或保证。
(由1995年第55号第16条增补)
第12D条 对法团所作保留 版本日期 30/06/1997
本条例任何条文并不损害香港红十字会更改其章程,或处置或处理其财产或法律责任,或继续执行或中止执行其职能任何部分的权力;而本条例任何条文并不损害前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在《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1995年第55号)的生效日期前,处置或处理其财产或法律责任的权力。
(由1995年第55号第16条增补)
注:
*《1995年英国红十字会(香港分会)(修订)条例》”乃“BritishRedCrossSociety(HongKongBranch)(Amendment)Ordinance1995之译名。
第13条 保留条文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本条例任何条文并不影响亦不得当作影响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基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所享有的权利或任何政治体或法人团体或任何其他人的权利,但本条例所述及者以及经由、透过或藉着他们提出申索者除外。
(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附表1 归属香港红十字会的财产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第9条]
(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修订)
归属香港红十字会的财产
(由1995年第55号第17条代替)
以下各片或各幅土地,在土地注册处称为与注册为─(由1993年第8号第2条修订)
⒈内地段第7966号(柏立基夫人红十字会总部大厦;注明日期为1971年1月21日的官契)
⒉内地段第8101号(位于大口环的甘乃迪中心;注明日期为1971年7月2日的官契)
⒊内地段第8265号(位于大口环的玛嘉烈戴麟趾红十字会学校;注明日期为1971年3月10日的批地条件第9863号)
⒋观塘内地段第255号(位于观塘的雅丽珊郡主红十字会学校;注明日期为1962年3月9日的批地条件第7058号)
附表2 中国红十字会公告 版本日期 01/07/1997
附注:
具追溯力的适应化修订─见2000年第37号第3条
[第2B条]
中国红十字会于一九九七年四月一日至四月四日召开了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了香港红十字会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的申请。
考虑到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还考虑到英国红十字会已同意香港红十字会自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起正式与其脱离隶属关系;我理事会就此申请作出决议: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接纳香港红十字会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章程》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章程》是处理双方关系及事务的依据。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香港红十字会的全称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简称:“香港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分会)。香港红十字会将使用中国红十字会会徽。凡以国家红十字会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会议,由总会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参加,必要时可吸收香港红十字会适当人员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成员。
香港红十字会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分会,它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法律,自行制定或修改香港红十字会的章程,负责处理会内一切事务,包括内设机构、行政决策、运作模式、人事任命、资产管理、服务内容与方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不应用于香港红十字会。香港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分会)在遵守统一性的基本原则下,可与国际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红十字组织保持和发展适当的业务往来和联系,如有相互合作或重要往来,应报知总会。
特此公告
中国红十字总会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五日
(附表2由2000年第37号第3条增补)

7. 红十字标志的画法有什么规定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194号颁布日期:19960129实施日期:19960129颁布单位:国务院、中央军委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红十字标志的严肃性,正确使用红十字标志,依照红十字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红十字标志是白底红十字。第三条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除本办法规定的外,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使用红十字标志。第四条红十字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二者不得混淆使用。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红十字标志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协助本级人民政府对红十字标志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第二章红十字标志的保护性使用第六条红十字标志的保护性使用,是指在武装冲突中,冲突各方对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佩带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和标有红十字标志的处所及其物品、医务运输工具,必须予以保护和尊重。第七条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不得在标志上添加任何内容。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用在旗帜上的,红十字不得触及旗帜的边缘;用在臂章上的,红十字应当置于臂章的中间部位;用在建筑物上的,红十字应当置于建筑物顶部的明显部位。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应当在尽可能远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方向得以辨认;在夜间或者能见度低时,应当以灯光照明或者用发光物装饰。第八条在武装冲突中,下列人员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一)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三)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外国红十字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四)军用的和民用的医务运输工具上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五)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内外的志愿救助团体人员和民用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第九条在武装冲突中,下列机构或者组织及其处所、物品、医务运输工具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一)武装力量的医疗机构;(二)参加救助活动的红十字会;(三)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内外的志愿救助团体和医疗机构;(四)经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的国际组织。第十条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由国务院或者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部门签发的身份证明。第十一条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人员、处所及其物品、医务运输工具,和平时期可以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作为标记。第三章红十字标志的标明性使用第十二条红十字标志的标明性使用,是指对与红十字活动有关的人或者物的标示。第十三条红十字作为标明性标志使用时,在红十字下方必须伴以红十字会的名称或者名称缩写,并不得将红十字置于建筑物顶部。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会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履行职责时,应当佩带标有红十字的小尺寸臂章;不履行职责时,可以佩带标有红十字的小尺寸胸针或者胸章。第十四条下列人员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二)红十字会会员;(三)红十字青少年会员。第十五条下列场所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一)红十字会使用的建筑物;(二)红十字会所属的医疗机构;(三)红十字会开展符合其宗旨的活动场所。第十六条下列物品、运输工具可以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一)红十字会的徽章、奖章、证章;(二)红十字会的印刷品、宣传品;(三)红十字会的救灾、救护物资及运输工具。第十七条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以外需要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由红十字会总会批准。第四章红十字标志的禁止使用第十八条红十字标志不得用于:(一)商标或者商业性广告;(二)非红十字会或者非武装力量的医疗机构;(三)药店、兽医站;(四)商品的包装;(五)公司的标志;(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七)本办法规定可以使用红十字标志以外的其他情形。第五章罚则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红十字会有权予以劝阻,并要求其停止使用;拒绝停止使用的,红十字会可以提请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使用:(一)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会员、红十字青少年会员以外的人员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二)非红十字会使用的建筑物及其他场所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三)非红十字会的医疗机构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四)不属于红十字会的物品、运输工具等使用标明性红十字标志的;(五)有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红十字标志的其他情形的。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擅自使用红十字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使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一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二条武装力量中的组织和人员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由军队有关部门处理。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有关红十字标志保护性使用的规定未尽事宜,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执行。前款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公约和议定书。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 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强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组织提供服务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

(五)、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8)违反红十字法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捐款监督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九十二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

第九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慈善组织,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慈善组织的住所和慈善活动发生地进行现场检查;

(二)、要求慈善组织作出说明,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向与慈善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与监督管理有关的情况;

(四)、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查询慈善组织的金融账户;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九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时,检查人员或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第九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评估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第九十六条规定: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内容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自愿参加红十字会。
第四条 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依照中国参加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五条 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红十字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第六条 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六条 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 组 织
第八条 县级以上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全国建立中国 红十字会总会。
第九条 各级红十字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和副会长。各级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工作。第十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设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会聘请。
第十一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职 责
第十二条 红十字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 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
(二)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
(三) 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四)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五)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六)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七)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 红十字会有权处分其接受的救助物资;在处分捐赠款物时,应当尊重捐赠者的意愿。
第十四条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执行救助任务并标有红十字标志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第十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处罚规定 标 志
第十六条 红十字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红十字标志的保护使用,是标示在武装冲突中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人员和设备。其使用办法,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执行。红十字标志的标明使用,是标示与红十字活动有关的人或者物。其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七条 因宗教信仰使用红新月标志的,其使用办法适用红十字标志的使用规定。
第十八条 军队使用红十字标志,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禁止滥用红十字标志。
对于滥用红十字标志的,红十字会有权要求其停止使用;拒绝停止使用的,红十字会可以提请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经费与财产
第二十条 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
(一)红十字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
(三)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拨款。
第二十一条 国家对红十字会兴办的与其宗旨相符的社会福利事业给予扶持。
第二十二条 红十字会为开展救助工作,可以进行募捐活动。
第二十三条 红十字会接受用于救助和公益事业的捐赠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四条 红十字会建立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红十字会的经费使用应当与其宗旨相一致。红十字会对接受的境外捐赠款物,应当建立专项审查监督制度。
红十字会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每年向红十字会理事会报告。
第二十五条 红十字会的经费使用情况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人民政府的检查监督。
第二十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红十字会的经费和财产。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法所称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是指一九八六年十月日内瓦国际红十字大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章程中确立的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和普遍性七项基本原则。
本法所称日内瓦公约,是指中国加入的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缔结的日内瓦四公约,即:《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和《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本法所称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是指中国加入的于一九七七年六月八日缔结的《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和《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
第二十八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0. 新《红十字会法》有什么不同

5月8日,世界红十字会日。今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正式施行。

四、法律责任

  • 旧:没有法律责任的专门规定,对违反红十字会法的行为不能有效追责,执法刚性和操作性不足。

  • 新:增加了“法律责任”一章,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为有效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保证了法律实施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热点内容
哺乳一小时劳动法 发布:2025-02-09 00:20:12 浏览:793
河南一诺司法 发布:2025-02-09 00:18:29 浏览: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地址 发布:2025-02-08 23:51:49 浏览:696
网络安全立法过程 发布:2025-02-08 23:40:38 浏览:552
诈骗罪立法目的 发布:2025-02-08 23:39:25 浏览:820
司法三效果 发布:2025-02-08 23:33:26 浏览:534
刑事诉讼法的公民代理 发布:2025-02-08 23:28:23 浏览:731
与道德有关的诗 发布:2025-02-08 23:08:55 浏览:973
广州天河法院招聘 发布:2025-02-08 23:03:48 浏览:675
东方市的律师 发布:2025-02-08 22:54:46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