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农村过继有法律效力吗

农村过继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2-04-30 02:46:05

⑴ 请问过继有法律效力

过继和收养当然不是一回事,过继只是民间一种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收养,与依法办理收养手续的收养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具有法律效力,前者一般不具法律效力

⑵ 过继的孩子没有手续,只有农村大队证明,合法吗

过继的孩子没有手续,只有农村大队证明,不合法。
过继孩子,属于收养,需遵守我国《收养法》。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
第十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第十六条 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⑶ 过继和收养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过继是中国民间的习俗。按民间习俗已形成事实收养的,可予承认。民间的过继不具备法律效力。办理事实收养公证,只是对非法收养行为既成事实的证明,不能以事实收养公证反证事实收养行为的合法性,更不能以此为由免除计划生育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理或处罚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零四条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应当双方自愿。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⑷ 民间过继收养关系具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
根据《收养法》第6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回养教育答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30周岁。
另外根据《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他人为孙子女,确已形成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或有关权益纠纷时,可依照婚姻法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合情合理地处理”,
《解释》第28条同时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所以虽然没有去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但是如果能得到周围亲戚,街坊邻居的证明,因此法律上会承认收养关系。

⑸ 过继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来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自的《收养法》第十五条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以及第十六条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

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然而,本案中的方老太是1985年领养的丈夫弟弟的儿子,这种行为,在我国古代称为“过

继”,现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有此类习俗。那时我国《收养法》还没有颁布,当时的法律、法规也

未要求收养必须登记,但是依照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

见》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

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

因此,虽然方老太与李豪之间并未办理收养的登记手续,但李豪在出生后不久即将户口迁至方

老太夫妇处,从其履历表、派出所户籍、居委证明记载显示,以上证据足以认定方老太与李豪间形

成事实的收养关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

关系的成立而消除。由于被继承人李豪生前无配偶及婚生子女,而养父又先于李豪死亡,故第一顺

序继承人仅为方老太,李豪的遗产应由方老太继承。

⑹ 继爸死后我是过继女和侄子有一样的继承权吗

按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由此可见,你对于继父的遗产有继承权,而你继父的侄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⑺ 家谱记载过继的事,但未既成事实,有法律效力吗

第一,我国法律的收养,指实际进行了合法的收养并办理了收养手续,之后才能回按照收养法的规定享有权答利承担义务。
第二,在我国,除非发生特殊的情况,否则孩子的亲生父母是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抚养的,民间所称的过继,在我国法律中是不被支持的。
第三。过继的事仅是记载于家谱,且未成事实,在法律上、事实上均未形成收养关系。对收养关系而言,这本家谱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⑻ 把孩子送人抚养犯法吗

有可能违法。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抚养孩子也是做父母的责任。如果因为工作或者某些原因不能直接照顾孩子,暂时的交给亲戚帮助照看,也是可行的,但监护的责任没有转移。如果直接把孩子送给亲戚抚养,这是法律不许可的,除非你们办理过继等手续。被过继人也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可能办理过继手续。
对于合法的“过户”孩子给他人,我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第4条规定:“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也就是说,父母双方都需同意,不得存在送养一方的当事人瞒着其家人,必须夫妻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过户”。
除此之外,毕竟“过户”的对象具有特殊性,所以过户者应符合该法律的第5条规定:“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在这一条中,提到了“生父母”,但是也要注意它的限定条件是确实“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而不是随便多生了几个女儿,想把女儿送人再生儿子的;更不是未婚期间意外怀孕,无法自己抚养又不愿拖累自己父母从而将孩子“转送”他人收养的那些状况。

⑼ 两姐妹从小过继出去,法律上算不算亲属关系

浅析过继子女的法律地位

“过继”是我国农村旧时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习俗,它是指没有儿子的人,为了传宗接代、承继香火、百年送终,以亲兄弟、堂兄弟等同宗人的儿子为自己儿子的做法。从总体上看,这种过继子女与过继父母的关系以重男轻女、传承香火等封建观念为伦理基础,本质上属于封建亲属关系。过继形式因人因地而异。江西、陕西过继子嗣有三种:一种是从小即将孩儿过继来,一直和继父母相处,由继父母抚养、教育;另一种是,已长成人过继,由继父母为之完婚;第三种是,伯叔父母年老膝下无子,最后族中议定,由某子侄承继,有时亡后才议定,这叫顶门。有的家庭弟兄数人,只有一子,此子兼祧各家之香烟,俗称一支开几门。

关于过继子女的法律地位,即过继子女与过继父母的关系、过继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等问题,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常发生过继子女与亲生子女之间的继承纠纷,故有必要对过继子女的法律地位作出合理的界定。笔者认为,过继子女的法律地位应依据过继子女与过继父母双方之间是否存在扶养关系、过继发生的时间以及过继时的约定来确定。

一、过继子女与过继父母的关系

关于过继子女和过继父母的关系,笔者认为,如果过继发生在《收养法》之前,且双方存在扶养关系,则过继子女与过继父母的关系适用婚姻法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双方互有继承权,过继子女对过继父母应当尽赡养义务;虽然过继发生在《收养法》之前,但双方不存在扶养关系,双方不得适用婚姻法中的父母子女关系,互不存在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过继发生在《收养法》之后,且未理收养登记的,则不论双方是否存在扶养关系,均不得适用婚姻法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双方互不存在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从上可知,有效的过继视为合法的事实收养。

以《收养法》的施行时间及扶养关系作为确定过继子女的法律地位标准的理由:一是以《收养法》的施行时间作为判定标准之一既尊重习俗也符合现行法律与政策。因过继与我国倡导的男女平等不相容,因而对过继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将形成了收养关系的过继按照收养关系来处理,承认过继子女的合法地位。这是对民俗的尊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另一方面,现行法律与政策对过继基本上是持反对态度的。除收养外,不承认其它形式的拟制父母子女关系。上述两点,在有关政策中得到具体的体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中有关子女的确定,“以1992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为界限。在此之前收养子女或过继子女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可视为合法收养子女;在此之后收养子女的,必须符合《收养法》的有关规定,方可视为合法收养”。《福建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贡献奖励制度实施意见》作出了相同的规定。二是以“是否形成扶养关系”作为认定过继是否有效的实质标准贯彻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理,符合公平与正义原则,且与《婚姻法》一脉相承。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离的,不存在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权利”。享受了权利,就得承担义务;承担了义务,就应享有权利。否则,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正因为如此,《婚姻法》第27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抚养教育”是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实质联系点。无此,则继父母与继子、女无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扶养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二是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对成年人过继的,假如他对继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样应认定双方存在父母子女关系,允许继承继父母的财产。

实践中,可能发生如何认定存在“扶养”关系的问题。一方面,何种行为才能认定为“扶养”。如成年人过继的,过继父母为其完婚是否为“扶养”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对“扶养”应作更宽泛的理解,不能仅限于抚养与赡养,只要是生活的关照与帮助,均应视为“扶养”。另一方面,扶养多久才算“扶养”,假如过继几个月甚至几天继父母即死亡的能不能认定存在“扶养”关系。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下,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主观上,过继父母、子女有长期共同生活的愿望,客观上存在“扶养”的事实,即应当予以认定。

二、过继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

在过继认定有效的情况下,过继子女与亲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也如收养关系一样因过继事实而消灭呢?笔者认为,过继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应依据过继协议来确定。该过继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或强行性规定,应具有法律效力。进一步说,承认协议效力就是尊重民俗,能使裁判获得广泛的认同,真正实现定纷止争。因此,协议约定过继之后,不再与生父母发生关系的,可以按照收养事实处理;协议约定过继之后,仍应对亲生父母承担赡养义务,仍有权继承亲生父母之财产的,应当认定过继之后,过继子女与亲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变。象“一支开几门”这种情形,如果完全按照收养关系来处理,社会效果就很差。如果过继协议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要结合过继子女与生父母之间是否存在扶养事实来认定。

在审判实践中,应当将过继关系从收养关系和因父母再婚形成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区别开来,将过继关系混同于收养关系、继父母子女关系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从以上几点来看,法律上算亲属关系!

热点内容
刑法哲学下载 发布:2025-02-08 20:14:30 浏览:630
法院小段子 发布:2025-02-08 20:01:44 浏览:252
王田律师 发布:2025-02-08 19:59:53 浏览:891
法律硕士填写报考院校 发布:2025-02-08 19:58:12 浏览:393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
职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2-08 18:23:15 浏览:487
老婆出轨保证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7:52:03 浏览:844
民法通则健康权 发布:2025-02-08 17:43:30 浏览: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