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和立即生效

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和立即生效

发布时间: 2022-05-01 19:20:29

❶ 合同从订立时起就可以立即生效吗

合同订立后就能立即生效。一般来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发生法律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股权转让、附条件生效合同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❷ 立即生效是什么意思

即刻发生效力。

立即含义解释:

1、立刻;马上

2、马上着手行动。

3、即刻,立时。

出处:

曹禺《日出》第二幕:“ 王福升 探身向屋内张望,见无人,立即引进黑三。”

示例:

立即照办、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接到命令,立即出发

生效(shēng xiào)

解释:发生效力。

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十:“朱行健这老头子在县里发动的‘公呈’,究竟能不能生效?”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五品官以上受永业田,不得在狭乡,只许在宽乡接受无主荒地。这个规定是否生效,是很可疑的。”

(2)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和立即生效扩展阅读

在现实中,立即生效通常用在合同,法律生效时间,判决书、裁定之中,例如:

1、以合同生效为例,是指依法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2、以民事生效为例,则是指依法判决或者调解书,发生的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条款: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❸ 立买立即生效怎么形容

即刻生效。即刻生效的意思是立即生效,就是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即刻的意思是立即,马上、很快。生效的意思是发生效力。

❹ 一审判决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之日是

如果判决书的话,在法院判决书送达之日的第二日起算,15日之内不上诉的话就生效回了。调解的答话,调解协议双方签字之时。不能上诉的民事裁定书,送达之时就生效;可以上诉的民事裁定十日内不上诉生效。刑事判决十日,裁定五日。行政判决十五日,裁定十日。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的,该期限顺延至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结束后的次日。

❺ 当月生效,立即生效,当天生效,有区别吗

立即生效,就是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月生效,就是指办理的业务这个月就生效了,不一定当天开始生效;

当天生效,就是当天开始生效。

(5)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和立即生效扩展阅读

签订合同时,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生效时间的,以约定为准。具体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即若你的合同有约定当月生效则合同当月生效,但是,若合同未约定生效时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❻ 合同订立后就能立即生效吗

一般来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发生法律效力。 但是,有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某些种类的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这个合同就不能马上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到有关的部门去履行批准或者登记等手续。 合同经过了批准或者办理了登记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 比如, 担保法规定,当事人以某些财产为抵押物订立抵押合同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经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生效。

❼ 立即生效什么意思

生效,是指发生效力。

如果是立即生效,就是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以合同生效为例,是指依法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以民事生效为例,则是指依法判决或者调解书,发生的法律效力。

法律链接:《合同法》第44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7)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和立即生效扩展阅读:

通常方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冻结措施时,不得冻结被申请执行人银行账户内国家指明用途的专项资金。但被申请执行人用这些名义隐蔽资金逃避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冻结。

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办理冻结手续,否则,逾期不办理,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划拨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银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单位,将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的执行措施。

划拨存款可以在冻结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不经冻结而直接划拨。

❽ 合同签订后立即生效吗生效的概念是怎样的

合同签订后是否立即生效: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发生法律效力。但是,有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某些种类的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这个合同就不能马上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到有关的部门去履行批准或者登记等手续。合同经过了批准或者办理了登记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合同订立后不一定立即生效,有些需要登记后生效或是附条件生效等等。

拓展资料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❾ 法律一经公布,即产生法律效力为什么错

法律一经公布来,即产生法律效力源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法律发生效力的时间一般有两种:

  1. 发布即生效:法律的发布时间就是生效时间。

  2. 指定生效时间:法律发布之后,明文指出在哪一天生效。例如:有的法律在 “ 附则 ”最后一条中规定,本法自某年某月某日起实施。

❿ 法律条文中“发生效力”与“生效”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的。基本同义。

热点内容
申请劳动法律援助要钱的吗 发布:2025-02-08 14:57:08 浏览:817
婚前合同如何写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4:48:29 浏览:162
昆山市司法 发布:2025-02-08 14:48:28 浏览:396
王万熊律师 发布:2025-02-08 14:47:46 浏览:419
刑法国有公司 发布:2025-02-08 14:47:44 浏览:54
lol皮城执法官怎么加点 发布:2025-02-08 14:24:21 浏览:338
道德的火焰资源 发布:2025-02-08 14:22:05 浏览:398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笔记 发布:2025-02-08 14:21:04 浏览:563
中国行政与刑事法治世纪展望 发布:2025-02-08 13:44:26 浏览:549
驾培机构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8 13:32:17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