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期有法律效力
㈠ 中标公告公示期几天
法律分析:3天。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四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㈡ 公示期当天算不算一天
法律分析:公示期当天算一天。公示期是指某一对象在被最终确认之前,由相关单位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或相关人员公布相关情况以听取不同意见的时间段。在这期间,若有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以向公示单位提出。公示期过后单位将作出关于该对象的最终决定。
法律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第三条 企业信息公示应当真实、及时。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报请主管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批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示的企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㈢ 超过公示期举报他人有效吗
有效。只要证据确凿,何时举报都有效。
【拓展资料】
公示,不同于"告示"和"公告"这两种文体。然而有不少人往往把它当作"告示"或"公告",甚至认为"公示"就是两者的"合二为一"。显然,这是不正确的。现代应用写作学界普遍认为,公示已逐渐成为一种新文种。
众所周知,"告示"作为一种应用文的文体,其产生的历史较早,始于我国古代的明朝。官以事告知于下,称为"示"。所谓"告示",也就是官府把一件或几件重大的事情,以文书的形式,公开告知于属下和民众也,要他们了解与执行。公开宣示,让公众了解并征求意见。 例如人们常见的"安民告示"之类即是;而"公告"这一应用文文体,其产生的历史比较晚,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是党和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如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务院等)专门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情或决定时所采用的一种公文形式。它与告示有相似的性质,如公开性和周知性,但又有不同的地方,特别是它具有权威性,不是一般权力机构所能使用的,只有被授权的新华通讯社才能发布。"公告"的内容虽系重大,但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和了解是怎么回事,并不要求公众像"告示"那样去遵照执行。然而,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公告"的使用范围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使用非常广泛,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发布的公告越来越多,例如《××市国税局关于调整征管机构的公告》、《××××大学校庆100周年公告》等等,尤其在经济领域,各种各样的"公告"随处可见。"公告"使用的这一蜕变,虽然其中有欠规范之处,但其本身说明了文体是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的,今天我们见到的"公告"就是"公开告之"的意思了,其权威性已明显削弱。
公示的内涵与性质显然不同于告示和公告。所谓公示,它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事先预告群众周知,用以征询意见、改善工作的一种应用文文体。公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公开性
所谓公开性,就是指它所写作的内容、承载的信息,都是要向一定范围内或特定范围内的人员公开出来的,是要让大家知道和了解的,具有较强透明度,不存在任何秘密和暗箱操作。
(二)周知性
所谓周知性,就是指它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关注它内容与信息的人们都了解是怎么回事,从而参与其事。
(三)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指公示的时间要科学合理,不但要反映公示的过程,更要反映出公示的结果,反映出群众的意愿。公示是事先的公示,不是事后的公示。公示的内容是初步的决定而非最终的决定。如果是最终的决定就必须在"公示"前言中加以说明。
(四)民主性
所谓民主性,就是指公示的过程与结果,都是公开、公平、公正的,都是有群众参与和监督,并为他们所认可的。
公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有着自己较为固定的格式。一个完整的公示应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有时,也可有附录或附表、附图。
㈣ 发明专利公示期有多长公示期到授权之日起这段时间别人是否可以取消我的专利此时如有人侵犯是否受保护
1、发明专利公示期有多长?
发明专利领域没有公示期这个程序,商标存在这个程序,
你所指的是发明专利在申请后18个月自动公开满3年后不要求实质审查就视为撤回的程序吧,
事实上,无论你是未满18个月就主动要求公开,还是满了18个月后自动公开,只要公开了就一直处于公开状态,无论你是否撤回。
2、公示期到授权之日起这段时间别人是否可以取消我的专利?
任何人对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申请向专利局提出的意见,应当存入该申请文档中供审查员在实质审查时考虑。如果公众的意见是在审查员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之后收到的,就不必考虑。专利局对公众意见的处理情况,不必通知提出意见的公众。
如果别人的意见确实有理有据,可以在你未授权前阻止你授权。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如果别人的无效理由确实成立,可以在你授权后无效你的专利权。
3、此时如有人侵犯是否受保护?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如果不支付只能在授权后提起诉讼,注意诉讼时效的计算。
㈤ 公示期签订合同怎么处罚
摘要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㈥ 工程中标公示期是几天
【法律分析】
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所以该公示期应是三日。中标是指招标人向经评选的投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与之签订书面合同的行为。 中标通知书实质上就是招标人对其选中的投标人的承诺,是招标人同意某投标人的要约的意思表示。但是招标投标法对于中标通知书的规定,有两点不同于合同法关于承诺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四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㈦ 土地使用权收回公示期间无主张,过后主张有法律效力吗
无效的:
1,当事人对土地使用权收回有异议的,必须在公示期间提出;内
2,过了这个期限再提出的,得不容到法律的支持;
3,具体可以看当地的具体政策,当事的所述的事项,在政策里会有明确的规定。
一,公示期:
1,是指某一对象在被最终确认之前,由相关单位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或相关人员公布相关情况以听取不同意见的时间段。
2,在这期间,若有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以向公示单位提出。
3,公示期过后单位将作出关于该对象的最终决定。
二,公示期的意义:
1,公示期是对公示的时间限定,是近代民主的产物。
2,最大限度地听取了不同意见,满足了人们的要求,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权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一定的时间限定又不至于使问题因无限期拖延而迟迟得不到解决,提高了效率。
㈧ 公示期间有异议怎么处理
任何组织或个人对公示的情况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1.公示期内以书面向公示部门提出;2.需要实名提出异议,不能匿名。写出具体的,真实的情况;3.公示部门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调查核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