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私自处分他人的财产法律责任

私自处分他人的财产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02 21:22:40

㈠ 擅自处分与他人共有财产是否构成犯罪

您好!
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属于民事纠纷,不会构成犯罪。但如果处分的财产数额较大,可能构成侵占罪。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㈡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㈢ 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擅自处分共同财产有什么责任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该行为无效。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㈣ 未经他人允许私自毁坏、销毁他人物品是侵犯了什么权利

一、无权处分行为

未经他人允许私自毁坏、销毁他人物品,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二、无权处分行为有哪些特点

第一,无处分权人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此处所说的“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包括财产上的出让、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等行为,处分财产只能由享有处分权的人行使,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则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某个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也构成无权处分。

第二,此种合同必须经过权利人追认。此处所说的“权利人”,是指对无权处分的物享有处分权的人。所谓追认,是指权利人同意该行为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可以直接向买受人作出,也可以向处分人作出。如果权利人事后向处分人作出书面授权,允许其处分权利人的财产,在权利人与处分人之间已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处分人实际上是代替权利人处分财产,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均由权利人承担。在此情况下,合同主体实际上已发生了变化。因此,权利人作出允许处分的授权以后,若处分人不履行义务,则买受人可直接请求权利人履行义务,因为权利人已成为真正的出卖人。

追认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目的在于使无权处分的行为发生法律效力。在权利人追认之前,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买受人可以终止履行义务。在追认以后,此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将得到补正,因此合同将溯及既往地产生效力,任何一方当然有权请求另一方履行债务。

因权利人拒绝承认而使无权处分合同被宣告无效,不应影响善意买受人根据善意取得制度所取得的权利。善意取得制度是法律为维护交易安全而设定的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无权处分人处分其占有的动产给他人,如果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可以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例如,甲将其所有的一幅油画借给乙作临时装饰之用,乙擅自将该油画出售给丙。丙在乙处曾见过该画,误信该画为乙所有,因此丙具有善意。如果丙已接受了乙交付的该画,则可以取得该画的所有权,而甲只能请求乙赔偿损失或者返还不当得利。善意取得制度主要适用于可以进行交易的动产,对于不动产来说,因不动产所有权变动应实行登记,故不发生善意取得问题。

第三,如果无权处分人事后取得权利,也可导致无权处分行为有效。从法律上看,无权处分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处分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处分他人财产,从而侵害了权利人的财产权利。一旦处分人事后取得了财产权利,便可以消除无权处分的状态和导致合同无效的原因。

如果因权利人拒绝追认而使无权处分行为无效,权利人可基于物上请求权对无权处分人提出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请求。

㈤ 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私自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程序该怎么继续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法院执行的财产属案外人所有,或者案外人对该财产享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案外人首先应当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法院在收到相关书面异议后会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裁定中止对异议标的执行,如果异议不成立,裁定驳回。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异议审查期间,异议标的可以被查封、扣押、冻结,但是不能被处分,如果案外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经法院准许后,也可以解除对异议标的的查封、扣押或冻结,但是如果解除查封、扣押或冻结有错误,致使异议标的无法执行的,法院可以直接执行案外人的担保财产。所以,案外人如果想通过提供担保解除查封、扣押或冻结,来进行财产转移的话,基本不可行,但如果该异议标的对案外人具有重大意义,或者查封、扣押、冻结后严重影响案外人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可以提供担保,请求法院予以解除。如果申请执行人在此基础上又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继续执行的,仍应当继续执行,如确有错误给案外人造成损失的,由申请执行人予以赔偿。进入诉讼程序后,法院是不停止对异议标的的执行的,如果案外人诉讼请求确有理由或者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担保后,法院也可以停止对异议标的进行处分,如果申请执行人又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继续执行的,仍应当继续执行。不论是哪一方的请求,如有错误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㈥ 故意破坏他人财物该负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破坏他人财产没有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者给予拘留或罚款处罚。
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毁坏公私财物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法》275条规定,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认定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情节为:
1、毁坏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
2、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上的;
3、纠集3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造成财物损失2000元以上不满2万元的。

㈦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所有的财产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1、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如果数额较小,依法应当发生法律效力,因为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都有处分权。

2、如果数额较大,夫妻-方擅自处分的,另-方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确认该处分行为无效。如果受让人是善意取得,把经支付合理价款的,处分行为有

效,不得申请撤销。但是,栖-方应当就处分行为对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 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㈧ 处置别人的东西在民事上构成什么罪

【1】如果是无权处分,首先构成侵权责任,侵害他人财产权益,对方可以要求赔偿。
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且对方拒绝追认的行为。
《侵权责任法》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外表上属于民法上的无权处分,同时可能构成刑法上的财产犯罪的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或诈骗罪,或二者的想象竞合犯或数罪并罚。
备注:具体可以参照《张明楷:无权处分与财产犯罪》。

㈨ 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五十九条 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法治是制度吗 发布:2025-02-08 09:16:40 浏览:55
网约车中的行政法问题 发布:2025-02-08 08:26:50 浏览:263
贵州计生条例2017 发布:2025-02-08 08:06:35 浏览:8
公司大股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8 08:02:52 浏览:202
遗嘱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8 07:45:20 浏览:178
劳工道德风险评估表 发布:2025-02-08 07:38:32 浏览:821
人大最高立法权包括 发布:2025-02-08 07:25:34 浏览:485
今年是民法典 发布:2025-02-08 07:25:33 浏览: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释 发布:2025-02-08 07:14:26 浏览:93
道德基础测试 发布:2025-02-08 06:53:40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