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是否取消了
Ⅰ 17年改革之后,还有没有在职拿双证的法律硕士
2018年全日制法律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统一考试
在2016年之前,法律硕士分为一月法律硕士和十月法律硕士,其中一月法律硕士(往年考研初试都是在一月上旬进行,改到12月下旬考试是最近两年的事情)就是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且录取后转学籍的普通法律硕士,十月法律硕士就是指十月份进行考试的在职法律硕士。在职法硕2015年是最后一年,2016年取消十月在职硕士联考,在2016年9月份,教育部下发文件,将法律硕士区分为全日制法律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全日制法律硕士就是和本科一样上课学习,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一般都是周末上课或者每年集中几个时间段上课(和之前的在职法硕类似),但是,非全日制法硕也是发双证,即有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之前的在职法硕是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的。全日制法硕和非全日制法硕,招生区分开,比如一个学校是否招非全日制法硕,招多少,相对于全日制法硕来说都是独立的。但是,非全日制法硕和全日制法硕的试卷是一样的,只是届时复试分数线会不一样。所以,非全日制法硕的复习,用书,考试和全日制法硕没有区别。一般而言,非全日制法硕的复试分数线会比全日制法硕的复试分数线低一些,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非全日制法硕更好考一些,当然也不排除有特例的存在。非全日制法硕的产生,将对全日制法硕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因为非全日制法硕也有双证,那么必然会导致部分之前打算考全日制法硕的同学改考非全日制法硕。此外,由于非全日制法硕不占用高校太多的资源,如不需要安排住宿,且每年只是集中授课,而且收取的学费还高,这可能会导致有的高校会给予非全日制法硕更多的招生名额。
Ⅱ 什么叫法律硕士
什么叫法律硕士?
01法律硕士的自我介绍
法律硕士(简称JM,即JurisMaster的缩略语)是法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之一。
法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有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社会工作,警务硕士,它和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并称为文科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法律硕士给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提供了新机遇和新选择。
0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的区别
法学硕士(学硕)是法学门类下的学术学位,就是大家经常所听说的刑法、经济法、诉讼法、民商法等等细分到具体的专业
法律硕士(专硕)是法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不区分具体的研究方向,统称为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两个有何区别我会在后面给你们讲解一下。
(1)招生条件不同
无论你本科是什么专业,都可以报考法学硕士但是法律硕士就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之前提到法律硕士分为了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其中法律硕士(法学)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才能报考。(同等学力的专科毕业生须工作两年以上。)
(2)考试试题不同
法学硕士这几年越来越难、考生也越来越多,难度之大有目共睹,并且各个学校的考试题目都是学校自主命题,在题目难度和搜集资料方面有比较大的困难
而法律硕士的考试虽然政治理论课、外语考试和学硕是一样的,但专业课考民法学、刑法学和综合考试(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为全国联考科目,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
(3)录取比例不同
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北大等名校更达20:1法律硕士录取比例一般在7:1,名校达到15:1。
(4)教学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分专业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而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在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课程是法律的基础课。
网页链接
Ⅲ 部分高校要取消法学专业吗有什么原因未来法学研究生是否也会被取消
教育部酝酿取消法律、管理本科
部分本科专业酝酿取消
目录正在调整,管理、法律在建议撤消之列大学专业目录正在调整 一些校长建议撤销本科管理、法律专业
昨天,据参加上海大学校长论坛的校长们透露,教育部正在调整大学专业目录,一些现有的本科专业可能明后年将不再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校长纷纷建议,本科应取消管理、法律等专业。据了解,大学校长们的建议直接影响着教育部大学专业目录调整。
无一定阅历不能学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现在教育部正在修订本科生专业目录,“本科生的专业目录不能和研究生目录完全一致。一些学科,比如管理学,在研究生目录中有,但在本科不应该设置。”钟秉林认为,比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本科生刚刚入校只有十八九岁,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没有必要的阅历,是不适合从事这些专业的。
“我们学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工作不好找呀!”对外经贸大学校长陈准民对本科设置管理专业很有看法,目前,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变为隔年招生。“让本科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确实有点不切实际。本科生年纪小,有的连自己都管不好,企业怎么可能用刚出校门的本科生做人事管理?我建议本科阶段取消管理学的某些专业,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就不必要设本科。”
国外高校许多专业不设本科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认为,法学专业也不应该在本科设置。现在有专门的法律硕士,这就是培养法律的实用人才的。而本科层次培养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很难从事相应的工作。专业的法律人才是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法律应该作为大学生的基础课来学习,而不是专门设置一个专业。如果学生希望从事相应的职业,可以有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后到硕士阶段再学习法律。”朱崇实说,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很多专业是没有本科生的。
Ⅳ 教育部会不会是想逐步减少法学硕士数量并取消法学本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这次单就法律硕士扩招来说, 有点古怪.如果允许法本调剂法版硕, 实际上权就是法学硕士自身的扩招.如果单纯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扩招的话, 那就只扩法学硕士好了,为什么要费如此周折呢?所以我猜测, 一是法律硕士采用收费模式, 对国家有利.二是国家确实在采取一些步骤和方法来进行法律类研究生教育的转轨问题在于, 这次改革太过匆忙, 而且缺乏论证, 以至于漏洞百出.从长远来看, 对立志想在法律及相关行业发展的人来说, 读个法律硕士还是有利的.因为法律硕士会越来越多, 法学硕士会越来越少. 而国家也会相对提高某些行业的入行门槛只是苦了我们这代人, 总是成为政策变动的牺牲品![qq:31]
Ⅳ 2015年教育部取消委培研究生了吗
没有取消委托培养研究生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常识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简称招生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含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报考条件
(一)学术型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1.法律硕士(非法学),简称“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
2.法律硕士(法学),简称“法律硕士(法学)联考”: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毕业生方可报考)。
3.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单独考试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4、5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四)推荐免试
经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推荐本校规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规定的日期前直接到报考单位参加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推荐和接收办法由学校(招生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在规定的日期内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Ⅵ 法律硕士含金量低吗
法律硕士(简称JM)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我国自1996年试办法律硕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规定设置。 法律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行业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2016年开始全面取消单证法硕,相对来讲,现在的法律硕士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Ⅶ 上海招收在职法律硕士已经取消了对本科为法学专业的限制吗
法学硕士可以,法律硕士还是要求本科为非法学专业的,五部委法硕除外
Ⅷ 法律硕士(非法学)是个专业名称吗
是的。我国的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目前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
首先法律硕士是专业硕士,法学硕士是学术型硕士。
法学硕士是有专业方向的,比如就是民商法方向,诉讼法方向,这个考取的难度比较大,分数较高,奖学金覆盖率比较高,一般法学本科的学生都是考这个,这个比较正统一点。不是法学本科的也可以考这个,但是难度较大。
法律硕士分为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两种,这两种的简单区别的是,法律硕士法学要求本科是法学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要求是本科不是法学专业的。法律硕士相对简单,但是学费比较贵。
(8)法律硕士是否取消了扩展阅读: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就业
1、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决定就业前景,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急需以下四类法律人才,分别是:
第一类:熟悉涉外法律方面的人才。擅长民法、商法、经济法的人才可以考虑这些发展的方向:WTO法律人才、涉外律师。在全国十几万名律师中,能办涉外事务的不过数千人,能够熟练用外语参与谈判、签订合同的律师仅有数百人,而且有一大半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本科英语专业的有优势。
第二类:擅长房地产方面法律的人才,这些人才除了要熟知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最好还要了解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技术知识与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按揭贷款等等。
第三类:侧重金融方面的人才。包括保险、投资、国有资产、期货、证券等方面的律师、代理人,这些人不但要通晓一般法律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对各专业法律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公司法、税法、收购与兼并、资产重组、银行、证券等方面的法律。
最好还有政府颁发的代理人资格、国有资产产权界定资格、证券律师资格等专业资格。这些具有专业特长的律师能确保向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富有效率的专家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客户为获取法律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第四类:熟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人才,除了掌握有关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外,还要关注国际上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知识产权近年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有新发展,而且国内也是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律师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2、就业影响因素
法硕具体就业情况与3个因素有重要的联系:
一是学校的名气。
二是个人能力(包括本科文凭)。
三是学校的地理位置。
法律硕士之所以定要争取进入名牌院校是因为能够学到法学精髓,这是因为很多有名气的法学家、法学泰斗们往往汇集在名校;再者,就业渠道广而顺畅,很多名校的毕业生往往会帮助自己的学弟学妹,所以关系网络比较丰富;最后就是名校可以提供个人发展平台,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名校情结!
3、就业主要途径
法硕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很多,也无法一一去列举。比较多数的毕业生是选择公务员(包括法院、检察院、参照公务员执行的单位)、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高校、继续深造。
(1)考取公务员,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待遇好,有实权,可以锻炼情商,增加社会阅历。文科进公务员队伍有优势,不多说。
(2)进入司法机关-法院与检察院。这类机关的人以前不少都是从军人转业来的,法律素质很低,现在快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了,迟早要下台的。
(3)进入企业的法律部门或者管理层:企业会比较累,但比较有钱。法律硕士毕业,加上本科的专业背景,去企业很有优势,个人发展空间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