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款和收据金额不一致的法律效力
Ⅰ 收据上盖章已实际到账金额为准
这种数据是不规范的。
收据都会注明收到的金额和日期以及经办人、收款人。这几项缺一不可。
不注明收到的金额,只说以实际到账金额为准,这种收据没有什么作用。
拓展资料
收据是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使用的原始凭证,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印制的盖有财政票据监制章的收付款凭证,用于行政事业性收入,即非应税业务 !
一般没有使用发票的场合,都应该使用收据。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收据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白条"不能画等号,收据也是一种收付款凭证,它有种类之分。至于能否入账,则要看收据的种类及使用范围。
种类
收据可以分为内部收据和外部收据。
外部收据又分为税务部门监制、财务部门监制、部队收据三种。
不同种类
内部收据是单位内部的自制凭据,用于单位内部发生的业务,如材料内部调拨、收取员工押金、退还多余出差借款等等。这时的内部自制收据是合法的凭据,可以作为成本费用入账。
单位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收款方在收款以后不需要纳税的,收款方就可以开具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
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收据。
单位与部队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按照规定不需要纳税的,可以使用部队监制的收据,这种收据也是合法的凭据,可以入账。
除上述几种收据外,单位或个人在收付款时使用的其他自制收据,就是日常所说的"白条",是不能作为凭证入账的。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凭证编号、填制和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业务内容、业务数量和金额、填制单位、填制人、经办人或验收人的签字盖章。原始凭证的种类很多,如发货票、收货单、领料单、银行结算凭证、各种报销单据等。
Ⅱ 收据上开的金额跟实际收到的不一致怎么办
看看是不是增值税发票的原因,因为增值税发票里边含税,所以出现开票金额和结算金额上的差异是正常的。
如果不是这个的原因,真的是存在着开票金额和结算金额的差异,我们也需要分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情况一:如果是收款的金额比开票的金额多,那么会计分录就可以这么做: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他应付款——xx公司
因为这是付款方出现的失误,所以需要把多付的款项给付款方退回,因此在账务处理上做往来账款的处理即可。
情况二:收到的开票金额数目大于收到的实际金额,这样我们就要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如果是双方之前签订合同的金额为100万,后来因为协商为95万,但是已经开具了100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最终只收到95万的款项,那么此时就应该重新开95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要不然就是不合规发票,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也不能进行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2、如果是因为销售单位不再收取剩余款项而导致的开票金额和结算金额有差异的,那就应该按照实际付款金额,分别计入采购材料的货值和对应的进项税额,超出票面的税额应当在认证后做部分进项转出。如果销售单位还要收取剩下的款项,那就可以将还没有支付的货物价款和相对应的税金合计数计入应付货款。
客户没有给我按照开票金额结算
有很多会计也会遇到这样的麻烦,客户购买产品,连该付的金额发票都已经开好了,但后来客户和老板协商,实际付款只付了一部分,有一部分款项就不支付了,此时会计就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以下有3种做法可以解决:
做法一:我们可以双方进行协商,重新签订合同或者是补充协议,然后再把原发票要回来再给对方开实际付款金额的发票。会计分录如下:
收到作废发票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红字
重新给对方开具正确金额的发票,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做法二:双方也可以签订一份现金折扣协议,按照现金折扣之后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使用现金折扣协议,就会少收一部分钱,我们可以把它计入财务费用,那么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
做法三:如果对方不愿意给你退回原来的发票,那么以上两种做法都没办法进行了,那只能挂在应收账款里边,待到日后进行坏账处理了。
Ⅲ 收款证明手误比实际多请问有法律效力吗
一个完整的收款证明,通常应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写在正文上方中间位置,字体稍大。标题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构成。即写上“收条”或“收据”字样。
另一种是把正文的前三个字作为标题,而正文从第二行顶格处接着往下写。如用“今收到 ”、“现收到”、“已收到”作标题。
2、正文。正文一般是在第二行空两格处开始写,但以“今收到”为标题的收条是不空格的。正文一般要写明下列内容,即写明收到的钱物的数量、物品的种类、规格等情况。
3、落款。落款一般要求写上收钱物的个人或单位的名称姓名,署上收到的具体日期,一般还要加盖公章。是某人经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经手人:”的字样。是代别人收的,则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样。
适用场合
原来借钱物或欠钱物一方将所欠、借的钱物还回时,借出方当事人不在场,而只能由他人代收时可以写收条。 当事人在场,则不必再写收条,而只把原来的欠条或借条退回或销毁即可。
个人向单位或某一团体上缴一些有关费用或财物时,对方需开据收条,以示证明。
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各种钱物往来,均应开据收条。当然,在正式的场合下,一般都有国家统一印制的正式的票据,这属于另一类情况。
收条种类
收条的种类一般来讲有两类。一类是写给个人的收条,一类是写给某一单位的收条。
单位出具的收条通常是由某一个人经手,而以单位的名义开据。
Ⅳ 股权转让协议上的金额和收款收据的金额不一致,打官司以哪个为准
股权转让需要带齐股东会决议、章程修正案、股权转让协议、出让人和受让人的身份证原件到工商局面签,进行股权转让,部分工商局会要求地税局出具税收缴讫证明后方能办理股权转让;如果股权转让支付对价的方式是银行汇款,汇款单及银行流水即可证明受让方支付了约定的股权出让金额;如果是现金支付,或者是部分银行转账,部分现金支付,则需要出具收据证明,收据需要列明收款人在什么时间,收到什么人的多少金额,所收款项是用于支付什么。在具体金额书写时,最好使用大小写结合方式,之后比较不容易出分歧。
Ⅳ 收据与实际收款不符,能否退款
出现收据与实际收款不符的情况之一,可能是逃避税收,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一经被税务机关查获,要罚款和整改。因此,还是实事就是的填写纳税的票据为好。至于退款,没有合理的理由,除非商品有质量问题,商家承诺七天无理由退货退款。
Ⅵ 房屋定购协议书金额和收据金额不一致,合同还有效吗
如果房屋定购协议书的金额和收据金额不一致,不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这个合同仍然有效。
Ⅶ 收款收据金额大小写不一致时以什么为准
以大写金额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八条 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字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本法的规定。
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对票据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签章证明。
(7)实收款和收据金额不一致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相关法条:
第十七条 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伪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第十八条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Ⅷ 发票金额与实际金额不一致可以吗
法律分析:开出的发票必须按发票金额做营业收入,收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入帐,调整差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 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 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