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入职表有什么法律效力

入职表有什么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5-03 18:52:21

㈠ 关于员工入职登记表的法律效力问题

首先,公司与员工就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法律行为,均受《劳动合同法》调整,而非合同法范畴。
您所讲到的情况,属于公司对员工是否具备聘用资格或用工条件进行的甄别审查,劳动者当然应当据实填写,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诚信,当然也是劳动合同签署的原则之一。公司的上述表述,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如有违反,应该按照上述约定执行。

补充回答:
归纳一下您的问题:离开公司是您本人意愿,您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假如您主动针对公司主张经济补偿权利,是否可以实现,对吧?
针对这个问题给您如下回答帮助:
第一,劳动合同未经仲裁机构或司法机关裁决或判决确认无效,则属于有效合同;
第二,在劳动合同无效处理实践中,公司员工登记表中的信息,仅对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公司发现员工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且员工在招录过程中有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则公司可以以此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无需给予经济补偿。
第三,本案中公司不能证明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话,它就不能直接适用员工登记表中的告知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拒付经济补偿金。
第四,《劳动合同法》对于无效劳动合同有明文规定,该法第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关于欺诈务必是要造成用人单位对双方要不要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即是否招录该员工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如果员工存在欺诈行为,致使用人单位做出了错误的签约举动,并且在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以此为由,通过仲裁或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
但本案中显然您并不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的问题,而是您要主动辞职。您与用人单位签署的劳动合同未经裁决或判决前,依然是合法有效的。
最后,您与公司之间存在的劳动争议,谁先主动采取措施维权,谁占有主动,故此建议您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主动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给予经济补偿金并补缴各项社会保险。假如公司主张劳动合同无效,但显然它并未提前仲裁要求确认无效,则应属有效协议,仲裁委就可能持有公司在抵赖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对您是有利的。

㈡ 入职申请表是否属于劳动合同

入职申请表与劳动合同书本质上并不相同,其不是劳动合同,也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入职申请表是登记的是新员工入职时填写的个人身份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家庭成员等情况的表格,目的是用人单位为了掌握员工的基本情况,并由用人单位单方保管。

1、辞职后,公司以没有给公司带来利益为由拒绝向我支付工资,可以向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

2、如果我并未和公司签署劳动合同,但是建立了劳动关系。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公司支付我双倍的工资。

3、劳动监察大队的投诉有效,费用不用自己承担,受理劳动纠纷是劳动监察大队的职责。

4、如果需要起诉公司来证明我和公司具有雇用的劳动关系,公司需要举证你们不存在劳动关系。

(2)入职表有什么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㈢ 入职表上写有工资和上班时长.这样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吗

入职表上写有工资和上班时长不能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只能作为劳动合同的附属。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而《入职表》并不具备这些内容,并且其格式与劳动合同完全不同,所以填写《入职表》不等于签订了劳动合同。

其二,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产生了法律意义上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劳动合同,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它具有约束力;《入职表》只是在员工入职时对相关内容的记载,没有约束力。

其三,虽然《入职表》中记载了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工资标准等内容,具有劳动合同的一些基本特征,但由此就认为是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这种说法缺乏法律依据。

缴纳社保与签订劳动合同是不同的法律行为,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餐饮公司给吴小姐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应该且必须履行的法律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就签订了劳动合同,所以,劳动者可依法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㈣ 事业单位入职登记表有法律效力吗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不过还要看在什么地方使用,还要看内容是否真实。

㈤ 到公司应聘填写的个人入职申请单信息表具有法律效应吗

首先,公司与员工就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法律行为,均受《劳动回合同法》调整,而非答合同法范畴。
您所讲到的情况,属于公司对员工是否具备聘用资格或用工条件进行的甄别审查,劳动者当然应当据实填写,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诚信,当然也是劳动合同签署的原则之一。公司的上述表述,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如有违反,应该按照上述约定执行。
补充回答:
归纳一下您的问题:离开公司是您本人意愿,您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假如您主动针对公司主张经济补偿权利,是否可以实现,对吧?
针对这个问题给您如下回答帮助:
第一,劳动合同未经仲裁机构或司法机关裁决或判决确认无效,则属于有效合同;
第二,在劳动合同无效处理实践中,公司员工登记表中的信息,仅对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公司发现员工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且员工在招录过程中有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则公司可以以此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无需给予经济补偿。
第三,本案中公司不能证明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话,它就不能直接适用员工登记表中的告知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并拒付经济补偿金。

㈥ 员工入职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作为证据的一种,对于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者基本信息的验证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㈦ 原单位未解除劳动合同和另一家填写职工入职登记表有法律作用吗

有无法律风险分两种情况:

一,在劳动者未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去了新用人单位填写了入职登记表,但还未形成事实的劳动关系,这时对劳动者,对新用人单位都是没有任何风险的。

此时,需要劳动者前往新用人单位办理好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再去新用人单位上班。

第二种情况时,劳动者去新用人单位办理了入职登记,并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已经去新用人单位上班了,这时,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都面将临着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主要分为对劳动者本人的风险和对新用人单位的风险两种。

一,对劳动者本人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从以上两个劳动法律文件可以看出,劳动者不仅面临随时被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在职业道德上也站不住脚,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影响。

二,对新用人单位的影响:

由于新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公司时,没有调查清楚劳动者当时是否还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由于这种失误事实上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原用人单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的,那么新用人单位面临着赔偿原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责任。

综上所述,在没有原用人单位允许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本人及其职业素养,为了新用人单位不受影响,劳动者需要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热点内容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2-08 06:16:45 浏览:441
社会与法频道普法剧 发布:2025-02-08 06:16:23 浏览:963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
军事情报条例 发布:2025-02-08 04:29:39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