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意外的法律责任

意外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04 07:23:30

1. 楼上瓶子意外掉下去砸到别人车,有法律责任

属于违法行为。高空坠物砸到别人车法律责任的界定方式为:高空坠物砸坏车辆的,应当由坠落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对此情况需要提示的,砸坏车辆造成一般损失,难以找到侵权人,不适用举证倒置。只有造成人身伤害的才适用。
法律分析
对于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是违法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从高空坠下的物体小到纸巾、果核、牙签,大到晾衣架、烟灰缸、花盆,更让人触目惊心的还有钢板、防盗网等庞然大物。几个需要定期检查的点:门窗边沿螺丝和窗框是否出现松动脱落、外窗玻璃是否变形,破裂或发生松动、查阳台,天面等悬挂物是否松动、阳台种植植物,花盆等是否有坠落风险、外墙渗水情况。可对自家高空坠物砸伤路人给予赔付,窗框、花盆等因意外从自家中坠下导致他人受伤或他人财物损毁,而因这事件需负上法律责任的费用将可获赔偿。甚至您所住楼宇范围内发生高空坠物,而无法确定肇事者,由此经法院判决由相关住户分摊的费用将可获赔偿,此附加险提供最高5万元保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2. 意外事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意外事件发生后,只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不能作为行为人免责事由。如果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规定按无过错责任原则处理,就应依照相关推定责任。如果法律未按特殊侵权作出特别处理规定,则要考虑公平责任适用问题。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3. 急!急!!热心人在帮忙过程中意外死亡,该由谁承担责任

有被帮工人赔偿,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根据帮工人和被帮工人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法律另有其他规定,应当依照其规定。
法律分析
帮工的人因为第三人的侵权行为而遭受到了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应由第三人承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或者第三人没有赔偿能力的,可以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在不能确定第三人或者第三人没有赔偿能力由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这说明在帮工的侵权责任中第三人是直接责任人,被帮工人承担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当第一责任人不能完全承担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时候,负补充责任的人对不足的部分应当承担的责任。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不同,补充责任人是第二责任人,连带责任是第一责任人。例如对帮工人实施侵权行为,实施侵权行为的是直接侵权人,被帮工人对帮工人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间接地侵害了受害人的权利。受害人的权益需要更为周到的保护,因此首先应追究造成伤害的第三人的责任,如果顺序在先的第三人责任无法实现或不能得到满足,受害人就可以行使第二顺序的请求权,即要求被帮工人给予补偿,以保障受害者得到充分的救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4. 民法典中意外事故有侵权责任吗

意外事故有侵权责任。因紧急避险、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侵权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意外事件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要依据实际情况才能确定侵权人要不要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刑法》第三十一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5. 民法典意外事件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意外事件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意外事件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过错。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6. 员工在公司宿舍意外死亡,公司要负什么责任

员工在公司宿舍意外死亡,这要看公司管理是不是存在漏洞,如果是公司管理疏忽造成意外发生,公司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意外发生与公司管理没有关系,则公司没有责任。员工在公司宿舍意外死亡,也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所以不能算工伤。
法律分析
员工在公司宿舍意外死亡,如果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单位没有任何过错,没有赔偿的责任;如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构成工伤,享有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7. 孩子意外伤害他人的法律问题!

只要是未满十四周岁的小孩伤害到他人的话,一般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但是做为小孩的监护人需要承担小孩做错事的民事责任。所以大人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小孩,让小孩健康成长,如果他长大了,想起小时伤害到人赔钱的事,我想成人后他也会有一定的阴影的。小孩是每个家长的天使,是家里的希望,但要让小孩成长的开心快乐,需要小心翼翼的呵护。让小孩有个难忘的美好童年时光,是大人很想努力去做的事情。

8. 意外事件的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况。意外事件有三个特征:第

一,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损害结果不是由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则谈不上意外事件。第

二,行为人在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第

三,引起损害结果的主要是不能预见的原因。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并不是引起损害结果的惟一原因。行为之外且行为人不能预见的原因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而成为引起结果的主要原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9. 意外事件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1、意外事件一般分过失和不可抗力两类。2、在民法上过失意外事件一般只需要适当地补偿就可以了刑法上只有明文规定,如过失致人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等才追究责任,其余不承担法律责任。3、而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在民法和刑法上都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判决给钱没钱 发布:2025-02-08 00:04:29 浏览:767
二建法规编 发布:2025-02-08 00:03:48 浏览:359
法律援助向哪里申请 发布:2025-02-07 23:53:51 浏览:236
行政法学综述 发布:2025-02-07 23:31:58 浏览: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会共治 发布:2025-02-07 23:25:06 浏览:441
思想道德文献 发布:2025-02-07 23:19:44 浏览:87
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5-02-07 23:07:21 浏览:394
法学考研英语要求 发布:2025-02-07 22:53:53 浏览:308
山东司法厅长原厅长简历 发布:2025-02-07 22:48:32 浏览:643
婚姻法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解除 发布:2025-02-07 22:20:18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