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函的法律效力
A. 公函一定要盖公章吗
公函应当加盖印章。公函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间商洽和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单位公函的使用范围很广,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间联系工作时可以使用公函,上下级机关之间联系、询问、答复工作时,也可以使用公函。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四款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第九条第十三款 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1)机关单位函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B. 公务说明函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文又称公务文书,,公文产生完备的法定效力的基本条件有三项:一是公文专的合法性;二是公文的合理属性;三是公文的制约性。这三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国家机构根据成文法制定权限的划分,以法律形式颁发的公文,都具有法律效力。 我国,除了宪法和法律是两种主要法律形式外,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发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以及规范性的决议、命令、规章、条例和行政措施等,都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形式。这些由不同机关制定、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和效力的法律形
C. 事业单位盖章的接收函法律效力
接收函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限于报到之前。
接收函通常是指具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而出具的函件。人事关系转移的一种,计划经济制度时期极其重要的个人人事转移手续。
D. 函有法律效力吗
律师函并不是真正有效,具体还要法院的认可,如果法院不认可,则是无效的律师函。版
律师函的权本质是一种委托代理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为,对于诉讼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律师函必须要有律师签章和盖章,代表对此函负有法律责任,如无则为伪造。如受到威胁、恐吓、损失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委托人以及律师的责任。
(4)机关单位函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律师函的联系方式包括发函律师的联系方式及委托人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一般包括律师事务所的名称、发函律师的姓名、电话号码、邮箱、传真号码、联系地址和邮编等。这样方便对方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我方取得联系。
实务中也有只写发函律师联系方式的,这样对方就可以直接跟律师沟通,律师再把沟通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委托人,这样律师的工作就有形化了。如果对方直接跟委托人联系,律师还得从委托人那获得信息,那就比较被动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律师函
E. 个人可以给单位去函吗
不可以。
个人如果有情况要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需要以请求、请示或信件的方式进行沟通联系。
函作为一种公文文种,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间联系工作时使用的,是上下级机关之间联系、询问、答复工作时使用的信函。单位公函,即处理公务所用的书信,单位公函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间商洽和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公函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用于商洽的商洽函、用于询问的询问函、用于答复的复函、用于委托的委托函等。另外,还有用于慰问的慰问信、用于祝贺的贺信、公开发表的公开信等,实际上只要它们使用于公务活动中,也应划入广义的公函范围。
(5)机关单位函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公函的格式: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函告的事项、结语等。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者事由、文种组成。一般发函为《关于**(事由)的函》;复函为《关于**(答复事项)的复函》。
正文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用简洁的题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结尾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火情对方提出意见火情主管部门批准等。
结语同场景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署名记得关单位名称,写名称问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F. 单位便函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区别于公函。没有法律效力。
G. 通知函和告知函有法律效力吗
通知函和告知函只有司法机关的通知函。告知函。才有权威。其他任何的行政机关通知函告知函。有行政法规的约束力。其他单位无效。
H. 政府发函有法律意义吗
发函只是表达意思的形式,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发函主体是否具备发函资格、发函内容是否合法。
I. 告知函是如何使用的告知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 告知函则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原因。
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具体内容及应注意问题.。
告知函写法:
(一)标题
函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二)正文
1.开头,写行文的缘由、背景和依据。
一般来说,去函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叙述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
复函的开头引用对方来文的标题及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这与批复的写法基本相同。
继而,有的复函以“现将有关问题复函如下”一类文种承启语引出主体事项,即答复意见。
2.主体,写需要商洽、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审批及告知的事项。
函,或去函和复函的事项一般都较单一,可与行文缘由合为一段。如果事项比较复杂,则分条列项书写。
⒊结语,不同类型的函结语有别。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必对方回复,则结语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若是要求对方复函的,则用“盼复”、“望函复”、“请即复函”等语。请批函多以“请批准”、“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习惯用语收束。复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复函”、“特此回复”、“此复”等惯用语。也有的函不写结语。
二.平常的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
告知函和答复函十分接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区别是答复对方所询问问题,而告知函则是告知对方有关情况。告知函的正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告知原由。说明制发本函的原因。二是告知事项。简明扼要地叙述告知对方有关事项的具体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邮件、短信、信函、通知、告示都算,而且都有法律效力。
重要的是你要让书面通知送达到相对方,也就是你通过以上方式寄出的通知能够到达相对方手中,对此你能够提供证明。
法律法规: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