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18岁月以下杀人是否负法律责任

18岁月以下杀人是否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06 05:23:08

① 18岁以下杀人判什么

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根据具体案情判决,但不适用死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法律分析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故意杀人罪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紧急避险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案例极少,通常要避险+立功才可能会不构成犯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 我国法律,对于未满18周岁的杀人犯怎么量刑啊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负担刑事责任,所以对于未满十八周岁,但已满十六周岁的杀人犯,其应付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爆炸、投毒罪的、贩卖毒品、放火、强奸、抢劫,应当负刑事责任。

未满18周岁的犯杀人罪,可处无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不适用死刑。在民事赔偿方面,先由本人财产进行赔偿,赠偿不足的由监护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在认定王超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而不是别人资助,接受馈赠等方式取得财产;二是能以此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包括自己的衣、食、住、行的一般需要,并能维持当地群众的一般生活水平。

(2)18岁月以下杀人是否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旦海测剿爻济诧汐超搂力。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参加法律允许自然人参加的一切活动。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和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赋予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主要考虑的是公民的智力、辨别能力等自身状况,而不是考虑公民的经济状况。

法律同时又特别规定后者为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考虑的是公民虽未满18周岁但已达到一定的年龄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有经济来源,赋予他们独立行为的能力有利于他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公民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具有受到限制的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③ 18岁前杀人用不用判死刑

14到18岁杀人有可能死刑。
————————————————
《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二条 监护人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④ 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了怎么办

按实际情况,如果是年满十四周岁的,对故意杀人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有相关的民事责任的,需要按法律规定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如果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对故意杀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另外,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⑤ 未满18岁的杀人,会受到什么法律制裁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采用了四分法。�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3�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如果是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无须承担刑事责任.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或送工读学校.

如果年满十四周岁,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至于要判多少年,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此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因有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最重的刑期应该不会超过十年.

⑥ 未满18岁犯故意杀人罪判几年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以上规定,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根据具体情节可在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之间量刑。具体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

⑦ 未满十八岁少年杀人怎么刑法

您好!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已满十八周岁,辩护好的话,一般也专不会判死刑的属。希望能帮助您!法律依据:《刑法》第四十九条【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⑧ 未满18岁杀人一般会怎么判请说详细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第十一条: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

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第十二条: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后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

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对其年满十八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行为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行为,在量刑时应当考虑对年满十八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三条: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第十四条:除刑法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对未成年罪犯一般不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如果对未成年罪犯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依法从轻判处。

(8)18岁月以下杀人是否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

(一)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二)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

(三)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

(四)共同犯罪中从犯、胁从犯;

(五)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

(六)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⑨ 未满18周岁故意杀人该怎么判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一、未成年犯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二、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

1、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

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

如果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也应适用本条规定。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满18周岁的人由于未成年,还处在生理与心理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还比较弱,因此,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适用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象父母对孩子、教师对学生一样,针对其个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危害性。

⑩ 未成年人杀人法律如何判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是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刑罚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在能够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主体的未成年中,又将其分为了已满16周岁与未满16周岁,但不管是属于哪种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如果是涉嫌故意杀人罪的话同样也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只不过是在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基础上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对未成年人是不能适用死刑的。

(10)18岁月以下杀人是否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

2015年10月18日,刘某(13岁,父母再婚,母亲长期在外打工,被父亲长期打骂)、赵某(12岁,父母均在监狱服刑)、孙某(11岁,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三人到廉桥镇一网吧上网。

当日12时许,刘某、赵某提出,到新廉小学玩耍。因感到肚子饥饿,三人到学校小卖部偷东西吃,被独自守校的女教师李老师(52岁)在操场发现同时劝说离开。刘某三人担心她报警,临时起意伤害李老师。

随后,赵某将女老师骗出教师宿舍,三人将李某打倒在地,并拖至卫生间用毛巾捂住李老师口鼻致其死亡。后刘某到李老师的卧室搜寻财物将其手机及2000余元现金抢走。三人将李老师藏于卧室床底,随后逃离。作案后三人仍无事一样在网吧玩。

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三人被送往工读学校。

热点内容
海事法院院长的级别 发布:2025-02-07 18:49:16 浏览:672
社会公民懂法识法的演讲稿 发布:2025-02-07 18:39:32 浏览:792
秀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7 18:26:11 浏览:629
司法部门投票 发布:2025-02-07 17:32:33 浏览:298
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7:26:05 浏览:626
大法官五行 发布:2025-02-07 17:13:28 浏览:567
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6:26:57 浏览:380
法学好找女 发布:2025-02-07 15:59:52 浏览:96
公司聘用法律顾问一年多少钱 发布:2025-02-07 15:55:39 浏览:35
道德一般属于 发布:2025-02-07 15:50:27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