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在微博上攻击要付法律责任吗

在微博上攻击要付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2-05-07 05:41:18

Ⅰ 发微博骂人构成犯罪吗

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1)在微博上攻击要付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使命。

直接攻击是指网络暴力事件中通过直接的方式进行攻击,也就是说在言语上直接用侮辱性和攻击性的恶毒语言对当事人进行讨伐。就网络暴力而言,直接性的攻击危害比较大,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也比较明显。

间接攻击则是通过讽刺等方式跟风发表意见,即俗称的骂人不带脏字,有的也选择转播他人的直接攻击进行二次攻击。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网络暴力,无外乎都会从虚拟世界进而影响到现实世界,也因此,在应对网络暴力的过程中,任何一种形式的网络暴力都不能忽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Ⅱ 精神病在网上发微博,文字里面带有攻击警察文字和攻击当地一些文字,请问违法吗精神病需要承担责任吗

当然犯法但是精神病只需承担民事责任,这种事本身就不涉及刑事案件,最多就是罚款拘留,精神病连拘留都免了,一般就是罚款了事,没有哪个正常人会长时间扣留精神病,出了状况谁都担不起。

Ⅲ 微博上对别人辱骂,造谣,抹黑别人人品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如果对其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或后果的,应当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264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Ⅳ 在微博上激烈侮辱、辱骂他人犯法么应该报警么

在微博上激烈侮辱、辱骂他人是违法行为,可以报警。

虽然网民有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撰写文章、发表评论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权并不是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微博上的言论自由同样应建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之上,必须以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

譬如在微博公开发表对某人人身攻击和侮辱的言词,并直接将某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暴露于公共网络并宣扬其臆想的事实,造成贬损某人名义的社会评价等行为可构成侵犯名誉权。

名誉,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声誉。也就是说,一个公民、一个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Ⅳ 微博人身攻击追诉期是多久

法律分析:第一、微博本来就是一个言论和情绪相对自由表达的空间,法律给予相对的自由表达空间。是否涉及违法以构成侮辱、诽谤为前提。 第二、人身攻击如果是基于事实情的描述,或基于事实的意见表达,可能不一定构成违法。但如果,是编造或者捏造事实,对人的名誉或良好的人设进行贬损和诽谤,则构成名誉侵权,可以发律师函警告或提起诉讼。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Ⅵ 微博上对别人辱骂,造谣,抹黑别人人品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如果对其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或后果的,应当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264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Ⅶ 微博人身攻击投诉追诉期是多久

法律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追诉期各不同。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刑法对该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规定的刑罚,最高刑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的,在5年之内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期满后不再追究。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罪行已经超过了《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Ⅷ 新浪微博被人人身攻击和诽谤怎么办

微博被人身攻击造谣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在网络上恶意诽谤他人,是可以告他的,侮辱他人,诽谤他人,是可以告他侮辱诽谤他是要负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热点内容
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简报 发布:2025-02-07 13:18:24 浏览:775
山西财经大学法律硕士的学费 发布:2025-02-07 13:12:45 浏览:303
劳动法是双休 发布:2025-02-07 13:12:28 浏览:841
律师外语 发布:2025-02-07 13:07:13 浏览:950
南宁工伤保险条例 发布:2025-02-07 12:24:46 浏览:648
法院证词 发布:2025-02-07 12:07:51 浏览:757
欠条的法律效力几年 发布:2025-02-07 11:57:28 浏览:827
法学张晓晨 发布:2025-02-07 11:41:41 浏览:449
城区法院缠 发布:2025-02-07 11:29:53 浏览: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 发布:2025-02-07 11:22:18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