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07 20:16:10

⑴ 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失手纵火犯法吗

按《刑法》修正案十一,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四周岁,失手纵火,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民法典中末成年杀人,几岁一一几岁要负刑事责任

民法中,未成年人12岁开始要负刑事责任。

⑶ 十二岁少年杀人法律如何判

不满14周岁的人杀人是不构成犯罪的。不认定是犯罪,其成年后同样的也不能被追究其刑事责任,不会被判刑。其民事责任应该由其监护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也向来秉承“教育、感化、挽救”和“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特殊方针政策,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都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宽容的一种政策。所以许多未成年人犯罪他会有模仿作用。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该如何处理,现行《刑法》第17条只是简短的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根据1995年出台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需要送收容教养的,应当从严控制,凡是可以由其家长负责管教的,一律不送”。

⑷ 新规“12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将负刑责”,你认为这样会降低犯罪概率吗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2月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第11条作了重大修改,降低了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12岁以上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应当承担刑责,这将意味着:低龄不再是犯罪的免死金牌。

新法律的出台,降低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就是在告诉那些想犯法的人,法律不会包容他们

⑸ 12岁打死人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本条规定:12岁为不满14岁情形,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必须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或者由政府收容教养。

(5)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于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说来,在立案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自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公诉案件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对于上述第一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宣告无罪。对于其他几种情形,一般应以裁定终止审理。

不过,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已经死亡的被告人无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刑法

⑹ 幼儿失手打死人负法律责任吗

就我理解的幼儿,年龄不符合《
刑法
》中
犯罪主体
资格,所以不用付刑事责任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打死人,
民事责任
还是要负责。但幼儿本身没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还处于监护人的监护养育之下,所以幼儿的监护人按照《
民法通则
》对死亡人家属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

⑺ 未成年人杀人要负起法律责任嘛

1、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抄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没有年龄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3、行政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⑻ 12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将负刑责了

没错,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社会关注,如何做到不枉不纵,精准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此作出重大修改,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规定12周岁以上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以下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唯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干预、守牢法律底线,才能更好护航孩子身心健康,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8)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内容

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

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草案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

草案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⑼ 12岁杀人怎么判刑

12岁杀人是不判刑的,12岁还没到刑事责任年龄,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9)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12岁杀人不判刑案例:

12月2日晚9时许,湖南益阳沅江市泗湖山镇发生一起12岁儿子吴某弑母案。今年34岁的死者陈欣,被砍死在自家卧室。

12月3日,沅江市公安局将凶手吴某控制。吴某是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在校学生。

12月11日,记者从益阳市公安局、益阳市教育局相关人士处获悉,由于未达到刑事责任法定的14周岁年龄,吴某被警方释放,由家长接回监管。

⑽ 未满12岁失手杀人法院如何处理

未满12岁失手杀人免于刑事责任,必要的时候由政府收容教养,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第一条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第十八条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10)12岁失手烧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12岁女童投毒案,掀开多少社会溃疡?

缺乏父母关爱和引导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无法承担起抚育人的职责,这导致他们社会退缩,发展性的社会认知和情绪缺陷。而此案中投毒的小雯,也许并不了解“杀人”是什么概念,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据报道,湖南衡阳12岁的女童因与同学结怨,用掺杂了毒鼠强的可乐将同学姐妹毒死。这样的新闻足以让闻者揪心。新华社以《这是谁的悲剧?》为标题发出诘问。

在这起12岁女童投毒杀人事件中,无论是杀人的女童,还是被毒杀的姐妹俩;以及最近一些涉及农村底层儿童的热点新闻事件中的儿童,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父亲为生计外出打工,母亲或者离家出走,或者智障或精神分裂。

如果要从杀人女童的角度来探究,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并不难。缺乏父母关爱和引导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无法承担起抚育人的职责,这导致他们社会退缩,发展性的社会认知和情绪缺陷。

对一名12岁缺乏成年人引导和支持的女童,甚至办案女警也疑惑“小雯究竟是不是真正了解‘杀人’是什么概念,有没有人告诉过她,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从心理学角度,一名儿童在成长和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人格和品行的影响都同等重要。当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户籍限制使留守的孩子无法随着父母流动,家庭迫于生计已经无力承担对孩子的社会化引导的职责。

那么,学校和社会是否能够或者担当了对那些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和发展的引导作用呢?

农村中小学历来是教育资源匮乏的“重灾区”。在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多年以后,许多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仍然依靠“希望工程”来维系。

而“撤并校”又进一步削弱农村业已贫乏的教育资源。要指望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承担起留守儿童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就好比指望一头奶牛供应全北京市民的饮奶需求一样荒唐。最起码的一点,有多少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老师。

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的悲惨命运几乎在他们父母的婚姻缔结时就已经“注定”。现在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出生的一代。在重男轻女陋俗的影响下,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是畸高的性别出生比,大量农村底层男青年难以正常婚配。

所以,最近发生的多起涉及留守儿童的社会热点事件,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共同点:那些儿童的父亲根本就挽留不住他们的母亲。

也就是说,衡阳女童投毒事件,掀开的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充满苦难的生存状态,更掀开了这么多年来我们社会高速经济发展背后不容忽视的“溃疡”。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之殇,更是我们社会农村治理失败之殇。

热点内容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传 发布:2025-02-07 11:06:53 浏览:119
2017婚姻法关于房产 发布:2025-02-07 11:06:10 浏览:562
民法典解读讲座 发布:2025-02-07 10:40:24 浏览:384
劳动法对工种的分类 发布:2025-02-07 10:31:10 浏览: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发布:2025-02-07 10:23:22 浏览:376
成都西同律师 发布:2025-02-07 10:21:42 浏览:936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发布:2025-02-07 10:10:22 浏览:811
法规英文动词 发布:2025-02-07 10:09:40 浏览:324
首页社会正文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2-07 10:08:08 浏览:476
法律硕士要事先选定学校 发布:2025-02-07 09:50:03 浏览:629